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层高超高情况下的施工电梯首胯双导轨受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96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层高超高情况下的施工电梯首胯双导轨受力结构。一种层高超高情况下的施工电梯首胯双导轨受力结构,其中,包括设置在首层楼面上靠近电梯处,且固定连接于施工电梯的主导轨;还包括副导轨、连接机构、附墙架,所述的副导轨设于主导轨一侧,连接机构一端与主导轨固定,连接机构另一端与副导轨固定;所述附墙架一端与主导轨固定,附墙架另一端与上层结构梁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副导轨在底部与主导轨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形成整体,增加导轨整体抗弯截面,加强主导轨的抗弯能力,提高主导轨架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层高超高情况下的施工电梯首胯双导轨受力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层高超高情况下的施工电梯首胯双导轨受力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大型场馆、商业综合体、超甲级办公楼、地铁上盖转换层等工程中,常遇到首层结构层高超高,不满足市场上常见的施工电梯安装的要求,需要定制加长扶墙连接到首层竖向结构或者定制导轨以满足安全计算要求。然而定制产品有一定的局限性,周转使用的环境受限,且定制生产所需的时间较长,产品不经济。
[0003]如中国授权技术专利CN201922373513.8桁架式施工电梯附墙辅助装置,设置在首层楼层面上靠近电梯处,且固定连接于施工电梯的导轨,附墙辅助装置包括:设置于首层楼层面之上的桁架;以及一端固定连接于桁架靠近电梯一侧的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导轨。但是该桁架式施工电梯附墙辅助装置整体结构相对简单,不能很好的解决施工电梯附墙设置困难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高超高情况下的施工电梯首胯双导轨受力结构,采用标化产品处理首层结构层高超高,解决施工电梯附墙设置困难的情况。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层高超高情况下的施工电梯首胯双导轨受力结构,其中,包括设置在首层楼面上靠近电梯处,且固定连接于施工电梯的主导轨;
[0006]还包括副导轨、连接机构、附墙架,所述的副导轨设于主导轨一侧,连接机构一端与主导轨固定,连接机构另一端与副导轨固定;
[0007]所述附墙架一端与主导轨固定,附墙架另一端与上层结构梁固定。
[0008]本技术中,副导轨在底部与主导轨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形成整体,增加导轨整体抗弯截面,加强主导轨的抗弯能力,提高主导轨架的稳定性。
[000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副导轨设于主导轨一侧,且副导轨与主导轨相互平行。本技术中,副导轨与主导轨相互平行,副导轨与主导轨均固定于首层楼面上。
[001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副导轨设于靠近上层结构梁一侧。所述的主导轨的高度大于副导轨的高度。所述的附墙架位于副导轨顶部的上方。
[0011]本技术中,主导轨的整体高度高于上层结构梁,而副导轨的整体高度低于上层结构梁,通过附墙架可固定主导轨。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主导轨和副导轨均由若干结构相同的单元节构成。主导轨与副导轨均为标准单元节,本技术通过标准单元节,使得主导轨或副导轨组装配合时效率更高,节省时间。
[00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单元节包括横向杆、竖向杆、斜向杆,所述横向杆与竖向杆组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斜向杆固定于矩形框架结构内。本技术中,所有单元节都是横
向杆、竖向杆、斜向杆相互结合组成的框架结构。
[001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机构为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主导轨矩形框架结构底部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副导轨矩形框架结构底部固定。所述副导轨在底部与主导轨通过连接杆形成整体,增加导轨整体抗弯截面,加强主导轨的抗弯能力,提高主导轨架的稳定性。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上层结构梁处还设有固定板,所述附墙架的端部通过固定板与上层结构梁固定。本技术中,所述附墙架为标准尺寸附墙架,无需定制。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连接机构与主导轨、副导轨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连接机构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螺栓连接,将主导轨、副导轨连成整体进行受力。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副导轨在底部与主导轨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形成整体,增加导轨整体抗弯截面,加强主导轨的抗弯能力,提高主导轨架的稳定性。
[0018]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图1中C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图1中A

A剖面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图1中B

B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002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7]如图1

4所示,一种层高超高情况下的施工电梯首胯双导轨受力结构,其中,包括设置在首层楼面9上靠近电梯处,且固定连接于施工电梯的主导轨1;
[0028]还包括副导轨2、连接机构3、附墙架4,副导轨2设于主导轨1一侧,连接机构3一端与主导轨1固定,连接机构3另一端与副导轨2固定;
[0029]附墙架4一端与主导轨1固定,附墙架4另一端与上层结构梁10固定。
[0030]本实施例中,副导轨2在底部与主导轨1通过连接机构3连接形成整体,增加导轨整体抗弯截面,加强主导轨1的抗弯能力,提高主导轨架的稳定性。
[0031]具体的,副导轨2设于主导轨1一侧,且副导轨2与主导轨1相互平行。本实施例中,副导轨2与主导轨1相互平行,副导轨2与主导轨1均固定于首层楼面9上。
[0032]具体的,副导轨2设于靠近上层结构梁10一侧,主导轨1的高度大于副导轨2的高度,附墙架4位于副导轨2顶部的上方。
[0033]本实施例中,主导轨1的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高超高情况下的施工电梯首胯双导轨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首层楼面上靠近电梯处,且固定连接于施工电梯的主导轨(1);还包括副导轨(2)、连接机构(3)、附墙架(4),所述的副导轨(2)设于主导轨(1)一侧,连接机构(3)一端与主导轨(1)固定,连接机构(3)另一端与副导轨(2)固定;所述附墙架(4)一端与主导轨(1)固定,附墙架(4)另一端与上层结构梁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高超高情况下的施工电梯首胯双导轨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导轨(2)设于主导轨(1)一侧,且副导轨(2)与主导轨(1)相互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层高超高情况下的施工电梯首胯双导轨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导轨(2)设于靠近上层结构梁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层高超高情况下的施工电梯首胯双导轨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导轨(1)的高度大于副导轨(2)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层高超高情况下的施工电梯首胯双导轨受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墙架(4)位于副导轨(2)顶部的上方。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江张艳芳朱家焕赖嘉维袁金康陈翔郑红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