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鹏杰专利>正文

一种贴片及使用方法、加强型牙套技术

技术编号:3610769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贴片及使用方法、加强型牙套。其中所述贴片,用于贴附于牙套的内壁面,以减小所述牙套包含的用于耦合于牙齿的侧部,与所述牙齿的内壁和/或外壁之间构成腔隙;所述牙齿包括下牙齿或上牙齿。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克服现有技术中诸如防磨牙牙套的通用性和个性化之间矛盾的有益处。矛盾的有益处。矛盾的有益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片及使用方法、加强型牙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贴片及使用方法、加强型牙套。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诸如防磨牙牙套,通常为考虑通用性,其耦合于磨牙的部位(例如横截面U型或H型的咬合垫),设计的较为宽大,这导致需要有意识或消耗精力去维持牙套约束于磨牙,而牙套活动性大,常易发跑位甚至睡眠中脱出口腔。
[0003]可见,现有的防磨牙牙套,需要克服通用性和个性化之间矛盾,方能扩大受益人群,以及相关厂家基于现有设计已制成的、销售商家已贮存的或用户已购买的防磨牙牙套,需要配套的方法,以灵活便捷地弥补或实现该个性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片及使用方法、加强型牙套,用以克服相关的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贴片,用于贴附于牙套的内壁面,以减小所述牙套包含的用于耦合于牙齿的侧部,与所述牙齿的内壁和/或外壁之间构成腔隙;所述牙齿包括下牙齿或上牙齿。
[0006]较优地,所述贴片包括植物纤维织物型材、发泡型材或硅胶型材。
[0007]较优地,所述贴片具有吸水膨胀性和/或热塑性。
[0008]较优地,所述贴片还包括:所述贴片表面或内部,设有或可附着口腔治疗用的药液;和/或,所述贴片表面或内部,设有或可附着除去异味用的成分。
[0009]较优地,所述贴片用于耦合至牙齿侧壁的一面,设有凸纹、凸点、凹槽或凹点。
[0010]较优地,所述贴片构造为线型、条带型或仿胶带的拉卷型。
[0011]进一步地,所述贴片还包括:所述贴片厚度0.1

2mm;和/或,所述贴片沿长度或宽度方向的厚度呈渐变;和/或,所述贴片长度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夹持部的长度;和/或,所述贴片的宽度0.1

5mm,或5

10mm;和/或,所述贴片沿宽度方向上,中央厚度大于两侧厚度,或下侧厚度大于上侧厚度;和/或,所述贴片的横截面构成形状包括平板形或半圆形。
[00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如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贴片,贴附于一牙套包含的用于与牙齿耦合的侧部的内壁面,以获得复合牙套;其中,所述侧部包括分别耦合于所述牙齿的内侧、外侧的第一
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内壁面包括所述第一侧部的内壁面和/或第二侧部的内壁面;所述牙齿包括下牙齿或上牙齿;S102、将所述复合牙套耦合至所述牙齿,以使所述贴片紧贴于所述牙齿,进而所述复合牙套限位约束于所述牙齿;或者,S201、将如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贴片,贴附于一牙套包含的用于与牙齿耦合的侧部的内壁面,并将除耦合于所述内壁面之外的所述贴片,经折叠绕过所述侧部的底侧,贴附至所述侧部的外壁面,以获得复合牙套;其中,所述侧部包括分别耦合于所述牙齿的内侧、外侧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内壁面包括所述第一侧部的内壁面和/或第二侧部的内壁面;所述牙齿包括下牙齿或上牙齿;S202、将所述复合牙套耦合至所述牙齿,以使所述贴片紧贴于所述牙齿,进而所述复合牙套限位约束于所述牙齿;或者,S301、将经过裁切的如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贴片,贴附于一牙套包含的用于与牙齿耦合的侧部的内壁面,以获得复合牙套;其中,所述侧部包括分别耦合于所述牙齿的内侧、外侧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内壁面包括所述第一侧部的内壁面和/或第二侧部的内壁面;所述牙齿包括下牙齿或上牙齿;S302、将所述复合牙套耦合至所述牙齿,以使所述贴片紧贴于所述牙齿,进而所述复合牙套限位约束于所述牙齿。
[00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强型牙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在工作时耦合至牙齿顶面的咬合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咬合板并在工作时分别耦合至所述牙齿的内侧、外侧的第一侧部、第二侧部;所述加强型牙套还包括如第一方面中所述的贴片;所述贴片用于在所述本体工作前贴附在包括所述第一侧部和/或所述第二侧部的内壁面,以减小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牙齿的内侧之间和/或所述第二侧部与所述牙齿的外侧之间构成的腔隙。
[0014]较优地,所述贴片耦合于所述第一侧部和/或所述第二侧部的内壁面的下部区域,以使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构成开口的张开程度收窄;或者,所述贴片耦合于所述第一侧部和/或所述第二侧部的内壁面的腰线附近。
[0015]从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贴片,具有克服现有技术中诸如防磨牙牙套的通用性和个性化之间矛盾的有益处。能够灵活便捷地增强例如该防磨牙牙套与牙齿之间的贴合度,获得所述侧部的更大夹持力,实现例如该防磨牙牙套限位约束于牙齿以及减振,进而增强佩戴舒适度,提升佩戴意愿,扩大受益人群,具有较广的市场前景。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使用方法,具有简单、灵活、便捷、低成本和可操作性强的有益处。
[0017]本专利技术的更多特征和有益处,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贴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贴片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贴片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使用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面具体的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0020]第一方面实施例请参考图1

3,其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贴片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均显示包括:贴片100、第一侧部200(1)、第二侧部200(2)。图1、图2均为所述贴片贴附于所述牙套的内壁面,对应的横截面图;图3为所述贴片贴附于所述牙套的内壁面,对应的俯视透视图。
[0021]其中,第一侧部200(1)和第二侧部200(2),构成所述侧部;所述牙套的咬合垫的横截面呈U型,该U型的开口的两端即为第一侧部200(1)和第二侧部200(2),该咬合垫用于耦合于磨牙。
[0022]如图1所示,贴片100构成所述宽度方向渐变,并且构成所述下侧厚度大于上侧厚度。其有利于所述侧部限位约束于磨牙。
[0023]如图2所示,贴片100构成所述沿宽度方向上,中央厚度大于两侧厚度。其有利于贴片100的中央在工作时,耦合于磨牙与其下部的牙龈的分界处,获得该中央卡扣在该分界处,进而所述侧部限位约束于磨牙。
[0024]如图3所示,贴片100构成所述用于耦合至牙齿侧壁的一面,设有凸纹。该凸纹呈竖向(即沿宽度方法)排布构成阵列。其有益处在于,该凸纹有一定概率嵌入耦合处的相邻磨牙之间的竖向间隙中,进而所述侧部限位约束于磨牙。
[0025]需要指出的是,贴片100还可以是仅耦合于第一侧部200(1)或第二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片,其特征在于,用于贴附于牙套的内壁面,以减小所述牙套包含的用于耦合于牙齿的侧部,与所述牙齿的内壁和/或外壁之间构成腔隙;所述牙齿包括下牙齿或上牙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包括植物纤维织物型材、发泡型材或硅胶型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具有吸水膨胀性和/或热塑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还包括:所述贴片表面或内部,设有或可附着口腔治疗用的药液;和/或,所述贴片表面或内部,设有或可附着除去异味用的成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用于耦合至牙齿侧壁的一面,设有凸纹、凸点、凹槽或凹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构造为线型、条带型或仿胶带的拉卷型。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还包括:所述贴片厚度0.1

2mm;和/或,所述贴片沿长度或宽度方向的厚度呈渐变;和/或,所述贴片长度大于、等于或小于所述夹持部的长度;和/或,所述贴片的宽度0.1

5mm,或5

10mm;和/或,所述贴片沿宽度方向上,中央厚度大于两侧厚度,或下侧厚度大于上侧厚度;和/或,所述贴片的横截面构成形状包括平板形或半圆形。8.一种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1、将如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贴片,贴附于一牙套包含的用于与牙齿耦合的侧部的内壁面,以获得复合牙套;其中,所述侧部包括分别耦合于所述牙齿的内侧、外侧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内壁面包括所述第一侧部的内壁面和/或第二侧部的内壁面;所述牙齿包括下牙齿或上牙齿;S102、将所述复合牙套耦合至所述牙齿,以使所述贴片紧贴于所述牙齿,进而所述复合牙套限位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杰
申请(专利权)人:郭鹏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