一种多级转向系统及拖拉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1199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级转向系统及拖拉机,该多级转向系统包括柱塞泵、齿轮泵、转向器和多路阀,转向器上设有的L油口和R油口分别通过管路连通转向机构;多路阀上设有机具进油口、机具回油口和两个机具油口,两个机具油口分别用于连通机具;柱塞泵通过供油管路与P油口连通,T油口与回油管路一的一端连通;齿轮泵通过合流管路与供油管路连通,机具进油口通过管路与供油管路对应柱塞泵与合流管路和供油管路连通处之间的部位连通,机具回油口通过管路与回油管路一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向泵转向时油液浪费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拖拉机无法转向或转向力非常大的问题。常大的问题。常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转向系统及拖拉机


[0001]本技术涉及拖拉机
,具体涉及一种多级转向系统及拖拉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拖拉机马力升级越来越大,国外已生产出500马力的拖拉机。大马力拖拉机在设计过程中,转向安全越来越重要。目前拖拉机的转向系统仅仅是一个泵作为油源,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0003]1)拖拉机马力升级到500马力后,液压转向泵流量不满足设计需要,单独增大一个泵后,排量会非常大,且浪费严重;
[0004]2)当液压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拖拉机不能转向或转向力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级转向系统及拖拉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多级转向系统,包括柱塞泵、齿轮泵、转向器和多路阀,所述转向器上设有P油口、T油口、L油口和R油口,所述P油口可与所述L油口或所述R油口或所述T油口连通,所述T油口可与所述L油口或所述R油口连通;所述L油口和所述R油口分别通过管路连通转向机构;
[0008]所述多路阀上设有机具进油口、机具回油口和两个机具油口,所述机具进油口可与其中一个所述机具油口连通或断开,且所述机具回油口可与另一个所述机具油口连通或断开,两个所述机具油口分别用于连通机具;
[0009]所述柱塞泵的出油口通过供油管路与所述P油口连通,所述T油口与回油管路一的一端连通;所述齿轮泵通过合流管路与所述供油管路连通,所述机具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油管路对应所述柱塞泵与所述合流管路和所述供油管路连通处之间的部位连通,所述机具回油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油管路一连通。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转向时,当多路阀关闭,此时柱塞泵的排量较小几乎为零;当多路阀开启时,此时柱塞泵所提供的油液经多路阀流向机具,使得机具进行相应的作业,而机具中的油液经回油管路一进行回流;
[0011]需要转向时,多路阀的阀芯发生移动,柱塞泵所提供的油液一部分送至转向器进行一级转向,另一部分经多路阀供给机具进行相应的作业;同时,齿轮泵所提供的油液与柱塞泵所提供的一部分油液进行合流并送至转向器进行二级转向,保证多路阀需求大流量油液时仍然能够保证转向器有充足的油液进行转向。该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增加齿轮泵保证转向器能够正常进行转向。
[0012]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向泵转向时油液浪费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拖拉机无法转向或转向力非常大的问题。
[0013]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4]进一步,所述转向器上还设有LS油口一,所述LS油口一可与所述L油口或所述R油口连通;所述多路阀上设有LS油口二,所述LS油口二可与其中任意一个所述机具油口连通;还包括梭阀二,所述梭阀二上设有三个与其内部阀芯腔连通的油口二,三个所述油口二分别通过控制管路与所述LS油口一、所述LS油口二以及所述柱塞泵的出油口连通。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梭阀二分别检测转向器和多路阀LS油口的最大压力值,从而根据需求调整柱塞泵出油口的油液量,使得柱塞泵排出的油液量更好满足转向和多路阀的油液需求,避免油液浪费,节约资源。
[0016]进一步,还包括补偿器,所述补偿器上设有两个可相互连通或断开的补偿油口;所述供油管路对应所述转向器与所述合流管路和所述供油管路连通处之间的部位上设有缺口一,两个所述补偿油口分别与所述缺口一的两端连通。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补偿器保证转向器转向时油液的适应性供应,转向器转向快则油液充足,转向慢则油液小,保证供液只与转向快慢有关,与系统内的负载无关。
[0018]进一步,所述补偿器上还设有两个与其内部阀芯腔连通的控制接口一,两个所述控制接口一分别通过管路一与所述供油管路对应所述补偿器和所述转向器之间的部位以及所述控制管路对应所述转向器和所述梭阀二之间的部位连通;两个所述管路一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单向节流阀一。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两个单向节流阀调节补偿器两端的压差,从而保证系统内油液压力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柱塞泵摆动的频率减缓,延长柱塞泵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0020]进一步,所述供油管路对应所述转向器与所述合流管路和所述供油管路连通处之间的部位通过安全管路与所述回油管路一连通,所述安全管路上固定安装有溢流阀。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计安全管路和溢流阀可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即当系统内的压力小于溢流阀设定的安全压力值时,此时溢流阀关闭;当系统内的压力大于溢流阀设定的安全压力值时,此时溢流阀开启,使得系统内的部分油液经溢流阀流至回油管路一进行回油,从而进行泄压,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0022]进一步,还包括双向齿轮泵和优先阀,所述优先阀上设有接口一、接口二、接口三和接口四,所述接口一可与所述接口二连通或断开,所述接口三可与所述接口四连通或断开;所述合流管路通过管路与所述接口三连通,所述安全管路和所述供油管路的连通处通过应急管路与所述接口一连通,所述双向齿轮泵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应急管路连通;所述接口二与回油管路二的一端连通,所述接口四与回油管路三的一端连通,且所述回油管路三上固定安装有散热器。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转向时,当多路阀关闭,此时柱塞泵的排量较小几乎为零;当多路阀开启时,此时柱塞泵所提供的油液经多路阀流向机具,使得机具进行相应的作业,而机具中的油液经回油管路一进行回流;
[0024]同时,优选阀处于左位即接口一与接口二以及接口三与接口四分别连通,此时齿轮泵和双向齿轮泵所提供的油液分别经优先阀送至回油管路二和回油管路三进行回油;且齿轮泵的油液排流量大,在其进行回油的过程中通过散热器进行散热,从而保证整个系统
的正常运行。
[0025]需要转向时,多路阀的阀芯发生移动,柱塞泵所提供的油液一部分送至转向器进行一级转向,另一部分经多路阀供给机具进行相应的作业;同时,齿轮泵所提供的油液与柱塞泵所提供的一部分油液进行合流并送至转向器进行二级转向,保证多路阀需求大流量油液时仍然能够保证转向器有充足的油液进行转向。该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增加齿轮泵保证转向器能够正常进行转向;
[0026]同时,优先阀处于中间位,即接口一和接口二连通,接口三与接口四断开,此时双向齿轮泵所提供的油液经优先阀送至回油管路二进行回油;
[0027]当液压系统出现故障时,此时柱塞泵和齿轮泵无法运行,且依靠双向齿轮泵给转向器提供转向所需的油液,实现应急转向,保证转向作业的正常进行。
[0028]进一步,所述应急管路对应所述双向齿轮泵和所述应急管路的连通处与所述接口一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塞泵(1)、齿轮泵(2)、转向器(3)和多路阀(4),所述转向器(3)上设有P油口、T油口、L油口和R油口,所述P油口可与所述L油口或所述R油口或所述T油口连通,所述T油口可与所述L油口或所述R油口连通;所述L油口和所述R油口分别通过管路连通转向机构(5);所述多路阀(4)上设有机具进油口、机具回油口和两个机具油口,所述机具进油口可与其中一个所述机具油口连通或断开,且所述机具回油口可与另一个所述机具油口连通或断开,两个所述机具油口分别用于连通机具(6);所述柱塞泵(1)的出油口通过供油管路(7)与所述P油口连通,所述T油口与回油管路一(8)的一端连通;所述齿轮泵(2)通过合流管路(9)与所述供油管路(7)连通,所述机具进油口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油管路(7)对应所述柱塞泵(1)与所述合流管路(9)和所述供油管路(7)连通处之间的部位连通,所述机具回油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回油管路一(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3)上还设有LS油口一,所述LS油口一可与所述L油口或所述R油口连通;所述多路阀(4)上设有LS油口二,所述LS油口二可与其中任意一个所述机具油口连通;还包括梭阀二(10),所述梭阀二(10)上设有三个与其内部阀芯腔连通的油口二,三个所述油口二分别通过控制管路与所述LS油口一、所述LS油口二以及所述柱塞泵(1)的出油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偿器(11),所述补偿器(11)上设有两个可相互连通或断开的补偿油口;所述供油管路(7)对应所述转向器(3)与所述合流管路(9)和所述供油管路(7)连通处之间的部位上设有缺口一,两个所述补偿油口分别与所述缺口一的两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器(11)上还设有两个与其内部阀芯腔连通的控制接口一,两个所述控制接口一分别通过管路一与所述供油管路(7)对应所述补偿器(11)和所述转向器(3)之间的部位以及所述控制管路对应所述转向器(3)和所述梭阀二(10)之间的部位连通;两个所述管路一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单向节流阀一(1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管路(7)对应所述转向器(3)与所述合流管路(9)和所述供油管路(7)连通处之间的部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泮涛李锦元高春永刘永坚孙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