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淋溶水收集盲沟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盲沟
,具体为一种淋溶水收集盲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填埋场防渗系统底部都需要设置收集层来收集填埋堆体产生的淋溶水,传统的老式生活垃圾填埋场一般只设置碎石层并依靠坡度差的方式收集淋溶水,此方式收集速率慢,容易导致渗滤液在防渗系统底部积堵,行业内亦有通过在碎石层增加混凝土刚性盲沟的方式来加快淋溶水的收集,但此方法不仅施工困难,且其混凝土刚性特点容易损坏防渗膜、防渗性能差、并且不具有监测预警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淋溶水收集盲沟结构,其通过层级填充的方式实现淋溶水导排的实现,整体性能较为稳定,防渗性能较好,并具有监测功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淋溶水收集盲沟结构,包括淋溶水导排系统,所述淋溶水导排系统包括保护层和监测层,所述保护层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填埋层、防渗膜、保护层盲沟和地基、非织造土工布、土工复合排水网和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所述保护层盲沟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淋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淋溶水收集盲沟结构,包括淋溶水导排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溶水导排系统(1)包括保护层(2)和监测层(3),所述保护层(2)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填埋层(10)、防渗膜(201)、保护层盲沟(20)、地基(11)、非织造土工布(12)、土工复合排水网(15)和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14),所述保护层盲沟(20)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淋溶水收集主管(4)、土工滤网(6)和碎石层(7);所述监测层(3)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土工复合排水网(15)、非织造土工布(12)、监测层盲沟(21)、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14)、GCL防渗层(13)和碎石排水层(16),所述监测层盲沟(21)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淋溶水收集支管(5)、土工滤网(6)和碎石层(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宏,邹敬辉,潘兴慧,庄庆伟,曾丽丽,李伟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新东粤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