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及期望贡献值偏差与供需配比的电力共享能源对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0911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计及期望贡献值偏差与供需配比的电力共享能源对接方法,包括:各电力共享参与方计算当前时段净剩余能量,判断角色,计算期望贡献值;计算当前时段与其自身角色同类的所有电力共享参与方的平均期望贡献值;计算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期望贡献值偏差;计算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供需配比;计算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调整系数以及能源需求量调整系数;各电力共享参与方计算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及能源需求量;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报送下一时段在电力共享中的参与信息,完成其与电力共享平台的能源对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能显著提高电力共享参与方在电力共享中的累积贡献值,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生能源利用率。生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及期望贡献值偏差与供需配比的电力共享能源对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共享能量对接
,特别是涉及到计及期望贡献值偏差与供需配比的电力共享能源对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的普及率显著增高,越来越多的需求侧传统用户具备了自主能源供应能力,成为了兼具能源供应与能源需求能力的电力共享参与方。同时,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信息交互为电力共享参与方构建电力共享平台,为电力共享参与方主动、直接参与电力能源共享建立了坚实基础,为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与探索能源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0003]然而,由于绝大多数电力共享参与方对于如何参与电力共享、制订电力能源对接计划缺乏专业知识,因此,往往导致其决策具有不确定性,且有效性低,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并对电网安全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现有技术缺乏对电力共享参与方在电力共享中主动进行能源对接的技术支撑,不能充分发挥电力共享过程中每个电力共享参与方的期望贡献值与供需配比对其进行能量对接的促进作用,使得电力共享参与方累积贡献降低的同时给可再生能源消纳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致使弃风弃光严重,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基于电力信息物联网技术,提出了计及期望贡献值偏差与供需配比的电力共享能源对接方法,为电力共享参与方在电力共享平台中进行能源对接提供技术支持;本专利技术能有效提高电力共享参与方的累积贡献值,同时减少弃风弃光行为,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计及期望贡献值偏差与供需配比的电力共享能源对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其当前时段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以及能源需求量,计算当前时段其可用于电力共享的净剩余能量;
[0008]S2: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S1中当前时段其可用于电力共享的净剩余能量的大小,判断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角色,并计算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期望贡献值;
[0009]S3:各电力共享参与方向电力共享平台报送当前时段在电力共享中的参与信息,包括其在电力共享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能源需求量、角色以及期望贡献值;
[0010]S4:各电力共享参与方从电力共享平台处获取电力共享中其余电力共享参与方的参与信息,包括在电力共享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能源需求量、角色以及期望贡献值,并计算当前时段与其自身角色同类的所有电力共享参与方的平均期望贡献值;
[0011]S5: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S3中向电力共享平台报送的当前时段在电力共享中的参与信息以及S4中计算的当前时段与其自身角色同类的所有电力共享参与方的平均期望贡献值,计算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期望贡献值偏差;
[0012]S6: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S3中向电力共享平台报送的当前时段在电力共享中的参与信息,包括在电力共享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能源需求量,以及S4中从电力共享平台处获取电力共享中其余电力共享参与方的参与信息,包括可再生能源供给量、能源需求量,计算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供需配比;
[0013]S7: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S5中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期望贡献值偏差以及S6中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供需配比,计算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调整系数以及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能源需求量调整系数;
[0014]S8: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S7中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调整系数,计算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
[0015]S9: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S7中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能源需求量调整系数,计算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能源需求量;
[0016]S10: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S8中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以及S9中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能源需求量,计算其下一时段可用于电力共享的净剩余能量;
[0017]S11: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S10中其下一时段可用于电力共享的净剩余能量的大小,判断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角色,并计算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期望贡献值;
[0018]S12:各电力共享参与方向电力共享平台报送下一时段在电力共享中的参与信息,完成其与电力共享平台的能源对接。
[0019]进一步的,各电力共享参与方当前时段可用于电力共享的净剩余能量的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
[0020][0021]式(1)中,和分别表示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在当前时段t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与能源需求量。
[0022]进一步的,各电力共享参与方判断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角色的具体方法包括:
[0023]若所述净剩余能量则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在当前时段t是一个能源需求方,记为
[0024]若所述净剩余能量则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在当前时段t是一个能源供应方,记为
[0025]各电力共享参与方计算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期望贡献值的具体方法如式(2)所示:
[0026][0027]式(2)中,表示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在时段t的期望贡献值,δ表示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在时段t期望获取函数与期望损失函数的运算函数。
[0028]进一步的,各电力共享参与方计算当前时段与其自身角色同类的所有电力共享参与方的平均期望贡献值的具体方法包括:
[0029]若即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为能源需求方时,此时与其自身角色同类的所有电力共享参与方的平均期望贡献值为平均电力供给期望贡献值,所述平均电力供给期望贡献值的计算方法如式(3)所示:
[0030][0031]式(3)中,表示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作为能源需求方时,在电力共享中的平均电力供给期望贡献值,表示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作为能源需求方时,向电力共享平台报送在电力共享中的电力供给期望贡献值,N0(t)表示在当前时段t,角色为能源需求方的电力共享参与方的总人数;
[0032]若即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为能源供应方时,此时与其自身角色同类的所有电力共享参与方的平均期望贡献值为平均电力消耗期望贡献值,所述平均电力消耗期望贡献值的计算方法如式(4)所示:
[0033][0034]式(4)中,表示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作为能源供应方时,在电力共享中的平均电力消耗期望贡献值,表示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作为能源供应方时,向电力共享平台报送在电力共享中的电力消耗期望贡献值,N1(t)表示在当前时段t,角色为能源供应方的电力共享参与方的总人数。
[0035]进一步的,各电力共享参与方计算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期望贡献值偏差的具体方法包括:
[0036]若即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为能源需求方时,此时在电力共享中的期望贡献值偏差为电力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计及期望贡献值偏差与供需配比的电力共享能源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对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其当前时段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以及能源需求量,计算当前时段其可用于电力共享的净剩余能量;S2: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S1中当前时段其可用于电力共享的净剩余能量的大小,判断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角色,并计算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期望贡献值;S3:各电力共享参与方向电力共享平台报送当前时段在电力共享中的参与信息,包括其在电力共享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能源需求量、角色以及期望贡献值;S4:各电力共享参与方从电力共享平台处获取电力共享中其余电力共享参与方的参与信息,包括在电力共享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能源需求量、角色以及期望贡献值,并计算当前时段与其自身角色同类的所有电力共享参与方的平均期望贡献值;S5: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S3中向电力共享平台报送的当前时段在电力共享中的参与信息以及S4中计算的当前时段与其自身角色同类的所有电力共享参与方的平均期望贡献值,计算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期望贡献值偏差;S6: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S3中向电力共享平台报送的当前时段在电力共享中的参与信息,包括在电力共享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能源需求量,以及S4中从电力共享平台处获取电力共享中其余电力共享参与方的参与信息,包括可再生能源供给量、能源需求量,计算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供需配比;S7: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S5中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期望贡献值偏差以及S6中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供需配比,计算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调整系数以及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能源需求量调整系数;S8: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S7中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调整系数,计算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S9: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S7中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能源需求量调整系数,计算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能源需求量;S10: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S8中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以及S9中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能源需求量,计算其下一时段可用于电力共享的净剩余能量;S11:各电力共享参与方根据S10中其下一时段可用于电力共享的净剩余能量的大小,判断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角色,并计算其下一时段电力共享中的期望贡献值;S12:各电力共享参与方向电力共享平台报送下一时段在电力共享中的参与信息,完成其与电力共享平台的能源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计及期望贡献值偏差与供需配比的电力共享能源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电力共享参与方当前时段可用于电力共享的净剩余能量的计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式(1)中,和分别表示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在当前时段t的可再生能源供应量与能源需求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计及期望贡献值偏差与供需配比的电力共享能源对接方法,其
特征在于,各电力共享参与方判断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角色的具体方法包括:若所述净剩余能量则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在当前时段t是一个能源需求方,记为若所述净剩余能量则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在当前时段t是一个能源供应方,记为电力共享参与方计算其当前时段电力共享中的期望贡献值的具体方法如式(2)所示:式(2)中,表示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在时段t的期望贡献值,δ表示电力共享参与方p
i
在时段t期望获取函数与期望损失函数的运算函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计及期望贡献值偏差与供需配比的电力共享能源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电力共享参与方计算当前时段与其自身角色同类的所有电力共享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杰宇高仕斌韦晓广黄涛罗嘉明唐启超何宗伦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