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结构山墙桁架柱与主结构的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87187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结构山墙桁架柱与主结构的连接节点,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山墙桁架柱、主结构和水平设置的钢连杆;山墙桁架柱的位置与主结构的位置相对且具有一定的间隙,山墙桁架柱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主结构远离山墙桁架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钢连杆位于山墙桁架柱和主结构的上方,钢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机构的一端连接,钢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机构的一端连接。通过钢连杆有效的将山墙结构所受的水平力传递给主结构,传力途径明确,避免山墙桁架柱与主结构之间弯矩的相互传递,结构受力体系更合理,增加施工作业面,利于现场安装,考虑了结构安全度的冗余设计,有效保障结构体系的安全可靠。靠。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结构山墙桁架柱与主结构的连接节点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大跨度结构山墙桁架柱与主结构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对钢结构建(构)筑物,山墙抗风柱需要与屋面结构进行连接,一方面将山墙所受的风荷载、地震荷载等水平力传递给屋面系统,另一方面尽量避免山墙结构和主体结构之间的竖向荷载和弯矩的相互传递。常规的连接做法能够保证山墙柱与主结构之间水平荷载的传递,但是无法完全阻断竖向荷载和弯矩的传递。对于一般跨度的建(构)筑物,此类连接做法虽与设计假定稍有偏差,但是通过适度的计算控制或者构造要求方法,均能保证对结构的影响处于可控范围,不至于产生安全隐患。
[0003]但是,随着近些年各领域的高速发展和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跨度的建(构)筑物不断涌现,动辄跨度超过100m,甚至超过200m也较为常见。此时,山墙抗风柱与主结构的常规连接做法对结构的影响将不断扩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表现在大跨度结构山墙柱传递给屋架系统的水平荷载大大超过了传统构造节点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主结构超大跨度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结构山墙桁架柱与主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点包括:山墙桁架柱、主结构和水平设置的钢连杆;所述山墙桁架柱的位置与所述主结构的位置相对且具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山墙桁架柱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机构;所述主结构远离所述山墙桁架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所述钢连杆位于所述山墙桁架柱和所述主结构的上方,所述钢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钢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的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结构山墙桁架柱与主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山墙端连接板和第一关节轴承节点,所述山墙端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山墙桁架柱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一关节轴承节点位于所述山墙端连接板上;所述钢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关节轴承节点与所述山墙端连接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跨度结构山墙桁架柱与主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主结构端连接板和第二关节轴承节点;所述主结构端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主结构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关节轴承节点位于所述主结构端连接板上;所述钢连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关节轴承节点与所述主结构端连接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结构山墙桁架柱与主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墙桁架柱包括:封边横梁、桁架弦杆、第一引出杆和第二引出杆;所述封边横梁位于所述钢连杆的一端下方且水平垂直于所述钢连杆设置;所述桁架弦杆的上端与所述封边横梁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一引出杆垂直位于所述封边横梁的外侧,所述第一引出杆的上部与所述山墙端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引出杆的一端与所述封边横梁连接,所述第一引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封闭端板,在所述山墙端连接板的下方相对位置处的所述第一引出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加劲肋板;所述第二引出杆垂直位于所述封边横梁的内侧,所述第二引出杆的一端与所述封边横梁连接,所述第二引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封闭端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跨度结构山墙桁架柱与主结构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结构包括:上弦主弦杆、上弦横杆、桁架斜腹杆和主结构引出杆;所述上弦主弦杆位于所述钢连杆的另一端下方且与所述山墙桁架柱平行设置;所述上弦横杆垂直位于所述上弦主弦杆的一侧,所述上弦横杆的上部与所述主结构端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弦横杆的一端与所述上弦主弦杆连接,在所述主结构端连接板的下方相对位置处的所述上弦横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加劲肋板;所述桁架斜腹杆的上端与所述上弦主弦杆的下部连接;所述主结构引出杆垂直位于所述上弦主弦杆的另一侧,所述主结构引出杆的一端与所述上弦主弦杆连接,所述主结构引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封闭端板,所述第三封闭端板与所述山墙桁架柱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主结构引出杆的径向两侧设置有连接所述上弦主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清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龙源电力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