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天齐专利>正文

一种去除粉刺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8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美容去除粉刺的管状夹具及其使用方法,它是将由左夹片(1)和右夹片(2)构成的夹具,改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管状夹具(A),通过它来实施从脸部皮肤(5)上拔除粉刺(6)的美容过程。-管状夹具(A)左夹管(3)和右夹管(4)的半圆形半径可以控制在0.3毫米至2.5毫米的范围内。本项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成效显著等诸多特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吸一种用于美容去除粉刺的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挤粉刺的方法是用两手挤压,这种方法对皮肤伤害很大而且很难有效挤出粉刺,较深的粉刺挤出后皮肤会留下很大的伤痕而影响面部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提出一种用于消除粉刺的美容管状夹具。本技术的关键将由左夹片和右夹片构成的夹具,改制成本技术的管状夹逐步形具,实施从脸部皮肤上拔除粉刺的过程。本技术的特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成效显著。附图说明图1示意了本技术进行挤粉刺状态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主本部分(本技术)的左侧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1左夹片;2左夹口;3左夹管;4右夹管;5皮肤夹具;6粉刺。具体实施方式有由左夹片1和右夹片2构成的夹具(一种用于拔除棕毛用签字的平口不锈钢夹具),其特征是将左夹片1的左夹口2二者平夹口部位的中部均制成相互对称的“半圆形”的左夹管3和右夹管4,并且,在左夹口(3)和右夹口(4)上将原来的平口改制成锥形口,即完成管状夹具(A)的改造制作过程。——所述的“半圆形”的半径在0.3毫米至2.5毫米的范围内。本技术去除粉刺的使用方法极其简单用手将管状夹具A的锥形口对准皮肤5上长粉刺6的位置扎下并紧压,然后,用手紧捏管状夹具A,使得左夹管3和右夹管4夹住粉刺6,随后,即可将粉刺6从皮肤5上拔除。权利要求1.一种去除粉刺的夹具,有由左夹片(1)和右夹片(2)构成的夹具,其特征是上述的左夹片(1)的左夹口(2)二者平夹口部位的中部均制成相互对称的“半圆形”的左夹管(3)和右夹管(4),并且,在左夹口(3)和右夹口(4)上将原来的平口改制成锥形口,即完成管状夹具(A)的改造制作过程。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粉刺的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半圆形”的半径在0.3毫米至2.5毫米的范围内。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美容去除粉刺的管状夹具及其使用方法,它是将由左夹片(1)和右夹片(2)构成的夹具,改制成本专利技术的管状夹具(A),通过它来实施从脸部皮肤(5)上拔除粉刺(6)的美容过程。——管状夹具(A)左夹管(3)和右夹管(4)的半圆形半径可以控制在0.3毫米至2.5毫米的范围内。本项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成效显著等诸多特点。文档编号A45D44/00GK2897181SQ20052011729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6日专利技术者赵天齐 申请人:赵天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去除粉刺的夹具,有:由左夹片(1)和右夹片(2)构成的夹具,其特征是:上述的左夹片(1)的左夹口(2)二者平夹口部位的中部均制成相互对称的“半圆形”的左夹管(3)和右夹管(4),并且,在左夹口(3)和右夹口(4)上将原来的平口改制成锥形口,即完成管状夹具(A)的改造制作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齐
申请(专利权)人:赵天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