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型白蚁防治装置及其诱导防治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969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诱导型白蚁防治装置,包括外壳、内芯和驱动装置,内芯活动套于外壳内,内芯的内部设置有饵料仓,饵料仓内填充有引诱饵料;外壳与内芯的组合体上形成有若干白蚁进入通道,外壳与内芯形成的组合体的一端设置有白蚁逃逸部;外壳与内芯形成的组合体上的若干白蚁进入通道为开启时,白蚁逃逸部为封闭状态,能对白蚁起到累积引诱作用,然后一次性驱赶粘附毒饵的蚂蚁,达到诱杀剂量更大,跟彻底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诱导型白蚁防治装置及其诱导防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白蚁防治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诱杀式白蚁防治已经在建筑、林木等行业广泛应用;诱杀白蚁的原理是通过使白蚁粘附毒饵,接触到毒饵的白蚁不会立即死亡,白蚁回到自己的蚁穴中时,由于白蚁相互之间会彼此接触、分食毒饵、死亡后清理蚕食尸体,从而使毒饵传播至整个蚁群,进而使得白蚁族群被灭杀;但是要达到最佳效果,需要一次性引诱累积到足够多数量的白蚁,并使足够多的白蚁的身上在同一时间段都携带有毒剂才能达到完美的彻底诱杀效果;具体的毒饵粉剂的配方可参考现有专利CN200510019709.7白蚁诱杀剂、CN201510029227.3一种白蚁信息素引诱剂及采用该引诱剂的白蚁诱杀剂;
[0003]现有的诱杀方式中,有些方案是直接在引诱物中就添加了毒剂,由于引诱过程中不会一次性把全部白蚁都引诱过来,需要一定时间累积的过程,接触到诱饵的白蚁虽然不会立刻死亡,但也会很快死亡,进而使引诱装置引诱的白蚁数量不会累积,造成少量白蚁跑回巢穴中造成群体性毒杀过程被稀释,从而无法彻底摧毁蚁巢;与此同时现有的白蚁诱杀装置的诱杀药物是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一长诱杀药物就会因受潮或发霉而变质,从而导致诱杀药物的诱杀效果不理想或失去诱杀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诱导型白蚁防治装置及其诱导防治方法,能对白蚁起到累积引诱作用,然后一次性驱赶粘附毒饵的蚂蚁,达到诱杀剂量更大,跟彻底的效果。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诱导型白蚁防治装置,包括外壳、内芯和驱动装置,内芯活动套于外壳内,内芯的内部设置有饵料仓,饵料仓内填充有引诱饵料;外壳与内芯的组合体上形成有若干白蚁进入通道,外壳与内芯形成的组合体的一端设置有白蚁逃逸部;外壳与内芯形成的组合体上的若干白蚁进入通道为开启时,白蚁逃逸部为封闭状态;驱动装置能驱动内芯相对于外壳位移,使外壳与内芯的组合体上形成的若干白蚁进入通道封闭,且使白蚁逃逸部由封闭状态变为开放状态;白蚁逃逸部的逃逸路径上布置有毒饵。
[0006]进一步的,饵料仓远离白蚁逃逸部的一端设置有震荡驱赶单元。
[0007]进一步的,外壳包括两端均朝上的圆弧外管体,圆弧外管体内为沿圆弧路径贯通的外管内通道;
[0008]内芯包括两端均朝上的圆弧内管体,圆弧内管体活动于外管内通道中,且圆弧内管体的外壁与圆弧外管体的内壁滑动配合;饵料仓为圆弧内管体内的圆弧饵料通道;圆弧内管体的侧壁上有沿自身的圆弧路径等距阵列有若干a镂空孔;圆弧外管体的侧壁上有沿自身的圆弧路径等距阵列有若干b镂空孔;若干a镂空孔分别与若干b镂空孔重合连通,相互
重合连通的a镂空孔和b镂空孔构成白蚁进入通道。
[0009]进一步的,圆弧内管体的顺时针端密封设置有端部封壁,述圆弧内管体的逆时针端一体化封堵设置有压盘;圆弧饵料通道逆时针端的压盘处安装有电动震动器。
[0010]进一步的,白蚁逃逸部包括一体化连通连接在圆弧外管体顺时针端的逃逸漏斗,逃逸漏斗内为漏斗腔,逃逸漏斗的上端外缘一体化设置有斜向的逃逸环盘,逃逸环盘上表面设置有一圈毒饵环槽,逃逸环盘上表面平行盖设有封盖,在封盖的盖设下,毒饵环槽和漏斗腔均形成独立腔室;毒饵环槽内填充有毒饵粉剂;
[0011]圆弧内管体的端部封壁通过联动杆固定连接封盖;驱动装置包括竖向电动伸缩器,电动伸缩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圆弧外管体,电动伸缩器的伸缩杆末端的顶头接触并顶压压盘上表面;
[0012]将若干a镂空孔中沿圆弧内管体圆弧路径最顺时针端的一个a镂空孔记为逃逸口;伸缩杆的向下伸出推动压盘,从而使圆弧内管体沿自身圆弧路径在圆弧外管体内顺时针位移一段距离,直至压盘接触到圆弧外管体逆时针端时,若干a镂空孔分别与若干b镂空孔由原来的重合连通状态变为相互错开,除了逃逸口外,其余的所有a镂空孔均被圆弧外管体的内壁封堵,逃逸口由原来与b镂空孔连通上升至连通漏斗腔,封盖在联动杆的联动下与逃逸环盘分离。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压盘,拉力弹簧对压盘形成向上的拉力,当伸缩杆向上缩回时,拉力弹簧向上拉动压盘,使使圆弧内管体沿自身圆弧路径在圆弧外管体内逆时针位移。
[0014]进一步的,圆弧外管体埋在地面以下时,逃逸环盘的斜面下端刚好接触地面。
[0015]进一步的,圆弧饵料通道中填充有若干松木块,各松木块上均浸泡有无毒白蚁引诱剂,各相邻松木块之间的空隙足够白蚁在圆弧饵料通道中随意走动;
[0016]进一步的,白蚁诱杀防治方法:
[0017]在白蚁经常出没或疑似的区域的底面用松软的土将圆弧外管体掩埋,并使逃逸环盘的斜面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到达设定的时间时,先后启动电动伸缩器和电动震动器,先启动的电动伸缩器使伸缩杆的向下伸出推动压盘,从而使圆弧内管体沿自身圆弧路径在圆弧外管体内顺时针位移一段距离,直至压盘接触到圆弧外管体逆时针端;随后电动震动器通电后在圆弧饵料通道的逆时针端产生震动。
[0018]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引诱物中是无毒了,因此具有累积效果,从而使可以累积比较多的白蚁进入本装置中;施毒过程在统一驱赶过程中,在统一驱赶过程中a镂空孔分别与若干b镂空孔由原来的重合连通状态变为相互错开,除了逃逸口外,其余的所有a镂空孔均被圆弧外管体的内壁封堵,逃逸口由原来与b镂空孔连通上升至连通漏斗腔;随后电动震动器通电后在圆弧饵料通道的逆时针端产生震动,进而将圆弧饵料通道内的白蚁朝圆弧饵料通道顺时针方向驱赶,由于这时白蚁朝圆弧饵料通道顺时针方向只有逃逸口可以逃出,因此原来在圆弧饵料通道中的白蚁在电动震动器的驱赶下纷纷通过仅有的一个逃逸口向外逃出到漏斗腔中,随后逃出到漏斗腔中的白蚁在震荡的趋使下沿逃逸漏斗的内壁向上爬动到逃逸环盘上表面,并最终沿逃逸环盘上表面的斜面向下爬向地面从而离开逃逸环盘,由于逃逸环盘上表面有一整圈毒饵环槽,想要离开逃逸环盘,必然要翻越一次毒饵环槽,因此离开逃逸环盘并到达地面的所有白蚁都会至少翻越一次毒饵环槽,从而使爬出逃逸环盘的白
蚁身上均粘附有一定量的毒饵;基于上述驱赶过程,逃离本装置的所有白蚁身上都携带有毒饵,接触到毒饵的白蚁不会立即死亡,逃离本装置的白蚁回到自己的蚁穴中时,由于白蚁相互之间会彼此接触、分食毒饵、死亡后清理蚕食尸体,从而使毒饵传播至整个蚁群,进而使得白蚁族群被灭杀。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为本装置初始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2为本装置初始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1]附图3为封盖在联动杆的联动下与逃逸环盘分离的示意图;
[0022]附图4为逃逸口由原来与b镂空孔连通上升至连通漏斗腔的示意图;
[0023]附图5为本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6为附图5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诱导型白蚁防治装置;本装的总体性的结构和方案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诱导型白蚁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芯和驱动装置,所述内芯活动套于外壳内,所述内芯的内部设置有饵料仓,饵料仓内填充有引诱饵料;所述外壳与内芯的组合体上形成有若干白蚁进入通道,所述外壳与内芯形成的组合体的一端设置有白蚁逃逸部;外壳与内芯形成的组合体上的若干白蚁进入通道为开启时,所述白蚁逃逸部为封闭状态;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内芯相对于外壳位移,使外壳与内芯的组合体上形成的若干白蚁进入通道封闭,且使白蚁逃逸部由封闭状态变为开放状态;所述白蚁逃逸部的逃逸路径上布置有毒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型白蚁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仓远离白蚁逃逸部的一端设置有震荡驱赶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导型白蚁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两端均朝上的圆弧外管体(5),所述圆弧外管体(5)内为沿圆弧路径贯通的外管内通道(21);所述内芯包括两端均朝上的圆弧内管体(6),所述圆弧内管体(6)活动于外管内通道(21)中,且所述圆弧内管体(6)的外壁与所述圆弧外管体(5)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饵料仓为圆弧内管体(6)内的圆弧饵料通道(20);圆弧内管体(6)的侧壁上有沿自身的圆弧路径等距阵列有若干a镂空孔(23);圆弧外管体(5)的侧壁上有沿自身的圆弧路径等距阵列有若干b镂空孔(22);若干a镂空孔(23)分别与若干b镂空孔(22)重合连通,相互重合连通的a镂空孔(23)和b镂空孔(22)构成所述白蚁进入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诱导型白蚁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内管体(6)的顺时针端密封设置有端部封壁(13),所述述圆弧内管体(6)的逆时针端一体化封堵设置有压盘(12);所述圆弧饵料通道(20)逆时针端的压盘(12)处安装有电动震动器(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诱导型白蚁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蚁逃逸部包括一体化连通连接在圆弧外管体(5)顺时针端的逃逸漏斗(3),所述逃逸漏斗(3)内为漏斗腔(4),所述逃逸漏斗(3)的上端外缘一体化设置有斜向的逃逸环盘(1),所述逃逸环盘(1)上表面设置有一圈毒饵环槽(2),所述逃逸环盘(1)上表面平行盖设有封盖(15),在封盖(15)的盖设下,所述毒饵环槽(2)和漏斗腔(4)均形成独立腔室;所述毒饵环槽(2)内填充有毒饵粉剂;圆弧内管体(6)的端部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