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拟崩滑体入水涌浪致使溃坝的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90103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研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崩滑体入水涌浪致使溃坝的试验系统,包括有支架、物料箱、滑道平台、水箱和水槽,其中,所述物料箱用于装载崩滑体模拟物料,所述滑道平台用于模拟滑坡,所述水箱用于模拟堰塞湖,所述水槽用于模拟河道并内置堆砌的堰塞坝模拟体,一方面通过在所述支架上设置用于升降滑道平台顶端的升降机构,并使所述滑道平台的底端铰接所述水箱的搭接端部,另一方面通过将所述物料箱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平台上,并在滑道平台顶端设有可收放卷线器,以及使所述可收放卷线器的拉线连接所述物料箱,可以解决现有模拟试验装置不能灵活调节模拟崩滑体的滑动距离及模拟滑坡的倾斜角度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模拟崩滑体入水涌浪致使溃坝的试验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涌浪及溃坝地质灾害研究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模拟崩滑体入水涌浪致使溃坝的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涌浪主要是指边坡岩土体突然滑动或崩落,并与水体相互作用而激起的波浪。在海岸沿线,水下滑坡是产生海啸的第二大诱因,其产生的破坏强度有时甚至超过地震诱发的海啸。而对于河流和湖泊地带,大型滑坡涌入水中必将严重威胁过往船只的航运安全。同时涌浪的传播还会对堰塞坝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对坝体造成的漫顶和冲击等作用可能对堰塞坝产生破坏,导致堰塞湖的溃决。
[0003]目前,涌浪灾害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和模型试验。而其中物理模型试验能较好地模拟涌浪对堰塞坝的破坏情况,即作为典型的次生灾害,涌浪具有偶发性、短历时性和复杂性等特征,直接获取涌浪灾害现场数据开展研究难度很大,因此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崩滑体入水涌浪致使溃坝现象,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现有的模拟试验装置普遍功能单一,例如不能灵活调节模拟崩滑体的滑动距离、模拟滑坡的倾斜角度、模拟堰塞湖的形状和模拟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拟崩滑体入水涌浪致使溃坝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1)、物料箱(2)、滑道平台(3)、水箱(4)和水槽(5),其中,所述物料箱(2)用于装载崩滑体模拟物料(20),所述滑道平台(3)用于模拟滑坡,所述水箱(4)用于模拟堰塞湖,所述水槽(5)用于模拟河道并内置堆砌的堰塞坝模拟体,所述滑道平台(3)、所述水箱(4)和所述水槽(5)按照从高至低顺序依次搭接;所述支架(1)包括有支架本体(10)和第一升降机构(11),其中,所述第一升降机构(11)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10)上,用于升降所述滑道平台(3)的顶端;所述物料箱(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平台(3)上,并包括有箱体和舱门(21),其中,所述舱门(21)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且面向所述水箱(4)的侧面上;所述滑道平台(3)的顶端设有可收放卷线器(31),所述滑道平台(3)的底端铰接所述水箱(4)的搭接端部,其中,所述可收放卷线器(31)的拉线连接所述箱体的且远离所述水箱(4)的端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平台(3)的顶端设有挂钩(32),所述第一升降机构(11)包括有手摇器(111)、第一滑轮组(112)和钢丝绳(113),其中,所述手摇器(111)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10)的中部,所述第一滑轮组(112)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10)的顶部;所述钢丝绳(113)的一端缠绕在所述手摇器(111)的摇把上,所述钢丝绳(113)的另一端在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组(112)后利用套圈结构连接所述挂钩(32),以便通过摇把转动方式升降所述滑道平台(3)的顶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箱(2)还包括有第二升降机构(22),其中,所述第二升降机构(22)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用于升降所述舱门(2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平台(3)的底端设有多对钢套管(33),其中,所述多对钢套管(33)沿滑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多对钢套管(33)中的各对钢套管(33)相对设置在所述滑动方向的两侧;所述水箱(4)的滑道搭接端设有用于与所述钢套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宣梅鲜霄王文松魏振磊邓宇刘本银姚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