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可移动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000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可移动配电箱,包括底板和配电箱;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支撑腿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刹车板;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自动液压升降杆;自动液压升降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外壁活动连接有螺栓;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潮板;防潮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配电箱;配电箱左侧表面固定连接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上一侧固定连接有遮挡板;配电箱顶部固定连接有箱盖;底板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护栏一;护栏一前侧固定连接有凹槽一;效果在于:防潮板呈等腰梯形型状,防潮板可防止配电箱底部潮湿,提高防潮性能,下雨天可防止配电箱底部积水。部积水。部积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可移动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可移动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常用的配电箱有木制和金属制两种,因为金属配电箱防护等级要高一些,所以还是金属的用的比较多,金属配电箱太重,不便于移动,长期暴露在外界自然环境中,会有无关人员去触碰,其所处的环境的不同,常常会因雨水等进入而引发漏电;
[0003]目前技术申请号为:CN201620618431.9的一种安全可移动配电箱,其中通过通风口和进风通孔,可以加速箱体内的空气流通,散发热量,防止电气设备因温度过高而自燃,遮雨檐可以阻挡雨水进入箱体,防止线路短路,当由于操作不当或者违规操作时而引发的电路过载,通过漏电保护装置里面的断电保护开关可以迅速断开电路,保护电气设备,调节压板的位置,可以控制移动球与耐磨压槽的接触面积,可以操作箱体移动和固定,同时当箱体内设备过多,质量很大时,可以用吊钩钩起吊耳,方便移动,目前技术考虑不全面,具有以下弊端:
[0004]配电箱未设置保护装置,安全性能低,且不能根据需要高度升高配电箱,且只能通过吊装进行移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安全可移动配电箱,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安全可移动配电箱,为解决现有的配电箱未设置保护装置,安全性能低,且不能根据需要高度升高配电箱,只能通过吊装进行移动的问题。
[0006]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安全可移动配电箱,包括底板和配电箱;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刹车板;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自动液压升降杆;所述自动液压升降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外壁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潮板;所述防潮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左侧表面固定连接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口,所述通风口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遮挡板;所述配电箱顶部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底板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护栏一;所述护栏一前侧固定连接有凹槽一;所述底板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护栏二;所述护栏二前侧固定连接有凹槽二;所述底板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护栏三,且护栏三左侧固定连接在护栏一一侧,右侧固定连接在护栏二一侧;所述底板顶部前侧活动连接有护栏四,且护栏四左侧活动连接在凹槽一内部,右侧活动连接在凹槽二内部。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潮板呈等腰梯形型状。
[0008]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液压升降杆为电动自动液压升降杆,且自动液压升降杆为四
角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有四个,且呈四角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口与配电箱内部呈贯穿结构,且遮挡板呈半圆状,与通风口平行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箱盖为三角锥形。
[0012]进一步的,所述护栏一、护栏二、护栏三、护栏四组成了一个围栏,且围栏呈正方体结构,护栏四左右两侧呈凸字形状,且左右两侧与凹槽一、凹槽二为卡接结构。
[0013]有益效果:本实用通过支撑腿上万向轮移动底板,同时带动配电箱移动到安装点,当移动到安装点时,可根据需要高度,调节自动液压升降杆,把配电箱高度升高,并且可以提到防潮效果,螺栓镶嵌在支脚上,可通过支脚上的螺栓固定在地面上,保持稳定;护栏一、护栏二、护栏三、护栏四组成了一个正方体围栏,且护栏四左右两侧与凹槽一、凹槽二为卡接结构,可以防止无关人员触碰配电箱,且护栏四易拆卸安装,方便安装人员进入。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主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7]1、底板;101、防潮板;2、支撑腿;3、万向轮;301、刹车板;4、自动液压升降杆;401、支脚;402、螺栓;5、配电箱;501、通风口;502、遮挡板;503、箱盖,6、护栏一;601、护栏二;602、护栏三;603、护栏四;604、凹槽一;605、凹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如图1

图2所示,一种安全可移动配电箱,包括底板1和配电箱5;底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2;支撑腿2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万向轮3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刹车板301;底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自动液压升降杆4;自动液压升降杆4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401;所述支腿401外壁活动连接有螺栓;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潮板101;防潮板101底部固定连接有配电箱5;配电箱5左侧表面固定连接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口501,通风口501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遮挡板502;配电箱5顶部固定连接有箱盖503;底板1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护栏一6;护栏一6前侧固定连接有凹槽一604;底板1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护栏二601;护栏二601前侧固定连接有凹槽二605;底板1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护栏三602,且护栏三602左侧固定连接在护栏一6一侧,右侧固定连接在护栏二601一侧;底板1顶部前侧活动连接有护栏四603,且护栏四603左侧活动连接在凹槽一604内部,右侧活动连接在凹槽二605内部。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防潮板101呈等腰梯形型状,防潮板101可防止配电箱底部潮湿,提高防潮性能,下雨天可防止配电箱5底部积水。
[0021]如图1图2所示,自动液压升降杆4为电动自动液压升降杆,且自动液压升降杆4为四角放置,可根据需要高度,调节自动液压升降杆4,把配电箱5高度升高,并且可以提到防
潮效果,螺栓402镶嵌在支脚401上,可通过支脚401上的螺栓402固定在地面上,保持稳定。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万向轮3有四个,且呈四角放置,可通过万向轮3移动配电箱5。
[0023]如图1所示,通风口501与配电箱5内部呈贯穿结构,且遮挡板502呈半圆状,与通风口501平行放置;可通过通风口501保持配电箱5内部通风,保持干燥,遮挡板502可遮挡雨水通过通风口501进入配电箱5内部。
[0024]如图1所示,箱盖503为三角锥形,可以很好的保护配电箱5,避免下雪下冰雹时因积雪冰雹造成配电箱5变形。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护栏一6、护栏二601、护栏三602、护栏四603组成了一个围栏,且围栏呈正方体结构,护栏四603左右两侧呈凸字形状,且左右两侧与凹槽一604、凹槽二605为卡接结构,可以防止无关人员触碰配电箱5,且护栏四603可通过凹槽一604、凹槽二605进行安装与拆卸,方便安装人员进入。
[0026]本技术提到的一种安全可移动配电箱的工作原理:在安装配电箱5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可移动配电箱,包括底板(1)和配电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所述万向轮(3)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刹车板(301);所述底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自动液压升降杆(4);所述自动液压升降杆(4)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401);所述支腿(401)外壁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潮板(101);所述防潮板(101)顶部固定连接有配电箱(5);所述配电箱(5)左侧表面固定连接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口(501),所述通风口(501)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遮挡板(502);所述配电箱(5)顶部固定连接有箱盖(503);所述底板(1)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护栏一(6);所述护栏一(6)前侧固定连接有凹槽一(604);所述底板(1)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护栏二(601);所述护栏二(601)前侧固定连接有凹槽二(605);所述底板(1)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护栏三(602),且护栏三(602)左侧固定连接在护栏一(6)一侧,右侧固定连接在护栏二(601)一侧;所述底板(1)顶部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菊芳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恒越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