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距离钢框架交通连廊的结构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工程施工
,特别涉及钢结构连廊的结构安装施工方法,具体是一种长距离钢框架交通连廊的结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场馆等公共建筑不断增多,为了方便通行,在建筑物之间设计交通连廊,而钢框架交通连廊是常选之一。目前,针对长距离钢框架连廊的结构安装方法通常采用地面拼装、分单元块吊装安装法,或搭设临时支撑架依次进行高空散装安装法。分单元块吊装安装法,因支撑连廊的柱距大,构件重量重,该方法需要采用大吨位吊装设备或多台吊装设备抬吊,还需要进一步将大吨位吊装设备行走路线和吊装站立位置的地面平整度及承载力进行处理,满足大吨位吊装设备安全运行要求,或多机抬吊时的安全控制措施,施工工序繁琐,投入成本高;采用常规临时支撑支架依次进行高空散装法,支架设计需要满足施工过程中完整单元结构承载力及稳定性的要求,为保持安装过程的结构稳定,两侧桁架始终要在吊装机械吊置的情况下安装其它构件,吊装机械台班多,或采取临时稳定支撑设置及拉结措施,,施工安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距离钢框架交通连廊的结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钢框架分成六节段,安装前,将第二节钢框架与第三节钢框架、第四节钢框架与第五节钢框架分别在地面拼接完成;安装时,分四个安装段,第一节钢框架为第一安装段,拼接好的第二节钢框架与第三节钢框架为第二安装段,拼接好的第四节钢框架与第五节钢框架为第三安装段,第六节钢框架为第四安装段;通过吊机依次进行第一安装段至第四安装段的安装施工,安装过程中,在第一节钢框架的底部、第三节钢框架的底部、第五节钢框架的底部以及第六节钢框架的底部分别支撑两根钢管混凝土柱,在第一节钢框架与第二节钢框架的接口处下方、第三节钢框架与第四节钢框架的接口处下方以及第六节钢框架的末端下方分别支撑两个临时支架;钢框架整体安装完成并形成稳定的受力结构体系后,将临时支架卸载,再补全安装剩余的上、下弦钢梁及屋面檩条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钢框架交通连廊的结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钢框架的结构包括纵向的左、右桁架梁以及横向的上、下弦杆钢梁,上弦杆钢梁连接在左、右桁架梁的顶部之间,下弦杆钢梁连接在左、右桁架梁的底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长距离钢框架交通连廊的结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管混凝土柱的顶端设置有球形支座,球形支座支撑于对应的桁架梁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长距离钢框架交通连廊的结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临时支架的基础采用素土回填压实,地基承载力为8t/
㎡
,采用C30混凝土浇筑600mm厚混凝土承台基础,承台基础的面积为3m
×
4m,承台基础埋设预埋件;临时支架设计为格构式支撑架,采用热轧H型钢制作而成,其立柱、水平撑、斜撑均采用H型钢H294
×
200
×8×
12,材质为Q355B,采用焊接节点连接;临时支架的截面尺寸为2.2m
×
2.2m,临时支架的顶部留0.4m的距离用于支设千斤顶,千斤顶的设计荷载为800KN,千斤顶支撑于对应的桁架梁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长距离钢框架交通连廊的结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吊机依次进行第一安装段至第四安装段的安装施工,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测放位置,施工安装八根钢管混凝土柱;2)第一安装段施工S1. 根据测放位置,采用汽车吊安装位于第一节钢框架与第二节钢框架接口处下方的两组临时支架;S2. 第一节钢框架的左桁架梁即为第一安装段左桁架梁,第一节钢框架的右桁架梁即为第一安装段右桁架梁;采用两台汽车吊分别吊装第一安装段左桁架梁和第一安装段右桁架梁,按照测放的控制线落座就位在对应的钢管混凝土柱及临时支架上;S3. 吊置第一安装段左、右桁架梁的两台汽车吊不松钩,将第一安装段左、右桁架梁稳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海全,吴昊,韩魁杰,郭志宏,孙妮妮,樊斌,闫月勤,李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