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11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通过弹性件弹性滑动安装有滤芯框,滤芯框上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滤芯框内设置隔开进气口和排气口的滤芯纸;滤芯纸的一侧边固定间隔分布若干个滑块,若干个滑块滑动设置在滤芯框中,滑块滑动带动滤芯纸收缩折叠和张开;通过螺杆和驱动装置驱动滤芯框往复移动,从而带动了滤芯纸震动,将滤芯纸上的灰尘杂质抖落,起到自清洁的作用。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架体在螺杆上移动,通过架体上拨动装置将收缩的滤芯纸展开,在滤芯纸震动的过程中更容易将杂质灰尘抖落,清洁效果好。通过驱动装置同时带动滤芯纸展开和滤芯纸的震动,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功能多样。功能多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滤清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吸进大量的空气,如果空气不经过滤清,空气中悬浮的尘埃被吸入气缸中,就会加速活塞组及气缸的磨损。较大的颗粒进入活塞与气缸之间,会造成严重的“拉缸”现象,这在干燥多沙的工作环境中尤为严重。空气滤清器装在化油器或进气管的前方,起到滤除空气中灰尘、砂粒的作用,保证气缸中进入足量、清洁的空气。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不给维护保养,空气滤清器的滤芯就会粘满空气中的灰尘,这不但使过滤能力下降,而且还会妨碍空气的流通,导致混合气过浓而使发动机工作不正常,所以空气滤清器需要定期进行清理维护,但是现有的空气滤清器在维护时,需要将滤清器外壳拆开,然后将滤芯取出,进行清理,然而由于汽车内部零件空间较为拥挤,拆取滤芯的工作较为复杂,且拆卸时容易影响各个管路的密封情况,不仅消耗大量人力,而且还会使滤清器存在进气管泄漏的风险,同时目前在清理滤芯时,一般工人通过高压气枪,对滤芯表面进行吹气的方式进行清理,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吹伤滤芯,使滤芯的性能大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通过弹性件弹性滑动安装有滤芯框,滤芯框上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滤芯框内设置隔开进气口和排气口的滤芯纸;滤芯纸的一侧边固定间隔分布若干个滑块,若干个滑块滑动设置在滤芯框中,滑块滑动带动滤芯纸收缩折叠和张开;工作状态下,若干个滑块依次接触使得滤芯纸收缩为最短长度;
[0004]壳体内设置螺杆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螺杆绕自身轴线转动,螺杆上同轴固定设置与滤芯框抵触配合的异形轮,异形轮随螺杆转动的过程中与弹性件配合带动滤芯框在壳体内往复滑动以使滤芯纸产生震动;螺杆上通过螺套可移动安装有架体;
[0005]滑块上固定设置拨杆,相接触的两个滑块上对应的两个拨杆之间存在间隙,架体上设置拨动装置;当需要将滤芯纸展开时,架体在螺杆上移动的同时带动拨动装置依次推动若干个拨杆外移以展开滤芯纸;当需要将展开的滤芯纸收缩折叠时,架体移动的同时带动拨动装置依次推动若干个拨杆内移以收缩折叠滤芯纸。
[0006]可选地,拨动装置包括沿螺杆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架体上的第一拨动器和第二拨动器,第一拨动器和第二拨动器通过缓冲弹簧弹性连接,第一拨动器上设置可弹性伸缩的用于拨动拨杆的第一楔块,第二拨动器上设置可弹性伸缩的用于拨动拨杆的第二楔块,第一楔块的推动斜面与第二楔块的推动斜面相对;第一拨动器的侧部设置控制第一楔块收回第一拨动器内的第一控制杆,第二拨动器的侧部设置控制第二楔块收回第二拨动器内的第二控制杆,第一控制杆与第二控制杆相互抵触使得第一楔块和第二楔块收缩至与拨杆分离。
[0007]可选地,第一楔块上固定设置伸入到第一拨动器内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一控制杆,第一控制杆滑动安装在第一拨动器上;
[0008]第二楔块上固定设置伸入到第一拨动器内的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控制杆,第二控制杆滑动安装在第一拨动器上;当第一控制杆和第二控制杆相互抵触时,第一控制杆向第一拨动器内滑动并通过第一传动杆带动第一楔块收回,第二控制杆向第二拨动器内滑动并通过第二传动杆带动第二楔块收回。
[0009]可选地,架体上沿螺杆轴线方向的一端固定设置第一挡板,架体上沿螺杆轴线方向的另一端固定设置第二挡板,第一拨动器和第二拨动器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区域中滑动。
[0010]可选地,壳体内设置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气通道与滤芯框的进气口连通,排气通道与滤芯框的排气口连通。
[0011]可选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主动轮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从动轮同轴固定设置在螺杆上。
[0012]可选地,壳体内位于滤芯纸的下方滑动设置收集滤芯纸掉落杂质的托盘。
[0013]可选地,滤芯框上固定设置滑杆,滑杆与螺杆平行,架体、第一拨动器和第二拨动器均滑动套设在滑杆上。
[0014]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滤清器,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滤清器中,通过螺杆和驱动装置驱动滤芯框往复移动,从而带动了滤芯纸震动,将滤芯纸上的灰尘杂质抖落,起到自清洁的作用。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螺杆转动,从而带动架体在螺杆上移动,通过架体上拨动装置将收缩的滤芯纸展开,在滤芯纸震动的过程中更容易将杂质灰尘抖落,清洁效果好。通过驱动装置同时带动滤芯纸展开和滤芯纸的震动,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不会损坏滤芯纸,保证了滤芯纸的性能,延长了滤芯纸的工作寿命。
[0016]2、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滤清器中,通过在壳体上滑动设置托盘,使得在空气滤清器进行自清理后,杂质全部落在托盘上,通过滑动托盘就能将托盘打开,从而将托盘内的杂质进行清理,无需将滤清器拆开,也无需将滤芯取出清理,节省人力,且清理方便。
[0017]3、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滤清器中,通过在滤芯框上设置滑槽,并让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并且通过滑块的合并可将滑槽进行封盖,进而可以实现滤芯纸将进气口和排气口隔开,从而实现滤芯纸的过滤功能,通过推动拨杆移动就可以将滤芯折弯处撑开,使得夹在褶皱处的杂质能够掉落,达到刚好的清理目的;
[0018]4、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滤清器中,通过设置驱动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进而带动架体移动,就能通过拨动装置将拨杆一个接一个拉动开,进而使得滤芯上的褶皱能够一个一个撑开,并且在撑开后,拨动装置能够将褶皱一个一个再合上,进而实现复位,进而实现达到更好的清理效果。
[0019]5、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滤清器中,通过在螺杆上设置异形轮,通过异形轮和滑动销的配合,使得在驱动电机带动螺杆转动时,在弹性件的配合下,可带动滤芯框进行往复移动,形成震动,进而可将滤芯纸上附着的杂质震下,进而达到自清洁的目的,无需人力清理,而且
震动清理不会损伤滤芯纸,保证滤芯纸的性能,延长滤芯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施例中空气滤清器的剖视图;
[0021]图2为图1中A

A方向剖视图;
[0022]图3为图2中B

B方向剖视图;
[0023]图4为本实施例中滤芯的剖视图;
[0024]图5为图3中C

C方向剖视图;
[0025]图6为图3中I处放大图。
[0026]附图标记:1、壳体;11、进气通道;12、排气通道;13、弹性件;14、托盘;2、滤芯框;21、进气口;22、排气口;23、滤芯纸;24、滑槽;25、滑动销;26、滑杆;3、滑块;31、拨杆;4、驱动装置;41、驱动电机;42、主动轮;43、从动轮;44、皮带;45、螺杆;451、异形轮;5、架体;51、第一拨动器;511、第一楔块;512、第一连接杆;513、第一传动杆;5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内通过弹性件(13)弹性滑动安装有滤芯框(2),滤芯框(2)上具有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滤芯框(2)内设置隔开进气口(21)和排气口(22)的滤芯纸(23);滤芯纸(23)的一侧边固定间隔分布若干个滑块(3),若干个滑块(3)滑动设置在滤芯框(2)中,滑块(3)滑动带动滤芯纸(23)收缩折叠和张开;工作状态下,若干个滑块(3)依次接触使得滤芯纸(23)收缩为最短长度;壳体(1)内设置螺杆(45)和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驱动螺杆(45)绕自身轴线转动,螺杆(45)上同轴固定设置与滤芯框(2)抵触配合的异形轮(451),异形轮(451)随螺杆(45)转动的过程中与弹性件(13)配合带动滤芯框(2)在壳体(1)内往复滑动以使滤芯纸(23)产生震动;螺杆(45)上通过螺套可移动安装有架体(5);滑块(3)上固定设置拨杆(31),相接触的两个滑块(3)上对应的两个拨杆(31)之间存在间隙,架体(5)上设置拨动装置;当需要将滤芯纸(23)展开时,架体(5)在螺杆(45)上移动的同时带动拨动装置依次推动若干个拨杆(31)外移以展开滤芯纸(23);当需要将展开的滤芯纸(23)收缩折叠时,架体(5)移动的同时带动拨动装置依次推动若干个拨杆(31)内移以收缩折叠滤芯纸(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拨动装置包括沿螺杆(45)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架体(5)上的第一拨动器(51)和第二拨动器(52),第一拨动器(51)和第二拨动器(52)通过缓冲弹簧(53)弹性连接,第一拨动器(51)上设置可弹性伸缩的用于拨动拨杆(31)的第一楔块(511),第二拨动器(52)上设置可弹性伸缩的用于拨动拨杆(31)的第二楔块(521),第一楔块(511)的推动斜面与第二楔块(521)的推动斜面相对;第一拨动器(51)的侧部设置控制第一楔块(511)收回第一拨动器(51)内的第一控制杆(514),第二拨动器(52)的侧部设置控制第二楔块(521)收回第二拨动器(52)内的第二控制杆(524),第一控制杆(514)与第二控制杆(524)相互抵触使得第一楔块(511)和第二楔块(521)收缩至与拨杆(31)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健汪旦军林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诺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