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换气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69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气扇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换气扇,包括面盖、扇叶、电机和主体支架,所述扇叶和电机均安装在主体支架上,所述扇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还包括雷达感应装置,所述雷达感应装置包括电路板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雷达感应模块,所述电机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主体支架上设置有供电路板安装的安装座,所述电路板和电机分别位于安装座的相对两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通孔。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雷达感应功能的换气扇,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外形美观。外形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控制换气扇


[0001]本技术涉及换气扇
,特别是一种智能控制换气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换气扇由电动机带动风叶旋转驱动气流,使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一类空气调节电器。又称通风扇。换气的目的就是要除去室内的污浊空气,调节温度、湿度等。换气扇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公共场所。换气扇的产生与沿海地区的潮湿天气有关,现有的换气扇在开关关闭后,即停止转动,无法在人走后继续换气,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可控制湿度的换气扇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雷达感应功能的换气扇,结构简单,外形美观。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控制换气扇,包括面盖、扇叶、电机和主体支架,所述扇叶和电机均安装在主体支架上,所述扇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还包括雷达感应装置,所述雷达感应装置包括电路板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雷达感应模块,所述电机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主体支架上设置有供电路板安装的安装座,所述电路板和电机分别位于安装座的相对两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通孔,所述电机外侧具有一壳体,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柱,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端部具有供螺钉的头部容置的沉孔。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主体支架包括环形本体及外周轮廓大于环形本体的扩大体,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环形本体上螺纹连接有紧固件,所述扩大体与紧固件之间的空隙构成夹持腔。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座位于环形本体内,所述安装座的外径小于环形本体的内径,所述安装座的外壁与环形本体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构成通风通道,所述安装座与环形本体之间通过凸筋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座的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环壁和第二环壁,所述第一环壁与面盖抵接形成供电路板安装的安装腔,所述第一环壁上设置有使安装腔与通风通道连通的透气孔,所述第二环壁形成供电机安装的内腔。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环壁的内壁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第二环壁的周向间隔分布。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雷达感应装置还包括单片机及给单片机供电的电源电路,所述单片机的PA7引脚和VDD引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D1,PA0引脚上连接有电阻R6和发光二极管D2,所述电阻R6和发光二极管D2之间连接有光电耦合器U1和双向可控硅Q1,PA3引脚上连接有电子R7和可变电阻R13,PA6引脚上连接有雷达感应模块
Q9。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全桥整流电路和降压芯片IC3。
[0011]采用上述结构,用雷达感应模块检测是否有人,用于控制换气扇的启闭,实现智能控制,满足不同环境的需要,整体布局合理,减小体积,方便灵活。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结构侧视图;
[0014]附图2为附图1的A

A剖视图;
[0015]附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主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主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电路图;
[0018]附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

6所示,一种智能控制换气扇,包括面盖1、扇叶2、电机3和主体支架4,所述扇叶2和电机3均安装在主体支架4上,所述扇叶2与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还包括雷达感应装置,所述雷达感应装置包括电路板(图纸未示出)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雷达感应模块,所述电机3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主体支架4上设置有供电路板安装的安装座41,所述电路板和电机3分别位于安装座41的相对两侧,所述安装座41上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通孔411,所述电机3外侧具有一壳体31,所述安装座41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柱412,所述安装座4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413,所述壳体31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413对应的第二连接孔311,所述第一连接孔413与第二连接孔31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413的端部具有供螺钉的头部容置的沉孔4131。螺钉在连接时,其头部埋设在沉孔4131内,最高处与安装座41的端面齐平或更低,避免影响电路板的安装,优选的第一连接孔413为两个,电路板上设置有与定位柱412适配的定位孔,方便固定。
[0020]所述主体支架4包括环形本体414及外周轮廓大于环形本体414的扩大体415,所述环形本体414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4141,所述环形本体414上螺纹连接有紧固件4142,所述扩大体415与紧固件4142之间的空隙构成夹持腔4143。外螺纹4141沿环形本体414的轴向分布,扩大体415与紧固件4142之间的空隙可调,可适应不同厚度的安装场所,紧固件4142为类似螺母的结构,连接方便,安装快捷。
[0021]所述安装座41位于环形本体414内,所述安装座41的外径小于环形本体414的内径,所述安装座41的外壁与环形本体414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构成通风通道42,所述安装座41与环形本体414之间通过凸筋43连接。凸筋43沿安装座41的周向间隔分布,留出充足的通风通道42,通风通道42与设置在面盖1上的进气孔连通。
[0022]所述安装座41的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环壁416和第二环壁417,所述第一环壁416与面盖1抵接形成供电路板安装的安装腔44,所述第一环壁416上设置有使安装腔44与通风通道42连通的透气孔4161,所述第二环壁417形成供电机3安装的内腔45。透气孔4161的设置在可方便空气进入安装腔44,便于雷达感应模块进行检测,同时安装腔44又
是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避免电路板过渡暴露,影响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透气孔4161为沿第一环壁416的轴向分布的长条形,透气孔4161可以是多个组成长度不一的透气孔4161组,第二环壁417的设置可增大接触面积,使得电机3安装的更稳定。
[0023]所述第二环壁417的内壁上设置有加强筋4171,所述加强筋4171沿第二环壁417的周向间隔分布。加强筋4171有多个,可对电机3或供电机3安装的壳体31进行夹持,提供紧固力。
[0024]所述雷达感应装置还包括单片机及给单片机供电的电源电路,所述单片机的PA7引脚和VDD引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D1,PA0引脚上连接有电阻R6和发光二极管D2,所述电阻R6和发光二极管D2之间连接有光电耦合器U1和双向可控硅Q1,PA3引脚上连接有电子R7和可变电阻R13,PA6引脚上连接有雷达感应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控制换气扇,包括面盖、扇叶、电机和主体支架,所述扇叶和电机均安装在主体支架上,所述扇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雷达感应装置,所述雷达感应装置包括电路板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雷达感应模块,所述电机与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主体支架上设置有供电路板安装的安装座,所述电路板和电机分别位于安装座的相对两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供导线穿过的通孔,所述电机外侧具有一壳体,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柱,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端部具有供螺钉的头部容置的沉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包括环形本体及外周轮廓大于环形本体的扩大体,所述环形本体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环形本体上螺纹连接有紧固件,所述扩大体与紧固件之间的空隙构成夹持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位于环形本体内,所述安装座的外径小于环形本体的内径,所述安装座的外壁与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仁林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宇东电器洁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