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36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11
本申请涉及电源技术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电源,包括电源主体和充电线,充电线端部连接于电源主体;电源主体外周侧设有与充电线匹配的嵌装槽;所述电源主体设有转轮,转轮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转轮同轴设置,第一通孔设有连接杆,第一通孔内侧壁设有内螺纹,连接杆外周侧局部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连接杆端部设有活塞,电源主体内部设有与活塞匹配的气缸,气缸连接有气管,气管端部设有吸盘,嵌装槽槽底设有吸附孔,吸盘覆盖吸附孔,利用充电线外部与吸附孔中的压强差,使充电线稳固安装于嵌装槽。固安装于嵌装槽。固安装于嵌装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电源


[0001]本申请涉及电源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0002]移动电源是一种个人可随身携带,自身能储备电能,主要为手持式移动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充电的便携充电器,特别应用在没有外部电源供应的场合。
[0003]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用作电能存储的电池模块以及用于为电子产品充电的充电线,绝大部分移动电源的充电线均嵌装于移动电源的外壳,用于收纳充电线,减少充电线的损坏。
[0004]目前,移动电源往往会放置于背包等包裹中随人员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背包等包裹的震动会影响充电线嵌装的稳固程度,从而充电线局部脱离移动电源外壳,进而损坏充电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增强充电线嵌装的稳固程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电源。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移动电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电源,包括电源主体和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端部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所述电源主体外周侧设有与所述充电线匹配的嵌装槽;所述电源主体侧壁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电源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条形孔设有局部穿过所述条形孔的转轮;所述转轮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转轮同轴设置;所述电源主体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匹配的连接杆;所述转轮套设于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通孔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外周侧局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嵌装槽的端部设有活塞;所述电源主体内部设有与所述活塞匹配的气缸;所述气缸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远离所述气缸的端部设有吸盘;所述嵌装槽槽底设有吸附孔;所述吸盘覆盖所述吸附孔;所述连接杆外周侧设有沿所述连接杆轴向的止旋槽;所述电源主体内侧壁设有与所述止旋槽配合卡接的止旋杆,用于配合所述连接杆沿所述连接杆轴向移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移动电源放置于背包等并且移动电源跟随人员移动时,将充电线卡接于嵌装槽中,然后转动转轮,由于条形孔的限制,转轮无法上下移动,通过第一通孔的内螺纹以及连接杆的外螺纹的相互嵌合,转轮转动能够带动连接杆沿连接杆轴向移动,此时连接杆带动活塞移动,活塞、气缸、气管、吸盘以及吸附孔所形成的空间体积增大,压强变小,通过大气压与活塞、气管、气缸、吸盘以及吸附孔所形成的空间压强差,大气压迫使充电线抵紧嵌装槽,有效增强了充电线安装于嵌装槽的稳固程度,设置止旋杆与止旋槽相互卡接,能够有效减少连接杆与转轮同步转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活塞正常工作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移动电源正常工作的稳定性;当需要使用移动电源时,转动转轮,然后转轮带动连接杆沿连接杆的轴向移动,从而连接杆带动活塞朝压缩气缸的方向移动,此时活
塞、气缸、气管、吸盘以及吸附孔所形成的空间压强回复至大气压,从而充电线脱离吸附孔,便于快速从嵌装槽中取出充电线,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0008]优选的,所述充电线至少设置有2个;所述嵌装槽至少设置有2个;所有所述嵌装槽与所有所述充电线一一匹配设置;每一所述嵌装槽均设置一所述吸附孔;每一所述吸附孔覆盖有一所述吸盘;每一所述吸盘连接有一所述气管;所有所述气管均连接于所述气缸。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至少2个嵌装槽以及至少2个充电线,便于同时为不同的物品进行充电,能够有效节省充电的时间,提高移动电源的工作效率;然后每一嵌装槽均设置有一吸附孔,每一吸附孔覆盖有一吸盘,每一吸盘连接有一气管,然后所有气管均连接于气缸,因此,当工作人员不使用移动电源时,转动转轮至连接杆带动活塞移动从而降低活塞、气缸、气管、吸盘以及吸附孔所形成空间的压强,使大气压能够同时压迫两个所有的充电线抵紧嵌装槽槽底,降低移动电源移动过程中充电线脱离嵌装槽的可能性,从而有效减少充电线磨损甚至损坏的可能性;当工作人员使用移动电源时,转动转轮至连接杆带动活塞移动从而增大活塞、气缸、气管、吸盘以及吸附孔所形成空间的压强,使活塞、气缸、气管、吸盘以及吸附孔所形成空间的压强增大至大气压,因此吸盘松释充电线,便于使用不同的充电线,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0010]优选的,所述充电线采用软胶材质制成。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线采用软胶材质制成,与其他硬质材料相比,软胶材质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够有效减少充电线的磨损,从而减少充电线损坏的可能性;同时,软胶材质能够充分贴合嵌装槽,从而充电线能够抵紧嵌装槽内侧壁,能够有效提高充电线安装于嵌装槽的稳固程度,进一步减少充电线磨损的可能性,提高充电线的使用寿命。
[0012]优选的,所述转轮上方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有供所述连接杆穿过的限位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轮上方设有限位块,并且限位块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限位孔,能够有效减少连接杆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偏移的可能性,提高连接杆沿连接杆轴向移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移动电源正常工作的稳定性。
[0014]优选的,所述嵌装槽内周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置有抵接块;所述电源主体内部靠近所述嵌装槽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侧壁连通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滑槽设有推杆;所述推杆局部穿设于所述滑槽;所述推杆连接于所述抵接块;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气缸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推杆远离所述滑槽槽底的一端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匹配的第二斜面,用于控制所述推杆带动所述抵接块抵紧所述充电线。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人员不使用移动电源时,使用人员将充电线嵌装于嵌装槽中,然后转动转轮,使连接杆朝远离气缸的方向移动,然后连接杆远离气缸的端部嵌入推杆的缺口中,此时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互抵紧,并且第一斜面迫使第二斜面朝远离滑槽的方向进行移动,从而推杆朝滑槽槽口的方向的进行移动,推杆带动抵接块移动至抵接块穿过第二通孔并且抵接块抵紧充电线,能够进一步增强充电线安装于嵌装槽的稳固程度,减少充电线滑脱嵌装槽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充电线磨损甚至损坏的可能性;当使用人员使用移动电源时,使用人员转动转轮,转轮带动连接杆朝靠近气缸的方向移动,从而连接杆远离气缸的端部脱离推杆的缺口,此时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分离,从而抵接块与充电线分离,便于快速松释充电线,减少使用人员在拿出充电线时充电线与嵌装槽内侧壁相互划伤的可能性,提高充电线的使用寿命。
[0016]优选的,所述推杆与所述滑槽槽底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杆靠近所述滑槽槽底的端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槽槽底。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杆与滑槽槽底之间设置弹簧,并且弹簧一端连接于推杆,另一端连接于滑槽槽底,当使用人员不使用移动电源时,使用人员转动转轮带动连接杆移动,从而连接杆远离气缸的端部迫使推杆朝远离滑槽槽底的方向移动,因此推杆带动弹簧形变,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能够有效减少推杆滑脱滑槽的可能性,提高推杆正常工作的稳定性;当使用人员使用移动电源时,使用人员转动转轮带动连接杆移动,从而连接杆朝远离推杆的方向移动至连接杆远离气缸的端部与推杆的缺口完全分离,然后弹簧复位,弹簧带动推杆复位从而抵接块能够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主体(1)和充电线(2);所述充电线(2)端部连接于所述电源主体(1);所述电源主体(1)外周侧设有与所述充电线(2)匹配的嵌装槽(11);所述电源主体(1)侧壁设有条形孔(12);所述条形孔(12)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电源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条形孔(12)设有局部穿过所述条形孔(12)的转轮(13);所述转轮(13)设置有第一通孔(131);所述第一通孔(131)与所述转轮(13)同轴设置;所述电源主体(1)内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31)匹配的连接杆(14);所述转轮(13)套设于所述连接杆(14);所述第一通孔(131)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14)外周侧局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接杆(14)远离所述嵌装槽(11)的端部设有活塞(141);所述电源主体(1)内部设有与所述活塞(141)匹配的气缸(15);所述气缸(15)连接有气管(151);所述气管(151)远离所述气缸(15)的端部设有吸盘(152);所述嵌装槽(11)槽底设有吸附孔(111);所述吸盘(152)覆盖所述吸附孔(111);所述连接杆(14)外周侧设有沿所述连接杆(14)轴向的止旋槽(142);所述电源主体(1)内侧壁设有与所述止旋槽(142)配合卡接的止旋杆(16),用于配合所述连接杆(14)沿所述连接杆(14)轴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2)至少设置有2个;所述嵌装槽(11)至少设置有2个;所有所述嵌装槽(11)与所有所述充电线(2)一一匹配设置;每一所述嵌装槽(11)均设置一所述吸附孔(111);每一所述吸附孔(111)覆盖有一所述吸盘(152);每一所述吸盘(152)连接有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冇心良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