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建筑的纠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919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9
本申请涉及构筑物不均匀沉降及侧移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既有建筑的纠偏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既有建筑附近空地处开挖多个试验坑,获取不同质量比n与单侧变形量ΔL的关系;调查量取既有建筑的侧向变形量,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既有建筑不同深度所需的恢复变形量;根据既有建筑不同深度所需的恢复变形量,确定切槽内不同深度所需的膨胀水泥浆的质量比;开设切槽;根据切槽内不同深度所需的膨胀水泥浆的质量比,在切槽内分层浇筑膨胀水泥浆;在切槽距地面第一高度处进行封顶,待膨胀水泥浆硬化完成后结束纠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既有建筑的纠偏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注浆顶升不能避免对构筑物附近土壤造成损坏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建筑的纠偏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构筑物不均匀沉降及侧移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既有建筑的纠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基础工程建设需求迫切,城市建筑越来越密集,在施工过程中基坑开挖、地下降水,以及工后新建的建筑物会对既有建筑物产生一定的附加应力,此类情况均会对既有建筑造成不均匀沉降,管线、管廊等小型构筑物会发生偏移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既有建筑使用,故而既有建筑不均匀沉降造成的侧移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构筑物纠偏的方法包括顶升纠偏法、顶推纠偏法、张拉纠偏法、注浆抬升法,迫降纠偏为在房屋下沉一侧先进行加固处理,然后对房屋高点地基下土体采用机械掏土,掏土量控制主要以房屋沉降量来控制,弱点是纠偏后房屋地坪标高有所降低;注浆顶升纠偏法是在建筑物沉降量较大一侧的基础下按照设计要求,定量的向地基土内注入高压水泥浆或化学浆液,使其与地基土产生化学反应,固结土体,分层抬升,填充空隙,起到提高起到抬升基础的作用。
[0004]但注浆顶升需要向地基土内注入高压水泥浆或化学浆液,会对土质造成损害,所以亟需一种不会对既有建筑附近的土层造成损坏的纠偏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既有建筑的纠偏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注浆顶升不能避免对构筑物附近土壤造成损坏的问题。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既有建筑的纠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7]在既有建筑附近空地处开挖多个试验坑,并利用试验坑,获取膨胀水泥浆的不同质量比n与其在试验坑中产生的单侧变形量ΔL的关系,所述膨胀水泥浆包括水、膨胀剂和水泥,质量比n为膨胀剂和水泥的质量比;
[0008]调查量取既有建筑的侧向变形量,并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既有建筑不同深度所需的恢复变形量;
[0009]根据既有建筑不同深度所需的恢复变形量,确定切槽内不同深度所需的膨胀水泥浆的质量比,其中,切槽的深度不小于既有建筑的埋深;
[0010]在既有建筑侧向变形量较大的一侧开设所述切槽;
[0011]根据切槽内不同深度所需的膨胀水泥浆的质量比,在切槽内分层浇筑膨胀水泥浆;
[0012]在切槽距地面第一高度处进行封顶,待膨胀水泥浆硬化完成后完成纠偏。
[0013]一些实施例中,按照不同的水泥与膨胀剂质量比进行现场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0014]在实验坑的四周及底部分别布置保护板,并把不同质量比的膨胀水泥浆浇入试验坑,进行封顶,待膨胀水泥浆硬化完成后,量取实验坑的宽度,减去试验坑的初始宽度再除以二,得到不同质量比的膨胀水泥浆在试验坑中产生的单侧变形量ΔL。
[0015]一些实施例中,在开设切槽后,在切槽靠近既有建筑和远离既有建筑的一侧分别设置保护板,所述保护板贴合于所述切槽内壁。
[00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切槽的高度。
[00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板上端设置有提拉部。
[00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泥与膨胀剂质量比的范围为1:0.1~1:1。
[00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泥与膨胀剂质量比选取1:0.2、1:0.4、1:0.6、1:0.8、1:1。
[00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槽距离既有建筑的距离为3~5m,深度大于所述既有建筑基坑深度1~2m。
[00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度为0.2m。
[00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顶步骤使用添加早强剂的普通水泥浆进行封顶。
[0023]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既有建筑的纠偏方法,由于膨胀水泥浆在硬化过程中体积会发生膨胀,且膨胀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因内部建立有膨胀自应力,能够在发生侧向变形的既有建筑一侧,通过膨胀力对侧向变形量进行补偿;
[0025]具体地,通过试验坑,得到不同质量比的膨胀水泥浆在土壤中的不同单侧变形量ΔL,进而得出不同质量比n与其在试验坑中产生的单侧变形量ΔL的关系,再确定既有建筑的沉降差或侧向变形量;
[0026]以不同质量比的膨胀水泥浆对沉降一侧的切槽进行分层浇筑,根据所需的回复变形量确定每层浇筑的水泥浆的质量比,并在最顶端封顶,膨胀水泥浆硬化完成后,每层的膨胀水泥浆向切槽侧壁挤压,将偏移的既有建筑顶推回原位,即完成既有建筑的纠偏,膨胀水泥浆既可以满足补偿要求,且具有抗渗功能,耐久性好,不会对周围土层造成影响,因此,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注浆顶升不能避免对构筑物附近土壤造成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槽示意图;
[002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板布置示意图;
[003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层浇筑膨胀水泥浆的示意图;
[0031]图4为既有建筑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偏移变形示意图;
[0032]图5为单侧变形量ΔL与膨胀剂和水泥的质量比n的线性关系示意图;
[0033]图6为本实施例中试验坑边长取0.3m时,经浇筑膨胀混凝土膨胀后,试验坑的俯视图。
[0034]图中:1、既有建筑;2、切槽;3、保护板;4、浇筑层;5、封层;6、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既有建筑的纠偏方法,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注浆顶升不能避免对构筑物附近土壤造成损坏的问题。
[0037]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既有建筑的纠偏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8]测试阶段:
[0039]S1:在既有建筑1附近空地处开挖多个试验坑,并利用试验坑,获取膨胀水泥浆的不同质量比n与其在试验坑中产生的单侧变形量ΔL的关系,膨胀水泥浆包括膨胀剂和水泥,质量比n为膨胀剂和水泥的质量比;
[0040]具体地,膨胀水泥浆使用水泥、膨胀剂、水制作,其中水泥与膨胀剂的质量比可选取m
水泥
:m
膨胀剂
=1:0.1~1:1,水与水泥和膨胀剂质量比可选取m

:m
(水泥+膨胀剂)
=1:0.45;
[0041]水泥掺量取1,膨胀剂与水泥的质量比n即为膨胀剂的掺量,即进行试验的水泥与膨胀剂的质量比为m水泥:m膨胀剂=1: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既有建筑(1)附近空地处开挖多个试验坑,并利用试验坑,获取膨胀水泥浆的不同质量比n与其在试验坑中产生的单侧变形量ΔL的关系,所述膨胀水泥浆包括水、膨胀剂和水泥,质量比n为膨胀剂和水泥的质量比;调查量取既有建筑(1)的侧向变形量,并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既有建筑(1)不同深度所需的恢复变形量;根据既有建筑(1)不同深度所需的恢复变形量,确定切槽(2)内不同深度所需的膨胀水泥浆的质量比,其中,切槽(2)的深度不小于既有建筑(1)的埋深;在既有建筑(1)侧向变形量较大的一侧开设所述切槽(2);根据切槽(2)内不同深度所需的膨胀水泥浆的质量比,在切槽(2)内分层浇筑膨胀水泥浆;在切槽(2)距地面(6)第一高度处进行封顶,待膨胀水泥浆硬化完成后完成纠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建筑的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不同的水泥与膨胀剂质量比进行现场试验包括以下步骤:在实验坑的四周及底部分别布置保护板(3),并把不同质量比的膨胀水泥浆浇入试验坑,进行封顶,待膨胀水泥浆硬化完成后,量取实验坑的宽度,减去试验坑的初始宽度再除以二,得到不同质量比的膨胀水泥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溧洲孟晓洁胡亚伟郑俊王腾飞娄西慧唐雄俊张俞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