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隔离衣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040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回收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医用隔离衣回收装置,针对非一次性隔离衣在使用后进行收纳时可能会存在病原微生物或传染性物质均有可能通过空气传播到病区空气环境或者以气溶胶随医护人员或者陪护人员传染到其他医院区域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收纳箱本体,所述收纳箱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收纳箱本体的顶端活动设有箱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便,使用后能有效防止隔离衣的原因引起的院内交叉感染,装置在回收隔离衣和工人回收清洗过程均密闭进行,隔绝传染源空气的空气传播,同时装置制作为纯机械式组合,无电子控制部分,成本低,故障低,维护方便,工人回收隔离衣直接取套收纳袋,方便简单。方便简单。方便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隔离衣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回收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隔离衣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美国标准ASTMF3352

19中将医用隔离衣定义为,在患者隔离情况下,用于保护医护人员、访客和患者免受微生物和体液转移的防护服装(服饰)。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隔离预防指南,在手术和患者护理活动中,当预期接触衣物、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时,穿医用隔离衣保护医护人员的手臂和暴露的身体区域。医用隔离衣在综合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传染科及传染病医院广泛使用,目前临床使用的医用隔离衣有一次性和非一次性两种。一次性医用隔离衣价格较贵,大量使用会造成很大浪费。非一次性医用隔离衣存在诸多问题:使用后的非一次性医用隔离衣可能成为一个传染源,若未密闭收储将直接引起医院院内感染,其中最直接接触感染途径是医务人员、陪护人员将病原微生物或传染性物质通过接触传播给病人引起交叉感染。
[0003]目前,医院隔离衣的收储装置为开放式挂钩悬挂或半开放式的污物收储桶,开放式挂钩悬挂隔离衣直接暴露在过渡走道的环境,半开放式的污物收储桶隔离衣回收过程医护人员或者陪护人员需要用脚踩回收桶脚踏,污物收储桶变为开放式,医护人员或者陪护人员把脱下的隔离衣扔进桶里,松开脚踏污物收储桶关闭,在开关过程病原微生物或传染性物质均有可能通过空气传播到病区空气环境或者以气溶胶随医护人员或者陪护人员传染到其他医院区域,以上两种方式均可能引起院内交叉感染事件发生,满足不了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非一次性隔离衣在使用后进行收纳时可能会存在病原微生物或传染性物质均有可能通过空气传播到病区空气环境或者以气溶胶随医护人员或者陪护人员传染到其他医院区域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用隔离衣回收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医用隔离衣回收装置,包括收纳箱本体,所述收纳箱本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收纳箱本体的顶端活动设有箱盖,且箱盖通过铰链活动设于收纳箱本体上,所述收纳箱本体的一侧开设有隔离衣入口,所述隔离衣入口内活动设有入口盖,所述入口盖的顶端连接有活页,所述活页远离入口盖的一端安装于隔离衣入口的内壁上,所述收纳箱本体的内壁上固定设有卡柱,且卡柱设于隔离衣入口处,所述卡柱上套设有卡条,且卡柱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隔离衣入口连通,所述卡柱上套设有收纳布袋,且收纳布袋设于收纳箱本体内。
[0007]优选的,所述箱盖远离收纳箱本体的一侧固定设有拉手,且拉手上套设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为硅胶材料制造而成。
[0008]优选的,所述收纳布袋为开口结构,且收纳布袋通过开口套设于卡柱上,所述收纳布袋的开口处固定设有拉绳槽,所述拉绳槽内活动设有拉绳,且拉绳延伸至拉绳槽外。
[0009]优选的,所述拉绳延伸至拉绳槽外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球,所述定位球为塑料制造而成。
[0010]优选的,所述收纳箱本体的底端四角处设有地脚,且地脚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耐磨层。
[0011]本技术中,所述一种医用隔离衣回收装置通过增加卡柱,利用卡柱上设置的卡条,将收纳布袋固定于卡柱上,通过入口盖和通孔能够快速将隔离衣放置到收纳布袋中,同时利用顶端设置的箱盖,能够取放方便,本技术操作简便,使用后能有效防止隔离衣的原因引起的院内交叉感染,装置在回收隔离衣和工人回收清洗过程均密闭进行,隔绝传染源空气的空气传播,同时装置制作为纯机械式组合,无电子控制部分,成本低,故障低,维护方便,工人回收隔离衣直接取套收纳袋,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用隔离衣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用隔离衣回收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用隔离衣回收装置的卡柱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医用隔离衣回收装置的收纳布袋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收纳箱本体、2箱盖、3拉手、4隔离衣入口、5入口盖、6活页、7卡柱、8卡条、9通孔、10收纳布袋、11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实施例
[0019]参照图1

图4,一种医用隔离衣回收装置,包括收纳箱本体1,收纳箱本体1为中空结构,收纳箱本体1的顶端活动设有箱盖2,且箱盖2通过铰链活动设于收纳箱本体1上,收纳箱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隔离衣入口4,隔离衣入口4内活动设有入口盖5,入口盖5的顶端连接有活页6,活页6远离入口盖5的一端安装于隔离衣入口4的内壁上,收纳箱本体1的内壁上固定设有卡柱7,且卡柱7设于隔离衣入口4处,卡柱7上套设有卡条8,且卡柱7上开设有通孔9,通孔9和隔离衣入口4连通,卡柱7上套设有收纳布袋10,且收纳布袋10设于收纳箱本体1内,箱盖2远离收纳箱本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拉手3,且拉手3上套设有防滑层,防滑层为硅胶材料制造而成。
[0020]本技术中,收纳布袋10为开口结构,且收纳布袋10通过开口套设于卡柱7上,收纳布袋10的开口处固定设有拉绳槽,拉绳槽内活动设有拉绳11,且拉绳11延伸至拉绳槽外,拉绳11延伸至拉绳槽外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定位球,定位球为塑料制造而成,收纳箱本体1的底端四角处设有地脚,且地脚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耐磨层。
[0021]本技术中,使用的时候,打开箱盖2,将收纳布袋10的开口处套在卡柱7上,拉动拉绳11,由于卡条8的设置,使得拉绳11固定于卡柱7上,医护人员将使用后的非一次性隔离衣通过入口盖5和通孔9放置到收纳布袋10内,当收纳布袋10装满后或者需要换班的时
候,打开箱盖2,松开拉绳11,从收纳箱本体1内取出收纳布袋10,取出后,将拉绳11收紧,本技术操作简便,使用后能有效防止隔离衣的原因引起的院内交叉感染,装置在回收隔离衣和工人回收清洗过程均密闭进行,隔绝传染源空气的空气传播,同时装置制作为纯机械式组合,无电子控制部分,成本低,故障低,维护方便,工人回收隔离衣直接取套收纳袋,方便简单。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隔离衣回收装置,包括收纳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本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收纳箱本体(1)的顶端活动设有箱盖(2),且箱盖(2)通过铰链活动设于收纳箱本体(1)上,所述收纳箱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隔离衣入口(4),所述隔离衣入口(4)内活动设有入口盖(5),所述入口盖(5)的顶端连接有活页(6),所述活页(6)远离入口盖(5)的一端安装于隔离衣入口(4)的内壁上,所述收纳箱本体(1)的内壁上固定设有卡柱(7),且卡柱(7)设于隔离衣入口(4)处,所述卡柱(7)上套设有卡条(8),且卡柱(7)上开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和隔离衣入口(4)连通,所述卡柱(7)上套设有收纳布袋(10),且收纳布袋(10)设于收纳箱本体(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璇婧王琼曾柳萍王文芳文靖韩秋颖王胜棋杨升富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