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和包括逆变器的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61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马达(36)的逆变器(1)。逆变器(1)具有电容器板(6)和至少一个晶体管板(7),其中,电容器板(6)和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7)横向于逆变器(1)的纵向方向(LA)对齐,并且是电互连的。逆变器(1)还具有以导电的方式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7)的至少一个导电接触单元(8)。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至少一个接触单元(8)在纵向方向(LA)上弹性地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逆变器(1)的电动马达(36)。达(36)。达(3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逆变器和包括逆变器的马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马达的逆变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逆变器的电动马达。

技术介绍

[0002]用于电动马达的通用逆变器通常具有包括电容器的电容器板并且通常具有晶体管板。电容器板和晶体管板在此互连以形成电源电路。此外,逆变器具有与逆变器的晶体管板电互连的接触单元。如果逆变器设置在电动马达上,则接触单元以导电的方式连接到马达的相端子。
[0003]马达的相端子和接触单元在此通常以力配合和可拆卸的方式相互固定。因此在逆变器与电动马达之间产生导电且可靠的接触点是有问题的。例如,接触点的横截面可能太小,使得在逆变器操作过程中接触点可能发热,并且会降低接触点的导电性。因此,接触点设计用于高电压和大量接触,因此体积大且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电动马达的逆变器和通用类型的电动马达提供一种改进的或至少替代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克服了所描述的缺点。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解决。有利的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0006]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马达的逆变器。该逆变器在此具有电容器板和至少一个晶体管板,该电容器板包括至少一个电容器。所述电容器板和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由此横向于逆变器的纵向方向对齐并且电互连。此外,逆变器具有至少一个导电接触单元,用于接触马达的至少一个导电相端子。所述至少一个接触单元由此以导电的方式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根据本专利技术,各个接触单元在纵向方向上弹性地形成。换言之,接触单元响应于纵向方向上的轴向接触力而具有弹性。
[0007]结合本专利技术,术语“径向地”和“轴向地”总是指逆变器的纵向方向。术语“在纵向方向上”和“轴向地”以及术语“横向于纵向方向”和“径向地”进一步彼此同义地使用。
[0008]有利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触单元以及因此还有逆变器以简化的方式构造。因此能够降低逆变器的制造成本。此外,弹性接触单元能够提供用于逆变器与马达之间的永久导电接触。导电接触因此对振动、温度变化和火花效应保持稳定。
[0009]有利地,逆变器能够包含几个晶体管板和几个接触单元。根据预期目的,接触单元的数量能够有利地对应于晶体管板的数量。根据预期目的,晶体管板的数量能够有利地对应于电动马达的相端子的数量。有利地,相端子的数量通常能够是马达设计的函数。有利地,马达能够具有正好三个或正好六个相端子。有利地,逆变器能够具有正好三个或正好六个接触单元。有利地,逆变器能够具有正好三个或正好六个晶体管板。有利地,逆变器能够具有单个晶体管板。
[0010]有利地,晶体管板能够布置成围绕电容器板或者沿周向方向围绕电容器板。周向方向围绕纵向方向。有利地,相应晶体管板和电容器板能够彼此材料结合、优选焊接,并且因此能够以导电的方式接触。有利地,相应晶体管板和电容器板能够在一侧上彼此连接。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和电容器板能够连接成使得相应晶体管板在电容器板上轻微轴向移动成为可能。这使得晶体管板能够被轴向地压靠在冷却板上。
[0011]有利地,能够设置逆变器具有电绝缘的环形载体、优选由塑料制成。然后能够将电容器板与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一起布置在载体上,该至少一个晶体管板牢固地连接到电容器板,并且电容器板能够牢固地连接到、优选地螺纹连接到载体。
[0012]有利地,逆变器能够具有另外的部件,所述另外的部件牢固地连接到、优选地螺纹连接到载体。例如,逆变器能够具有控制板,该控制板牢固地连接到、优选地螺纹连接到载体。
[0013]有利地,逆变器能够包含用于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的至少一个定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单元能够包含至少一个定位凸起和至少一个定位开口,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凸起和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开口相互轴向地接合。定位凸起能够形成在载体上,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定位开口能够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中和/或至少一个接触板中,该至少一个接触板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上和/或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中,该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上。
[0014]在逆变器的有利设计的情况下,能够设置逆变器具有冷却元件,该冷却元件至少在一些区域中横向于纵向方向对齐。响应于轴向压力,相应接触单元随后将相应晶体管板压靠在冷却元件上以传递热量。有利地,冷却元件能够具有能够被冷却液流过的冷却导管。
[0015]有利地,冷却元件能够是罐形的并且能够具有底部,该底部横向于纵向方向对齐。然后能够将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轴向地压靠在冷却元件的底部上。替选地,冷却元件能够通过冷却板形成,该冷却板横向于纵向方向对齐。然后能够将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轴向地压靠在冷却板上。
[0016]有利地,相应晶体管板能够与冷却元件轴向相邻地布置。有利地,相应接触单元能够布置在相应晶体管板上,以便背离冷却元件。有利地,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能够布置成围绕电容器板或者沿周向方向围绕电容器板。周向方向由此围绕纵向方向。有利地,电容器板能够与冷却元件相邻布置。有利地,电容器能够布置在面向冷却元件的电容器板上。
[0017]在逆变器的有利设计的情况下,能够设置相应接触单元具有板状导电接触板和弹性弹簧元件,所述板状导电接触板横向于纵向方向对齐。相应弹簧元件由此轴向地布置在相应接触板与相应晶体管板之间,并且将相应晶体管板和接触板彼此弹性地连接。响应于相应接触板上的轴向压力,相应晶体管板由此能够通过弹簧元件压靠在上述的冷却元件上以传递热量。有利地,相应晶体管板能够被与冷却元件轴向相邻地布置。有利地,相应接触板和相应弹簧元件能够布置在相应晶体管板处,从而背离冷却元件。弹簧元件能够有利地由钢制成。
[0018]有利地,能够设置相应弹簧元件材料结合到、优选焊接到相应接触板。有利地,相应接触板能够以导电的方式连接并且材料结合到、优选焊接到相应晶体管板。有利地,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和电容器板能够在接触点处彼此材料结合、优选焊接。有利地,晶体管板能够布置成围绕电容器板或者沿周向方向围绕电容器板。周向方向围绕纵向方向。有利地,
相应晶体管板和相应接触板能够在一侧上彼此连接,从而允许晶体管板与相应接触板之间的相对运动。有利地,相应的晶体管板能够在彼此相对的两侧连接到电容器板和接触板。
[0019]有利地,弹簧元件能够具有板状的板元件和至少两个支脚,所述板状的板元件横向于纵向方向对齐,所述至少两个支脚径向地与板元件一体地连接。此外,相应弹簧元件能够通过板元件抵靠在相应接触板上并且通过支脚弹性地抵靠在相应晶体管板上。相应弹簧元件因此能够将相应接触板和相应晶体管板以轴向弹性的方式彼此连接。
[0020]有利地,能够设置相应接触板具有用于插入和接触马达的相应相端子的中央接触开口。由此能够在接触开口处形成至少两个接触销,所述至少两个接触销朝向接触开口的中心并且轴向地朝向弹簧元件。接触销因此能够在接触开口中形成锥形结构,用于容纳电动马达的相应相端子。由于锥形结构,尤其是由相端子产生的轴向压力能够在相应晶体管板的方向上轴向增加。...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马达(36)的逆变器(1),

其中,所述逆变器(1)具有电容器板(6)和至少一个晶体管板(7),所述电容器板包括至少一个电容器(20),

其中,所述电容器板(6)和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7)横向于逆变器(1)的纵向方向(LA)对齐,

其中,所述电容器板(6)和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7)电互连,

其中,所述逆变器(1)具有至少一个导电接触单元(8),用于接触马达(36)的至少一个导电相端子(37),以及

其中,所述接触单元(8)以导电的方式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晶体管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接触单元(8)在纵向方向(LA)上弹性地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1)具有冷却元件(4),所述冷却元件至少在一些区域中横向于所述纵向方向(LA)对齐,并且

响应于轴向压力,相应接触单元(8)将相应晶体管板(7)轴向地压靠在冷却元件(4)上,从而传递热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相应接触单元(8)具有板状的导电接触板(22)和弹簧元件(23),所述板状的导电接触板横向于纵向方向(LA)对齐,以及

相应弹簧元件(23)轴向地设置在相应接触板(22)与相应晶体管板(7)之间,并且将相应晶体管板(7)和接触板(22)彼此弹性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相应弹簧元件(23)材料结合到、优选焊接到相应接触板(22),和/或

相应接触板(22)以导电的方式连接并且材料结合到、优选焊接到相应晶体管板(7),和/或

相应晶体管板(7)和电容器板(6)在接触点(21)处彼此材料结合、优选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元件(23)具有板状的板元件(33)和至少两个支脚(34),所述板状的板元件横向于纵向方向(LA)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兹加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