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504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包括主体机构,其包括滤筒,设置于所述滤筒顶部的第一卡接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环顶部的第一固定套,以及设置于所述滤筒内部的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滤筒内部的卡接圈,设置于所述卡接圈底部的第一滤膜,设置于所述第一滤膜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滤棉,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棉外侧的第一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使用时,液体通过第一滤膜进行过滤后,第一过滤棉将液体内部杂质进行阻隔,同时第一滤网防止第一过滤棉残渣掉入内部,在过滤完成后,转动第一固定套将第一固定套与滤筒拧开后,通过卡接圈将第一滤膜等结构取出进行更换,提高过滤柱的使用寿命。提高过滤柱的使用寿命。提高过滤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


[0001]本技术涉及核酸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

技术介绍

[0002]核酸检测是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因此一旦检测为核酸“阳性”,即可证明患者体内有病毒存在,通过检测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断人体是否感染病毒,是现如今新冠检测重要手段,在进行核酸采集完成后进一步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液体中的固态物进行过滤后进行后续检测。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41441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包括核酸提取过滤柱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核酸提取过滤柱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核酸提取过滤柱包括,多个过滤件,所述多个过滤件均布置在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并分别固定在所述核酸提取过滤柱的内壁上,每个所述过滤件上均设有多个过滤孔,相邻的两个所述过滤件中,靠近所述核酸提取过滤柱的顶部的所述过滤件的过滤孔的孔径大于靠近所述核酸提取过滤柱的底部的所述过滤件的过滤孔的孔径的装置。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在通过第二过滤件进行过滤时,难以对滤件进行更换,导致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包括主体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机构顶部的下压机构,主体机构,其包括滤筒,设置于所述滤筒顶部的第一卡接环,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环顶部的第一固定套,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套底部设置有第一卡接槽,以及设置于所述滤筒内部的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滤筒内部的卡接圈,设置于所述卡接圈底部的第一滤膜,设置于所述第一滤膜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滤棉,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棉外侧的第一滤网。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筒底部设置有第二卡接槽,所述滤筒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二固定套顶部设置有第二卡接环。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套内部设置有滤槽,所述第二固定套底部设置有出液口。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套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套内部的第一过滤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板底部设置有第二滤膜,设置于所述第二滤膜底部的第二过滤棉,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棉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板。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板内部设置有第一滤孔,所述第
一过滤板顶部设置有凸起块。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过滤板底部设置有第三过滤组件,所述第三过滤组件与第二过滤组件结构相同。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压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套内部的下压杆,以及设置于所述下压杆底部的下压板。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压板底部设置有橡胶板,所述下压杆顶部设置有按压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在进行使用时,液体通过第一滤膜进行过滤后,第一过滤棉将液体内部杂质进行阻隔,同时第一滤网防止第一过滤棉残渣掉入内部,在过滤完成后,转动第一固定套将第一固定套与滤筒拧开后,通过卡接圈将第一滤膜等结构取出进行更换,提高过滤柱的使用寿命。
[0016]2.本技术,在进行使用时,过滤后的液体通过第二滤膜与第二过滤棉进行二次过滤后,通过出液口进行流出,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同时也可转动第二固定套将其与滤筒拧开进行分离后,将第二过滤组件与第三过滤组件取出进行更换。
[0017]3.本技术,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按压下压杆使下压杆底部的下压板向下移动,挤压液体使液体快速通过第一滤膜与第一滤棉,加快过滤效率。
[0018]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的主体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的第一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的第二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的下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00、主体机构;101、滤筒;102、第一卡接环;103、第一卡接槽;104、第一固定套;105、第二卡接槽;106、第二固定套;107、第二卡接环;108、滤槽;109、出液口;110、第一过滤组件;110a、第一滤膜;110b、卡接圈;110c、第一过滤棉;110d、第一滤网;111、第二过滤组件;111a、第一过滤板;111b、第一滤孔;111c、第二滤膜;111d、第二过滤棉;111e、第二过滤板;112、第三过滤组件;113、凸起块;200、下压机构;201、下压杆;202、下压板;203、橡胶板;204、按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如图1

5所示,包括主体机构100,以及滑动连接于主体机构100顶部的下压机构200,主体机构100,其包括滤筒101,焊接于滤筒101顶部的第一卡接环102,螺纹连接于第一卡接环102顶部的第一固定套104,开设于第一固定套104底部设置有第一卡接槽103,以及卡接于滤筒101内部的第一过滤组件110,转动第一固定套104将第一固定套104与滤筒101拧开后,通过卡接圈110b将第一过滤组件110取出进行更换,第一过滤组件110包括卡接于滤筒101内部的卡接圈110b,粘接于卡接圈110b底部的第一滤膜110a,粘接于第一滤膜110a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滤棉110c,以及粘接于第一过滤棉110c外侧的第一滤网110d,液体通过第一滤膜110a进行过滤后,第一过滤棉110c将液体内部杂质进行阻隔,同时第一滤网110d防止第一过滤棉110c残渣掉入内部。
[0029]进一步,滤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包括主体机构(100),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机构(100)顶部的下压机构(200),其特征在于,主体机构(100),其包括:滤筒(101),设置于所述滤筒(101)顶部的第一卡接环(102),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接环(102)顶部的第一固定套(104),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套(104)底部设置有第一卡接槽(103),以及设置于所述滤筒(101)内部的第一过滤组件(110),所述第一过滤组件(110)包括设置于所述滤筒(101)内部的卡接圈(110b),设置于所述卡接圈(110b)底部的第一滤膜(110a),设置于所述第一滤膜(110a)一侧设置有第一过滤棉(110c),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棉(110c)外侧的第一滤网(110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101)底部设置有第二卡接槽(105),所述滤筒(101)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套(106),所述第二固定套(106)顶部设置有第二卡接环(1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酸提取过滤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套(106)内部设置有滤槽(108),所述第二固定套(106)底部设置有出液口(10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酸提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