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工程大坝生态植被保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地涉及水利工程大坝生态植被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主要研究工程水文、水利工程测量、水利钢筋混凝土、水工建筑物、工程制图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水利工程领域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工程现场施工、工程预算、水利设备维护维修。例如: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
[0003]虽然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生态植被保护结构在水利工程领域是一种常见的保护措施,其主要用于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
[0004]为了兼顾水利工程的坚固性和防止水土流失,现有技术采用的方法为在对坝体内部结构加固后,逐层铺设碎石层、水泥层,以及其他功能性层次,再铺设植被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大坝生态植被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坝体(100),其中:所述坝体(100)的横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所述坝体(100)包含分布于所述坝体(100)两侧的靠近水体的迎水面(200)和远离水体的背水面(300);所述坝体(100)的上端面与所述迎水面(200)之间,沿所述坝体(100)的延伸方向,开设有溢流槽(400);所述溢流槽(400)上铺设有滤网(401);所述滤网(401)的两侧与所述溢流槽(400)的两侧无缝连接;所述坝体(100)的上端面上,沿所述坝体(100)的延伸方向,按人工预设的间距,均匀设置有两排防护柱(600);其中一排所述防护柱(600)设置于所述坝体(100)的上端面且靠近所述迎水面(200)的边缘处,另一排所述防护柱(600)设置于所述坝体(100)的上端面且靠近所述背水面(300)的边缘处;两排所述防护柱(600)之间,可拆卸设置有排水盖(700);所述排水盖(700)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一排所述防护柱(600)对齐;所述排水盖(700)的下方设有滤水层;所述坝体(100)内设有用于配合所述溢流槽(400)导流的蓄水箱(500);所述蓄水箱(500)通过管道(402)与所述溢流槽(400)以及所述滤水层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大坝生态植被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盖(700)与所述滤水层之间开设有收集腔(800);所述收集腔(800)的底部设有过滤层(701);所述滤水层包含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鹅卵石层(801)、石英砂层(802)和活性炭层(803);所述过滤层(701)的下端面与所述鹅卵石层(801)的上端面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宁,曾俊,袁俊年,赵辉,李匆,杨子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