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治理用修复还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治理修复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治理用修复还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CN107409519A、CN212164140U、CN215032285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些土壤修复治理还原装置,这些装置存在普遍的缺陷,即:无法在田间土壤上进行流水线作业,仅能将土壤少部分输入到设备内,治理后再将土壤输出,然后再输入土壤,这种方式效率低,时间成本高,不利于在田间大范围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治理用修复还原装置,该装置能够在田间土壤上进行流水线作业,作业过程中,土壤随着装置的移动不断吞入,吞入的土壤通过流水线的治理不断排出,排出土壤还原到田间原来的位置,整个过程效率高,适合田间土壤的大范围治理作业。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土壤治理用修复还原装置,包括牵引机构、治理液容器、底座、支撑板、滚轮、土壤吞吐箱、U形架、喷淋机构以及设于土壤吞吐箱内的分级输送混匀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治理用修复还原装置,其特征为:包括牵引机构、治理液容器、底座、支撑板、滚轮、土壤吞吐箱、U形架、喷淋机构以及设于土壤吞吐箱内的分级输送混匀机构,所述的底座的上端设有治理液容器,底座的下端四角处分别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端设有滚轮,前侧的两个支撑板的上部分别与U形架的两端固定连接,在U形架的前端固定设有牵引环,所述的牵引机构通过牵引环与U形架连接;治理液容器的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反力板,所述的反力板通过升降机构与土壤吞吐箱的上端连接,在工作时,升降机构将土壤吞吐箱降低至指定高度,在牵引机构的牵引下,土壤吞吐箱的前端口插入土壤内,并随着行进吞入土壤;在非工作状态下,升降机构将土壤吞吐箱提升,并使土壤吞吐箱的底端高于滚轮底部;所述的喷淋机构设于土壤吞吐箱的顶板处,并与治理液容器连接,所述的分级输送混匀机构通过杨撒土壤、沿斜向向高处输送土壤、从高处向低处杨撒土壤、沿倾斜向下的方向向土壤吞吐箱后端口输送土壤的方式促进土壤散开、翻滚、破碎,进而在喷淋机构的全程喷淋下实现与治理液的混匀,最终经过土壤吞吐箱的后端口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治理用修复还原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升降机构为液压缸或气缸或电动伸缩杆,所述的牵引机构的驾驶室内设有升降机构的操控按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壤治理用修复还原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土壤吞吐箱的截面为方形,土壤吞吐箱的前端口及后端口的外缘均向后侧的斜上方倾斜,所述的土壤吞吐箱由刚性金属材料制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壤治理用修复还原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分级输送混匀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斜坡、扬土器、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所述的斜坡设于土壤吞吐箱的前端口的底板上,并将吞入的土壤导向扬土器;所述的扬土器将斜坡导过来的土壤扬撒到第一输送带,所述的第一输送带向后侧的斜上方倾斜,并将土壤输送至第二输送带的前端,所述的第二输送带的前端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后端下方,且第二输送带向后侧的斜下方倾斜,并将接收到的土壤输送至土壤吞吐箱的后端口排出;所述的喷淋机构从斜坡开始至第二输送带的尾端全程对土壤进行治理液的喷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壤治理用修复还原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扬土器包括与土壤吞吐箱的左右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上的辊体,均匀分布于辊体上的L形转运板,在土壤吞吐箱外表面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的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的L形转运板承接斜坡导入的土壤,并在转动中将土壤扬撒到第一输送带的首端;所述的第一输送带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传动连接于第一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臣,陈立,盛利,刘小娣,刘爱静,孙茂坤,韩维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博雅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