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部康复训练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训练器
,具体涉及一种手部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康复训练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是通过训练这种方法使病人患肢恢复正常的自理功能,用训练的方法尽可能的使残疾者生理和心理的康复,达到治疗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目前医院中已经出现针对患者不同部位的创伤而进行康复训练的各种不同功能训练器,而手部康复训练器就属于其中的一类。
[0003]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手部康复训练器的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在使用时多为一只手整体训练,不便于针对患者的单根手指进行单独训练,并且现有的手部康复训练器不便于佩戴,同时还存在难以根据患者的手部调节高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手部康复训练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部康复训练器,具有调节手部康复训练器高度和便于佩戴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部康复训练器,包括佩戴器和第二小型电机,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部康复训练器,包括佩戴器(1)和第二小型电机(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小型电机(16)的底端固定有第三固定板(17),所述第三固定板(17)的底端固定有第一固定板(12),所述第一固定板(12)的顶端靠近后端的位置开设有第五凹槽(26),所述第五凹槽(26)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固定箱(18),所述第二小型电机(16)的输出端顶端固定有第一齿轮(27),所述第二小型电机(16)的输出端穿过第一固定箱(18)的前端,位于第一固定箱(18)的内部,所述第一齿轮(27)的一侧啮合有第二齿轮(40),所述第二齿轮(40)的中间固定有第二转动杆(19),所述第二转动杆(19)的前端穿过第一固定箱(18)的前端,位于第一固定箱(18)的前端外侧,所述第二转动杆(19)的外壁等距固定有两个第五固定板(42),所述第五固定板(42)一个位于第一固定箱(18)的外壁,另一个位于第一固定箱(18)的内侧壁,两个所述第五固定板(42)均与第一固定箱(18)的内壁和外壁紧密贴合,所述第二齿轮(40)和第一齿轮(27)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二固定杆(28),所述第二固定杆(28)的前端与另一个第二固定杆(28)的后端均固定有升降板(20),两个所述升降板(20)的底端固定有第三固定杆(29),呈V型固定,所述第三固定杆(29)的外壁对称固定有圆形固定板(30),所述圆形固定板(30)与升降板(20)紧密贴合,所述第三固定杆(29)的两端固定有升降杆(25),所述升降杆(25)的外壁靠近底端的位置对称开设有第三凹槽(21),所述升降杆(2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23),所述第三转动杆(23)的外壁对称固定有固定块(31),所述固定块(31)位于第三凹槽(21)的内部,所述第三转动杆(23)的底端固定有手指板(22),所述手指板(22)的中间开设有第四凹槽(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器(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调节板(2),所述调节板(2)的内部胶合连接有软垫(3),所述调节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