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墙体保温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959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墙体保温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包括若干个相同的竖钢,若干竖钢呈相互平行排布,若干竖钢相互靠近的侧面均匀设置有连接有若干第一凸块,两个相互对称的凸块之间设置有横钢,横钢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圆口,第一圆口的一侧连通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圆口位于横钢内部的一侧滑动设置有相互适配的插块,横杆的一侧滑动穿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和插块相互配合,相邻两个横钢和相邻两个竖钢之间组成的矩形空格的一侧设置有保温组件,保温组件的四侧均通过连接组件分别和横钢与竖钢进行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保证安装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方便后期拆除更换。同时方便后期拆除更换。同时方便后期拆除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墙体保温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室内墙体保温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墙保温是由聚合物砂浆、玻璃纤维网格布、阻燃型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或挤塑板等材料复合而成,现场粘结施工新型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是通过流水线生产,集保温、防水、饰面等功能于一体,是满足当前房屋建筑节能需求,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水平的优选材料,也是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首选材料。
[0003]传统的外墙保温的搭建,均先测量尺寸,然后根据尺寸设计框架,为了保证框架的运输方便,预先制作好框架的横杆和竖杆,到现场在对横杆与竖杆进行安装,而传统的横杆和竖杆的安装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然而焊接的框架在后期不方便进行拆除,导致无法进行二次实用,会造成材料的损耗,同时采用焊接的方式使用时较为危险,容易对使用者照成伤害,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墙体保温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保证安装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方便后期拆除更换。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室内墙体保温结构,包括若干个相同的竖钢,若干所述竖钢在同一平面内呈相互平行排布,若干所述竖钢相互靠近的侧面均匀设置有连接有若干第一凸块,两个相互对称的凸块之间设置有横钢,所述横钢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圆口,所述第一圆口的直径略大于第一凸块的凸出端直径,所述第一圆口的一侧连通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宽度和第一凸块的小端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圆口位于横钢内部的一侧滑动设置有相互适配的插块,所述横杆的一侧滑动穿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插块相互配合,相邻两个横钢和相邻两个竖钢之间组成的矩形空格的一侧设置有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的四侧均通过连接组件分别和横钢与竖钢进行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保温组件包括保护框、保温层和底层,所述保护框为金属钢板四侧面向同一侧面弯折而成,弯折的角度为90度,所述保护框的四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和连接组件配合的第二凸块,所述保温层位于保护框内部,且所述底层布置在保温层位于保护框开口的一端,所述保温层和底层与保护框之间通过设置有粘接层进行连接,所述保温层为气凝胶保温棉材料制成,所述底层为硅酸钙板,且所述底层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
[0007]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组件包括L形板,所述L形板高度和保护框的厚度相同,所述L形板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凸块相互适配的第二圆口,所述第二圆口的直径和第二凸块的凸出端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圆口的一侧连通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直径和第二凸块的小端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滑槽远离第二圆口的一端距离L形板的端部的距离和第二凸块的小端顶部距离保护框底部的距离相同,所述L形连接板远离第二圆口的侧面开设有第
一螺栓孔,所述横钢和竖钢对应第一螺栓孔的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一螺栓孔内部穿设有与第二螺栓孔螺纹配合的紧固螺栓。
[0008]作为优选,所述插块的一侧设置有和横钢内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块,所述插块上开设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块滑动布置在第一导槽内部。
[0009]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远离插块的一侧设置有与横钢内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二导块,所述限位块靠近第二导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块滑动布置在第二导槽内部。
[0010]作为优选,所述插块和限位块层垂直布置,且所述插块和限位块相互靠近的一均开设有斜面,两个所述斜面相互贴合,两个所述斜面的角度均为45度。
[0011]作为优选,若干所述竖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承接钢板,所述承接钢板上开设有第三螺栓孔。
[0012]一种室内墙体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尺寸的测量:使用皮尺采用多位置的多次测量的方法对所需墙面的高度和宽度进行测量,并进行记录;b.计算并确定竖钢的数量与长度:竖钢的长度为步骤a中皮尺所检测的墙体高度,相邻两个竖钢的间距相同,且所有间距和所有竖钢宽度之和等于步骤a中所测量的宽度,从而确定竖钢数量,计算公式为:(测量宽度L1

竖钢宽度a1)/竖钢数量X1

竖钢宽度a1=相邻两竖钢间距b1,且相邻两竖钢间距b1在30cm~40cm之间,且所述竖钢数量X1为整数;c.确定横钢的数量和长度:横钢的长度为步骤b.中相邻两竖钢间距b1,相邻两个横钢的间距相同,且所有间距和所有横钢宽度之和等于步骤a中所测量的高度,从而确定横钢数量,计算公式为:(测量高度L2

横钢宽度a2)/横钢数量X2

横钢宽度a2=相邻两横钢间距b2,且相邻两横钢间距b2在25cm~35cm之间,且所述横钢数量X2为整数;d.竖杆的加工:在竖杆的两端焊接有开设第三螺纹孔的承接钢板,且根据横杆在竖杆的位置在竖杆对应的位置焊接第一凸块;e.横杆的加工:通过激光切割在横杆的两端开设有第一圆口和第一滑槽,通过第一圆口在横杆内部安装有插杆,在横杆的顶部开设孔一,通过孔一安装限位块;f.保温组件的加工:根据步骤b和步骤c中的确定的相邻两竖钢间距b1和相邻两横钢间距b2,确定钢板的长为相邻两竖钢间距b1+3cm,钢板的宽为相邻两横钢间距b2+3cm,钢板的四角均切割长宽为2cm的豁口,弯折相邻两豁口形成的边从而组合成保护框,弯折的角度为90度,根据保护框的大小依次安装适配的保温层和底层,在保护框和保温层以及保护框和底层之间滴入连接层进行固定,通过焊接在保护框的侧面安装第二凸块;g.连接组件的加工:取长6cm宽3cm的钢板从中弯折90度形成L形板,在钢板的依次侧面切割有第二圆口和第二滑槽,L形板远离第二滑槽的一面中心处开设第一螺纹孔;h.安装:将竖杆整齐均匀的排好,将横杆两端的第一圆口穿过对应两个相邻竖杆之间的第一凸块,再推动横杆,使得第一凸块从第一圆口内部滑动至第一滑槽内部,推动限位块,限位块的斜面带动插块的斜面,从而插块插入到第一圆口内部有对第一凸块形成限位,将保温组件和连接组件进行安装,在将保温组件放置相邻两个横钢和相邻两个竖钢形成的空格上方,根据连接组件上第一螺纹口的位置在横钢和竖杆对应位置开设第二螺纹孔,最后通过紧固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i.安装上墙:将步骤h中安装完成的本体通过承接钢板上的第三螺纹孔和墙面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从而完成安装。
[001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f中的第二凸块均呈偏里中心的位置固定。
[0014]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凸块伸入到第一圆口内部,再将第一凸块移动至第一滑槽内部,由于第一滑槽的宽度小于第一凸块的凸出端的直径,导致第一凸块被卡接第一滑槽内部,通过推动限位块,限位块的斜面会推动插块的斜面,从而插块向着第一圆口的方向移动,通过插块对第一凸块进行限位,从而限制凸块在各个方向的运动,继而将竖钢个横钢进行连接,连接方式快捷高效,且安全系数高,后期可以反向操作从而将横钢和竖钢进行拆卸,避免浪费资源;2.采用第一导块、第一导槽、第二导块和第二导槽分别对插块与限位块进行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相同的竖钢(1),若干所述竖钢(1)在同一平面内呈相互平行排布,若干所述竖钢(1)相互靠近的侧面均匀设置有连接有若干第一凸块(2),两个相互对称的凸块之间设置有横钢(3),所述横钢(3)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圆口(4),所述第一圆口(4)的直径略大于第一凸块(2)的凸出端直径,所述第一圆口(4)的一侧连通开设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滑槽(5)的宽度和第一凸块(2)的小端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圆口(4)位于横钢(3)内部的一侧滑动设置有相互适配的插块(6),所述横杆的一侧滑动穿设有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和插块(6)相互配合,相邻两个横钢(3)和相邻两个竖钢(1)之间组成的矩形空格的一侧设置有保温组件(8),所述保温组件(8)的四侧均通过连接组件(9)分别和横钢(3)与竖钢(1)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组件(8)包括保护框(10)、保温层(11)和底层(12),所述保护框(10)为金属钢板四侧面向同一侧面弯折而成,弯折的角度为90度,所述保护框(10)的四侧面均固定设置有和连接组件(9)配合的第二凸块(13),所述保温层(11)位于保护框(10)内部,且所述底层(12)布置在保温层(11)位于保护框(10)开口的一端,所述保温层(11)和底层(12)与保护框(10)之间通过设置有粘接层进行连接,所述保温层(11)为气凝胶保温棉材料制成,所述底层(12)为硅酸钙板,且所述底层(1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9)包括L形板(15),所述L形板(15)高度和保护框(10)的厚度相同,所述L形板(15)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凸块(13)相互适配的第二圆口(16),所述第二圆口(16)的直径和第二凸块(13)的凸出端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圆口(16)的一侧连通开设有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槽(17)的直径和第二凸块(13)的小端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滑槽(17)远离第二圆口(16)的一端距离L形板(15)的端部的距离和第二凸块(13)的小端顶部距离保护框(10)底部的距离相同,所述L形连接板远离第二圆口(16)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螺栓孔(18),所述横钢(3)和竖钢(1)对应第一螺栓孔(18)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栓孔(25),所述第一螺栓孔(18)内部穿设有与第二螺栓孔(25)螺纹配合的紧固螺栓(2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6)的一侧设置有和横钢(3)内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一导块(19),所述插块(6)上开设有第一导槽(20),所述第一导块(19)滑动布置在第一导槽(20)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7)远离插块(6)的一侧设置有与横钢(3)内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二导块(21),所述限位块(7)靠近第二导块(2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导槽(22),所述第二导块(21)滑动布置在第二导槽(22)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6)和限位块(7)层垂直布置,且所述插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静李杰陈建明顾萍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虞舜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