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婚纱晚礼服吸湿排汗及防起球整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910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婚纱晚礼服吸湿排汗及防起球整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婚纱晚礼服织物在干燥状态下进行揉搓,在揉搓磨毛处理后的衣物表面喷涂处理剂,处理剂为聚氨酯乳液和有机硅酮树脂雾化喷剂;S2:将婚纱晚礼服织物缓慢浸入水液中45KHz超声处理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婚纱晚礼服吸湿排汗及防起球整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衣物面料处理
,具体为一种婚纱晚礼服吸湿排汗及防起球整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婚纱晚礼服是结婚仪式及婚宴时新娘穿着的西式服饰。婚纱可单指身上穿的服饰配件,也可以包括头纱、捧花的部分。晚礼服是女士礼服中最高档次、最具特色、充分展示个性的礼服样式,常与披肩、外套、斗篷之类的衣服相配,与华美的装饰手套等共同构成整体装束效果。婚纱多为毛、棉、麻、丝绸或有丝绸感的面料,如今制作婚纱的面料主要有缎、厚锻、亮锻、蕾丝、水晶纱、欧根纱、网格纱等,晚礼服为了其造型挺括、饱满的裙型,会选用塔夫绸、贡缎等面料塑造板型,为了柔软细腻的褶裥和漂浮的裙摆,会采用软缎、皱缎和透明的雪纺等,婚纱晚礼服使用后清洗和叠放容易产生起球和褶皱,严重影响婚纱晚礼服的美观,因此,需要对婚纱晚礼服的织物进行起球和防皱处理。
[0003]目前传统织物免烫整理多采用酰胺和甲醛的初缩体,如醚化2D树脂,用该工艺整理的织物,虽然能获得较高的免烫等级进行防皱,但是存在甲醛释放问题,会对人体造成刺激,甚至诱发癌症,易造成皮肤敏感刺激,随着各国对纺织品甲醛释放量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以及对于免烫织物需求量的剧增,无甲醛整理剂替代有甲醛整理剂成为免烫整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无甲醛交联剂有双甲基二羟基乙烯脲(DMeDHEU),这是目前少数几种已市场化的无甲醛防皱整理剂之一,但存在着成本高、反应性较低、对织物损伤严重等缺点,导致面料表面色牢度降低和光泽损失,另外,婚纱晚礼服一般采用利用多层结构织物开发吸湿排汗面料则一般内层为丙纶、涤纶等特细丝,中间层为棉纱构成的吸湿层,实现针织面料的导汗,但是,由于婚纱晚礼服捆绑、牵引等特定的使用方式很容易将织带结构破坏,从而使其失去吸湿排汗的功能,大大降低了婚纱晚礼服的穿着体验。
[0004]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婚纱晚礼服吸湿排汗及防起球整理工艺,来解决目前存在的婚纱晚礼服起球、防皱处理和吸湿排汗效果差、传统处理方法对面料损伤以及皮肤刺激性高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婚纱晚礼服吸湿排汗及防起球整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婚纱晚礼服织物在干燥状态下进行揉搓,在揉搓磨毛处理后的衣物表面喷涂处理剂,处理剂为聚氨酯乳液和有机硅酮树脂雾化喷剂;S2:将婚纱晚礼服织物缓慢浸入水液中45KHz超声处理3

5min,再依次浸入有机酸壳聚糖稀释液和角蛋白粉修复稀释液和水液中;S3:将浸轧处理后的婚纱晚礼服织物放入热定型机内垂挂烘干加热至75

100℃预
烘干至水分质量含水量为6%,冷却至室温风干1

2h,再升高温度至130

135℃,烘焙3min;S4:将烘焙后的婚纱晚礼服织物放入平洗槽中,用50℃温水清洗,并用醋酸调节pH值至5.8,最后放入热定型机内加热至160℃定形,防起球处理完成。
[000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S1中揉搓采用手工揉搓,将婚纱晚礼服平铺于工作板面采用局部揉搓的方式,直至表面全部处理,使得面料表面的部分纤维断裂,形成一端与面料连接另一端自由的断裂纤维,以及在纤维束内部产生空隙。
[0008]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S1中处理剂中聚氨酯乳液和有机硅酮树脂质量比分别为1.2

1.5:0.1,聚氨酯乳液为聚乙二醇、聚四氢呋喃二醇混合脱水处理加入5

8%的TDI,80"C下反应得到预聚体;在50℃下滴加N

丁基二乙醇胺、1,4丁二醇的丙酮溶液,滴加完后保温1h;降温后加入冰乙酸中和(pH5

7),缓慢加入定量的去离子水,高速搅拌乳化后真空下脱去丙酮,得到阳离子聚氨酯乳液,处理剂采用超声波雾化喷涂。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聚体中水性聚氨酯分子中氨基甲酸酯基产生的氢键作用力较强,硬段在水性聚氨酯分子链中起到物理交联作用,硬段质量分数越高,所成膜就具有更好的强度和韧性,织物的耐磨性就会越好,织物表面产生的毛羽不容易结成球,抗起毛起球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0010]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S2中浸轧轧余率80%,有机酸壳聚糖稀释液和角蛋白粉修复稀释液和水液浸渍浴比1:15,通过有机酸壳聚糖稀释液和角蛋白粉修复稀释液对织物表面进行包裹蛋白修复,有利于织物表面光泽度提亮和保护,且利用角蛋白有机包裹层进行纤维包覆有效增加纤维表面的吸湿性吸收汗液,抑菌防臭,角蛋白表面不光滑,有无数微细凹槽,横向截面为不规则的椭圆形、腰圆形,内有空腔,横截面上有大大小小的空隙,且边缘有裂纹,这些空隙、凹槽与裂纹,可形成良好的毛细管效应,将肌肤表层的湿气和汗水经由芯吸、扩散、传输作用,迅速吸收散至织物表层,达到提高织物纤维吸湿排汗的目的。
[001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S2中有机酸壳聚糖稀释液和角蛋白粉修复稀释液的用量分别为40g/L和8%,浸轧温度40
±
5℃,浸轧时间40min。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液在40
±
5℃中,其大分子的扩散和渗透性较强,吸附可很快达到平衡,由于吸附为放热过程,处理液的温度若过高会导致处理剂在纤维上的平衡吸附量下降不利于形成连续的皮膜,因此不利于色泽提亮。
[0013]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树脂在纤维表面交链网状成膜的功能,使纤维表面包裹一层耐磨的树脂膜,此树脂膜使纤维的滑移减弱,且树脂均匀地交链凝聚在纱线的表层,使纤维端粘附于纱线上,摩擦时不易起球,进行婚纱晚礼服的防起球功能,且树脂性能稳定,应用方便、可靠、价格低廉。
[0014]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树脂覆膜包裹式防护结构,树脂与纤维有较大的粘合力,同时本身也应有一定的强力,整理后有较好的弹性和滑爽而不粘腻的手感,保持婚纱晚礼服面料的挺括性防止起皱,形状稳定性高,使面料更具高级感,且粘结膜不影响染料的色牢度和光泽,对人体皮肤无刺激,采用聚氨酯乳液和有机硅酮树脂处理剂,水性聚氨酯分子中氨基甲酸酯基产生的氢键作用力较强,硬段在水性聚氨酯分子链中起到物理交联作用,在织物表面成膜具有更好的强度和韧性,织物的耐磨性提高,织物表面产生的毛羽不容易结成球,抗
起毛起球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0015]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有机酸壳聚糖稀释液和角蛋白粉修复稀释液对棉料纤维进行包裹修复,一方面通过壳聚糖和角蛋白进行织物纤维的修复顺滑,另一方面利用角蛋白有机包裹层进行纤维包覆有效增加纤维表面的吸湿性吸收汗液,角蛋白表面不光滑,有无数微细凹槽,横向截面为不规则的椭圆形、腰圆形,内有空腔,横截面上有大大小小的空隙,且边缘有裂纹,这些空隙、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婚纱晚礼服吸湿排汗及防起球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婚纱晚礼服织物在干燥状态下进行揉搓,在揉搓磨毛处理后的衣物表面喷涂处理剂,处理剂为聚氨酯乳液和有机硅酮树脂雾化喷剂;S2:将婚纱晚礼服织物缓慢浸入水液中45KHz超声处理3

5min,再依次浸入有机酸壳聚糖稀释液和角蛋白粉修复稀释液和水液中;S3:将浸轧处理后的婚纱晚礼服织物放入热定型机内垂挂烘干加热至75

100℃预烘干至水分质量含水量为6%,冷却至室温风干1

2h,再升高温度至130

135℃,烘焙3min;S4:将烘焙后的婚纱晚礼服织物放入平洗槽中,用50℃温水清洗,并用醋酸调节pH值至5.8,最后放入热定型机内加热至160℃定形,防起球处理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婚纱晚礼服吸湿排汗及防起球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揉搓采用手工揉搓,将婚纱晚礼服平铺于工作板面采用局部揉搓的方式,直至表面全部处理,使得面料表面的部分纤维断裂,形成一端与面料连接另一端自由的断裂纤维,以及在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可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凯琪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