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无粘结预应力3D打印混凝土梁及其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无粘结预应力3D打印混凝土梁。
技术介绍
[0002]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是一项传统的预应力施工技术,其仅靠锚具传力,无需预留孔道和灌浆,施工工艺简单,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道路桥梁和边坡支护等领域。
[0003]传统建筑业生产效率低、事故率高、劳动力短缺及成本逐年上升。因此自“十二五”始,为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装配式建筑扶持政策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9月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逐步进入快速发展期。预制构件生产技术日益成熟、建筑业环保理念的深入和建筑材料逐渐丰富均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关键的基础。
[0004]另一方面,近年来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混凝土3D打印为代表的智能建造被认为是行业发展的新方向。混凝土3D打印技术凭借其无模化、灵活化、快速化,以及能最大程度减少对人工劳动力的依赖等优势迅速发展,成为建筑工程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无粘结预应力3D打印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包括3D打印混凝土梁基体、无粘结预应力纵筋和无粘结预应力竖筋;所述3D打印混凝土梁基体以纵向平行打印方式,通过纵向打印条带层层堆叠形成;所述3D打印混凝土梁基体在靠近梁端处预留有竖向贯通孔道,所述竖向贯通孔道位于梁截面中性轴的竖向中垂线处;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纵筋沿梁长度方向直线型布置在需要施加预应力的位置,且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纵筋伸出梁两端的长度均不小于梁端柱的宽度;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纵筋分为下部无粘结预应力纵筋和上部无粘结预应力纵筋,所述下部无粘结预应力纵筋布置在梁下部受拉区,所述上部无粘结预应力纵筋布置在梁上部受压区;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纵筋通过间隔布置的U型钉固定;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竖筋位于所述竖向贯通孔道中,所述竖向贯通孔道中还填充有无收缩砂浆,形成了填充密实的灌浆体;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竖筋采用低回缩锚具进行锚固,所述竖向贯通孔道两端还预留有与所述低回缩锚具尺寸相匹配的穴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无粘结预应力3D打印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钉开口朝下将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纵筋固定在纵向打印条带上,所述U型钉竖直穿过至少两层混凝土条带的层间界面,且所述U型钉的直线段长度应大于1倍的纵向打印条带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无粘结预应力3D打印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贯通孔道横截面为矩形,宽度为所述纵向打印条带宽度的整数倍;所述竖向贯通孔道的内径比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竖筋外径大10~20mm,且竖向贯通孔道的截面积为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竖筋截面积的3~4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无粘结预应力3D打印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粘结预应力纵筋、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健广,杨宗宜,吴瑶,陶金聚,宋成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