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气凝胶复合材料的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气凝胶复合材料,特别是一种制备气凝胶复合材料的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气凝胶是一种纳米多孔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是目前热导率最低的固体材料。作为隔热材料应用的气凝胶材料一般为气凝胶与连续纤预制体的复合材料。目前,气凝胶复合材料已经实现产业化和工程应用,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一般通过溶胶浸渍纤维预制体实现气凝胶与纤维的复合,随后实施凝胶化、老化、溶剂置换、干燥等过程实现气凝胶复合材料产品的生产制造。这一生产过程大多需要将纤维预制体多次放卷、收卷,并需要将纤维复合凝胶在多个工装转移,这导致其生产工艺过程复杂、纤维复合凝胶转移过程容易受到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循环浸胶
‑
凝胶
‑
老化
‑
溶剂置换
‑
干燥一体化装置。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气凝胶复合材料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卷轴(3)、溶胶槽(5)、置换溶剂槽(7)和气体储罐(9);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设有能够开合的釜盖(2),所述卷轴(3)可拆卸地安装在釜盖(2)底部,用于卷绕纤维增强材料;所述釜盖(2)中心设有带阀门的料管,料管的上端与溶胶槽(5)连通,料管的下端与卷轴(3)连通;所述卷轴(3)为空心结构,底端密封,侧壁开有液孔(25);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设有带阀门的排空管(18),所述排空管(18)可拆卸地与置换溶剂槽(7)和气体储罐(9)连接;所述反应釜(1)的侧壁设有夹层(12),夹层(12)内通有伴热循环液(13),用于对反应釜(1)内物料进行温度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气凝胶复合材料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胶槽(5)与釜盖(2)中心料管之间通过溶胶输送管(51)连接,溶胶输送管(51)上设有溶胶泵(4);所述置换溶剂槽(7)与反应釜(1)底部排空管(18)之间,通过置换溶剂输送管(71)连接,置换溶剂输送管(71)上设有置换溶剂输送泵(6);所述气体储罐(9)与反应釜(1)底部排空管(18)之间,通过气体输送管(91)连接,气体输送管(91)上设有风机(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气凝胶复合材料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2)上还设有压力调节阀(21),所述压力调节阀(21)通过可拆装的溶胶回流管(52)连接至溶胶槽(5)中,实现溶胶在反应釜(1)内的循环;所述釜盖(2)中心料管顶端通过可拆卸的置换溶剂回流管(72)连接至置换溶剂槽(7),实现置换溶剂反应釜(1)内的循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气凝胶复合材料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内部下方依次设有第一多孔板(15)和第二多孔板(17),所述第一多孔板(15)的中心设有用于安装卷轴(3)的卷轴安装孔(16);所述反应釜(1)侧壁的夹层(12)下方设有循环液进液口(11),夹层(12)上方设有循环液出液口(10),夹层(12)内部设有螺旋隔板/翅片(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气凝胶复合材料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釜盖(2)中心料管包括釜盖上端管道(19)、釜盖下端管道(20)、以及料管阀门(22),所述料管阀门(22)安装在釜盖(2)中心,料管阀门(22)上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勇,沈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珈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