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脱氮的技术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9656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度脱氮的技术及使用方法,该技术由以下装置完成,装置包括过滤箱、曝气池和出液箱,过滤箱的两侧均设有进液管,过滤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过滤网,过滤箱的内部设有与一号过滤网配合的清洁机构,过滤箱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曝气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入了清洁机构,实现了刮板对一号过滤网的杂质刮除处理,从而通过封堵块离开过滤箱的一侧对杂质进行推出处理,提高了清洁效率,通过加入了一号齿轮、二号齿轮,实现了对一号齿轮转动时通过二号齿轮带动三号搅拌杆进行转动,同时的一号齿轮通过转杆带动二号搅拌杆进行转动,从而通过二号搅拌杆和三号搅拌杆对内部进行反硝化反应处理。对内部进行反硝化反应处理。对内部进行反硝化反应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脱氮的技术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深度脱氮
,具体为一种深度脱氮的技术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污水脱氮技术,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而对废水进行除氮处理的技术措施。主要有生物脱氮、离子交换、吹脱等方法,氮、磷元素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我国将氨氮和总磷作为评价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的重要考核指标。目前污水处理以生物脱氮为主,其脱氮原理为经过好氧硝化,缺氧反硝化,将污水中的氮元素转化为无害的氮气,总氮是指可溶性及悬浮物颗粒中的含氮量,包括NO3

,NO2

和NH4+等无机氮和氨基酸、蛋白质和有机胺等有机氮。生物脱氮首先是在厌氧环境内,通过氨化作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这一过程称为氨化过程,氨化过程很容易进行,在一般无数处理设施中均能完成;然后在好氧环境内,通过硝化作用,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随后在缺氧环境内,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氨气,从水中逸出,但现有的深度脱氮技术的装置不便于对废水在反硝化反应时进行充分混合,在反硝化反应时的效率低下,容易在污水内有残余的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脱氮的技术,该技术由以下装置完成,所述装置包括过滤箱(1)、曝气池(2)和出液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两侧均设有进液管,所述过滤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过滤网(4),所述过滤箱(1)的内部设有与一号过滤网(4)配合的清洁机构(8),所述过滤箱(1)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曝气池(2),所述曝气池(2)的一侧设有一号水泵(3),所述一号水泵(3)的输入端与曝气池(2)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一号水泵(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缺氧箱(13),所述缺氧箱(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6),所述支撑架(2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液箱(6),所述出液箱(6)的顶部设有好氧箱(20),所述好氧箱(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号支撑箱(10),所述三号支撑箱(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箱(17),所述滑动箱(17)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二号搅拌杆(15),所述二号搅拌杆(15)与三号支撑箱(10)活动连接,所述二号搅拌杆(15)与好氧箱(20)活动连接,所述滑动箱(17)的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三号搅拌杆(16),所述三号搅拌杆(16)与三号支撑箱(10)活动连接,所述三号搅拌杆(16)与好氧箱(20)活动连接,两个所述三号搅拌杆(16)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二号齿轮(19),所述滑动箱(1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29),所述转杆(29)与三号支撑箱(10)活动连接,所述转杆(2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号齿轮(18),两个所述二号齿轮(19)均与一号齿轮(18)啮合连接,所述缺氧箱(13)和三号支撑箱(10)的顶部设有驱动机构(7),所述三号支撑箱(10)的一侧设有调节机构(9),所述调节机构(9)与驱动机构(7)连接,所述缺氧箱(1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一号搅拌杆(12),所述一号搅拌杆(12)与驱动机构(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脱氮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箱(5),所述一号支撑箱(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板(22),所述移动板(22)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调节斜槽(24),所述调节斜槽(2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25),所述调节杆(25)与一号支撑箱(5)滑动连接,所述一号支撑箱(5)的内部设有气缸(23),所述气缸(23)的输出端与移动板(22)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度脱氮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8)包括刮板(81),所述调节杆(2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一号过滤网(4)配合的刮板(81),所述刮板(8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2),所述连接杆(8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过滤箱(1)配合的封堵块(83),所述过滤箱(1)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与封堵块(83)配合的收集箱(8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度脱氮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限位滑杆(72),所述三号支撑箱(10)和缺氧箱(1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72),所述限位滑杆(7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二号支撑箱(71),所述一号搅拌杆(12)与二号支撑箱(71)转动连接,所述转杆(29)与二号支撑箱(71)转动连接,所述一号搅拌杆(12)和转杆(29)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73),两个所述皮带轮(73)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二号支撑箱(71)的顶部设有一号电机(74),所述一号电机(74)的输出端与一号搅拌杆(12)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度脱氮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9)包括转动盘(91),所述三号支撑箱(10)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盘(91),所述转动盘(91)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园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零陆零伍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