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19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包括衔接板和压舌板,所述衔接板的表面安置有软质层,所述衔接板的中间开设有开口,所述衔接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衔接槽,且衔接槽的内壁设置有限位通孔片,所述衔接槽的外侧端部安置有安置套,且安置套的外侧端部设置有束带,所述衔接板的后端表面安置有橡胶垫,所述开口的后端设置有咬嘴柱,所述压舌板安置于咬嘴柱的后端底部,所述压舌板的底面安置有保护层。该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采用充气结构,可以使得气囊膨胀起来,从而调整扩张咬块的位置,便可以进行大小调整,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扩大了使用范围,并且具有限位结构,可以对气管限位,避免气管在使用者的嘴部乱动。者的嘴部乱动。者的嘴部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


[0001]本技术涉及消化内镜
,具体为一种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

技术介绍

[0002]消化内镜是经消化道直接获取图像或经附带超声及X线的设备获取消化道及消化器官的超声或X线影像,以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组设备,在检查的初步工作,通过咬嘴将使用者的嘴部打开,同时压制使用者的舌头,方便仪器更好的进入嘴部不受影响。
[0003]市场上的消化内镜咬嘴不能调整其的大小,会对张口有局限的使用者嘴部造成损伤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包括衔接板和压舌板,所述衔接板的表面安置有软质层,所述衔接板的中间开设有开口,所述衔接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衔接槽,且衔接槽的内壁设置有限位通孔片,所述衔接槽的外侧端部安置有安置套,且安置套的外侧端部设置有束带,所述衔接板的后端表面安置有橡胶垫,所述开口的后端设置有咬嘴柱,所述压舌板安置于咬嘴柱的后端底部,所述压舌板的底面安置有保护层,所述咬嘴柱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调整大小的辅助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气管穿设于限位通孔片的内部,且限位通孔片与衔接槽呈垂直状分布。
[0007]优选的,所述橡胶垫的形状结构与衔接板的形状结构相吻合,且衔接板与橡胶垫紧密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压舌板与咬嘴柱呈同一水平分布,且压舌板与保护层紧密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气囊、扩张咬块和进气口,且气囊的表面安置有扩张咬块,所述气囊的端部设置有进气口。
[0010]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形状结构与咬嘴柱的形状结构相吻合,且气囊与咬嘴柱套接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扩张咬块关于气囊的中心呈环形状分布,且扩张咬块呈弧形状。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采用充气结构,可以使得气囊膨胀起来,从而调整扩张咬块的位置,便可以进行大小调整,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扩大了使用范围,并且具有限位结构,可以对气管限位,避免气管在使用者的嘴部乱动。
[0014]1、本技术通过软质层的设置使得衔接板的表面比较柔软,避免可以提高衔接板的舒适度,限位通孔片的设计可以将气管限位,有效防止气管产生晃动的情况,避免对使用者的嘴部造成不适感,橡胶垫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可以缓冲衔接板对使用者嘴部的压力,
防止对使用者的嘴部造成压痕,且橡胶垫使得衔接板与使用者嘴部更加贴合。
[0015]2、本技术通过压舌板的设置可以压住使用者舌头的三分之二,在检查的时候避免舌头卷起影响设备的检查,同时压舌板的长度比较适中,有效防止使用者产生恶心、呕吐等不适的感觉,保护层提高了压舌板的舒适度,避免压舌板过硬,对使用者的舌头造成伤害。
[0016]3、本技术通过进气口和气管的设置可以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得气囊鼓起来,同时扩张咬块在气囊的外壁,扩张咬块可以通过气囊的膨胀,来变换其的位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嘴部情况,来调整咬嘴柱的大小,避免咬嘴柱对使用者的嘴部造成损伤,并且扩张咬块是橡胶所制,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在咬合的时候不会对使用者牙齿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的辅助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衔接板;2、软质层;3、开口;4、衔接槽;5、限位通孔片;6、安置套;7、束带;8、气管;9、橡胶垫;10、咬嘴柱;11、压舌板;12、保护层;13、辅助组件;1301、气囊;1302、扩张咬块;1303、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一种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包括衔接板1和压舌板11,衔接板1的表面安置有软质层2,衔接板1的中间开设有开口3,衔接板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衔接槽4,且衔接槽4的内壁设置有限位通孔片5,衔接槽4的外侧端部安置有安置套6,且安置套6的外侧端部设置有束带7,气管8穿设于限位通孔片5的内部,且限位通孔片5与衔接槽4呈垂直状分布,软质层2的设置使得衔接板1的表面比较柔软,避免可以提高衔接板1的舒适度,限位通孔片5的设计可以将气管8限位,有效防止气管8产生晃动的情况,避免对使用者的嘴部造成不适感。
[0022]如图2

3所示,衔接板1的后端表面安置有橡胶垫9,橡胶垫9的形状结构与衔接板1的形状结构相吻合,且衔接板1与橡胶垫9紧密贴合,橡胶垫9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可以缓冲衔接板1对使用者嘴部的压力,防止对使用者的嘴部造成压痕,且橡胶垫9使得衔接板1与使用者嘴部更加贴合;开口3的后端设置有咬嘴柱10,压舌板11安置于咬嘴柱10的后端底部,压舌板11的底面安置有保护层12,压舌板11与咬嘴柱10呈同一水平分布,且压舌板11与保护层12紧密贴合,压舌板11的设置可以压住使用者舌头的三分之二,在检查的时候避免舌头卷起影响设备的检查,同时压舌板11的长度比较适中,有效防止使用者产生恶心、呕吐等不适的感觉,保护层12提高了压舌板11的舒适度,避免压舌板11过硬,对使用者的舌头造成伤害;咬嘴柱10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调整大小的辅助组件13,辅助组件13包括气囊1301、扩张咬块1302和进气口1303,且气囊1301的表面安置有扩张咬块1302,气囊1301的端部设置有进气口1303,气囊1301的形状结构与咬嘴柱10的形状结构相吻合,且气囊1301与咬嘴柱10套接连接,扩张咬块1302关于气囊1301的中心呈环形状分布,且扩张咬块1302呈弧形状,进
气口1303和气管8的设置可以对气囊1301进行充气,使得气囊1301鼓起来,同时扩张咬块1302在气囊1301的外壁,扩张咬块1302可以通过气囊1301的膨胀,来变换其的位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嘴部情况,来调整咬嘴柱10的大小,避免咬嘴柱10对使用者的嘴部造成损伤,并且扩张咬块1302是橡胶所制,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在咬合的时候不会对使用者牙齿造成损伤。
[0023]综上,该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使用时,首先根据图1

图3中所示的结构,通过无痕胶带将扩张咬块1302贴合到气囊1301的表面,将气囊1301套接到咬嘴柱10上,再将气管8插进气囊1301侧边的进气口1303中,再将气管8穿过限位通孔片5将气管8与衔接槽4的内部限位,安装好后,将咬嘴柱10塞到使用者嘴部,将咬嘴柱10后端的压舌板11压住使用者的舌头,避免舌头卷起影响检查,同时压舌板11的底面有保护层12,保护层12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包括衔接板(1)、气管(8)和压舌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1)的表面安置有软质层(2),所述衔接板(1)的中间开设有开口(3),所述衔接板(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衔接槽(4),且衔接槽(4)的内壁设置有限位通孔片(5),所述衔接槽(4)的外侧端部安置有安置套(6),且安置套(6)的外侧端部设置有束带(7),所述衔接板(1)的后端表面安置有橡胶垫(9),所述开口(3)的后端设置有咬嘴柱(10),所述压舌板(11)安置于咬嘴柱(10)的后端底部,所述压舌板(11)的底面安置有保护层(12),所述咬嘴柱(10)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调整大小的辅助组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8)穿设于限位通孔片(5)的内部,且限位通孔片(5)与衔接槽(4)呈垂直状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张口受限的消化内镜咬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9)的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丽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