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电磁干扰的LED显示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967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电磁干扰的LED显示屏装置,属于LED显示屏技术领域;前端敞开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磁屏蔽板,所述电磁屏蔽板的前端设置有LED显示屏模组;所述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屏蔽接线盒,以及向后突出的控制板安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壳体内部设置电磁屏蔽板,搭配设置电磁屏蔽膜的控制板安装腔,形成完整覆盖的后部屏蔽作用;前卡框从前部进行封闭,搭配电磁屏蔽膜,从侧面提供屏蔽、防护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电磁干扰的LED显示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LED显示屏
,尤其涉及一种防电磁干扰的LED显示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LED显示屏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进行显示的装置;以其轻薄、省电等特性,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使用中,显示屏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电磁干扰的存在会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效果,严重者还会导致出现,亮线,花屏,信号闪烁等显示故障。
[0003]目前,对于LED显示屏的防电磁干扰设计,包括电路方向以及外部屏蔽方向。如,公告号为CN205038935U的“防浪涌及抗电磁干扰的LED显示屏”,设有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安装在显示屏支架上,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断路器和防雷器,外部电源依次通过所述断路器和防雷器后接入LED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排线上套有抗干扰环。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包括有断路器、防雷器和抗干扰环的,起到防浪涌、抗电磁干扰的效果。
[0004]但是,其仅在显示屏排线上套有抗干扰环,防护效果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LED显示屏的防电磁干扰存在不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电磁干扰的LED显示屏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电磁干扰的LED显示屏装置,包括前端敞开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磁屏蔽板,所述电磁屏蔽板的前端设置有LED显示屏模组;
[0008]所述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屏蔽接线盒,以及向后突出的控制板安装腔。<br/>[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屏蔽板上开设有与控制板安装腔相适配的中部开口;
[0010]所述控制板安装腔的内壁设置有电磁屏蔽膜。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屏蔽板为薄板结构,其后端与壳体之间保留间隙。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屏蔽板的边沿位置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插孔;
[0013]所述壳体的内端面设置有若干个与之对应的插柱座。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LED显示屏模组的后端设置有若干个与连接插孔相对应的插柱。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柱的底端设置有凸台;
[0016]所述凸台的直径大于连接插孔的直径。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前卡框;
[0018]所述前卡框包括前挡圈板,以及设置在前挡圈板后端的包边。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卡框的内端面上设置有电磁屏蔽膜。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接线盒包括设置在壳体后端的无盖盒体,以及可拆卸安装在无盖盒体上的后盖;
[0021]所述屏蔽接线盒内设置有与接线位置相对应的电磁屏蔽磁环。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屏蔽磁环包括设置在无盖盒体内的第一半环体,以及设置在后盖上的第二半环体。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电磁干扰的LED显示屏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技术,壳体内部设置电磁屏蔽板,搭配设置电磁屏蔽膜的控制板安装腔,形成完整覆盖的后部屏蔽作用;前卡框从前部进行封闭,搭配电磁屏蔽膜,从侧面提供屏蔽、防护效果。
[0025]2、本技术,屏蔽接线盒对接线提供封闭、防护效果;搭配分体设计的电磁屏蔽磁环,便于安装使用。
[0026]3、本技术,插柱座、连接插孔、插柱相互适配,可同时对电磁屏蔽板、LED显示屏模组实现定位,安装简便、高效。
[0027]4、本技术,电磁屏蔽板与壳体之间保证散热效果;凸台使LED显示屏模组与电磁屏蔽板产生间隔,可选设置导热垫等辅助组件,进一步加强散热。
[0028]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后盖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的爆炸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技术的爆炸状态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9为前卡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0为前卡框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0039]图中:
[0040]1、壳体;2、电磁屏蔽板;201、中部开口;202、连接插孔;3、LED显示屏模组;301、插柱;3011、凸台;4、屏蔽接线盒;401、无盖盒体;402、后盖;5、控制板安装腔;6、插柱座;7、前卡框;701、前挡圈板;702、包边;8、电磁屏蔽磁环;801、第一半环体;802、第二半环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2]参照图1

10,一种防电磁干扰的LED显示屏装置,包括前端敞开的壳体1;如图8所
示,壳体1为五面结构,包括侧板和后板,构成包围腔体,用于安装各组件。
[0043]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磁屏蔽板2,电磁屏蔽板2的前端设置有LED显示屏模组3。
[0044]如图5、6所示;电磁屏蔽板2位于LED显示屏模组3的后端,对其提供电磁屏蔽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电磁屏蔽板2的具体选取,购买市面已有的相关成熟产品即可,无需特殊限定。
[0045]同时,在壳体1的后端设置有屏蔽接线盒4,以及向后突出的控制板安装腔5。
[0046]屏蔽接线盒4用于对外接电线提供屏蔽效果,减少信号、能源输入产生的影响;控制板安装腔5用于安装控制板、电源等组件;其中,对于控制板、电源的防电磁干扰设计,采用现有设计;如,滤波电路、防雷器等。
[0047]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屏蔽板2上开设有与控制板安装腔5相适配的中部开口201;控制板安装腔5的内壁设置有电磁屏蔽膜。
[0048]开设的中部开口201用于将LED显示屏模组3的连接线与控制板相连;同时,电磁屏蔽板2与控制板安装腔5内壁的电磁屏蔽膜相搭配,形成完整覆盖的后部屏蔽作用。
[0049]其中,对于电磁屏蔽膜采用市面现有的成熟产品即可。
[005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屏蔽板2为薄板结构,其后端与壳体1之间保留间隙;同时,在壳体1的后端开设有散热孔,以便于散热。
[0051]此外,为进一步保证散热效果,可在电磁屏蔽板2的后端设置相应的辅助散热组件;如,散热鳍片、散热铜管、风扇等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电磁干扰的LED显示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敞开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磁屏蔽板(2),所述电磁屏蔽板(2)的前端设置有LED显示屏模组(3);所述壳体(1)的后端设置有屏蔽接线盒(4),以及向后突出的控制板安装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磁干扰的LED显示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板(2)上开设有与控制板安装腔(5)相适配的中部开口(201);所述控制板安装腔(5)的内壁设置有电磁屏蔽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磁干扰的LED显示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板(2)为薄板结构,其后端与壳体(1)之间保留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电磁干扰的LED显示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板(2)的边沿位置开设有若干个连接插孔(202);所述壳体(1)的内端面设置有若干个与之对应的插柱座(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电磁干扰的LED显示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屏模组(3)的后端设置有若干个与连接插孔(202)相对应的插柱(301)。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旗王建敏王东东王耀祖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天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