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建设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外敷膜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860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外敷膜粉。本发明专利技术由纯中药成分配制而成,配方科学合理,通过皮肤涂抹作用于患处,涂抹后能够发热,使有效成分通过透皮吸收,对患处起到拔寒除湿、活血止痛、强筋壮骨的作用,粉状药物便于存放,使用时可以直接水调成膜,涂覆使用,操作方便,不沾皮肤,干净卫生,使用后无不适感,透皮吸收身体无负担,无副作用,对颈肩腰腿处的风湿骨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外敷膜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外敷中药
,具体为一种中药外敷膜粉。

技术介绍

[0002]颈肩腰腿痛等各种风湿及骨关节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疾病。风湿骨病在西医上称为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症,以关节疼痛、酸困、麻木、活动受限、僵硬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的卧床不起、疼痛难忍、生活不能自理。风湿骨病是缠绵难愈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尤以青壮年发病率较高(80%的患者年龄在20岁

45岁)。初发时起病缓慢,患者先是几周内到几个月的疲倦乏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发生关节疼痛、僵硬、肿大周围皮肤温热、潮红自动和被动运动都引起疼痛。随着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病变的发展,患者不规则发热,脉搏加快,显著贫血,关节成僵硬而畸形,导致残废。膝、肘、手指、腕部成固定屈位,手指向外侧成半脱位,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终日不离床褥,不能动弹而极度痛苦。
[0003]在目前现有的技术中,西医治疗本病常以消炎止痛、激素、封闭、紫外线照射、牵引、手术等方法。其缺点是治标不治本,治疗时间长、疗效差、费用大,且手术危险性较高,既不易根治,并且毒副作用大,容易造成恶性循环,破坏人体生态平衡,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再失调,造成此病久治不愈。由此以来,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为了减少或者避免给患者身体带来其它的毒副作用,中医也对风湿骨病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研制出不少治疗风湿骨病的中成药物。但多数中药是需要口服的,对于可以直接外部涂抹的外敷药物的研发相对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外敷膜粉,其主要成分及重量份配比为: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将所有原料混合研磨成粉末,并将粉末过150

350目筛网得膜粉,使用时直接加水调合成糊状,作为外敷药膜直接涂抹在患处。
[0006]血竭,别名麒麟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具有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内伤瘀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及痔疮。味甘、咸,性平。归心、肝经。
[0007]羌活,别名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风使者、黑药。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项强,风湿痹痛,肩背酸痛。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
[0008]当归,别名十归、秦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味苦,性温。入心、肝、脾经。
[0009]补骨脂,别名破故纸,婆固脂,胡韭子。具有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的功效。主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腰膝冷痛,阳痿精,尿频,遗尿,肾不纳气,虚喘不止,脾肾两虚,大便久泻,白癜风,斑秃,银屑病。味苦、辛,性温。归肾、脾经。
[0010]地枫皮,别名追地风、钻地风、南宁地枫皮、地风。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味微辛、涩,性温。归膀胱、肾经。
[0011]鸡血藤,别名血风藤、马鹿藤、紫梗藤、猪血藤、九层风、红藤、活血藤、大血藤、血龙藤、过岗龙、五层血。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味苦、微甘,性温。归肝、肾经。
[0012]全蝎具有熄风,镇痉,通络,解毒的功效。主治惊风,癫痫,抽搐痉挛,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謇涩,破伤风,偏正头痛,风湿痹痛,淋巴结结核;外用主治诸疮毒肿。味咸、辛,性平。入肝经。
[0013]天麻,别名赤箭、离母、鬼督邮、神草、独摇芝、赤箭脂、定风草、合离草、独摇、自动草、水洋芋。具有息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急慢惊风,抽搐拘挛,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麻,风湿痹痛。甘、辛,平。归肝经。
[0014]黄芪,别名箭芪、百本、王孙、锦芪、绵黄芪、北芪。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的功效。主治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味甘,性温。归肺、脾经。
[0015]防风,别名铜芸、茴芸、茴草、百枝、闾根、百蜚、屏风、风肉。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经。
[0016]细辛,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细条、绿须姜、独叶草、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具有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的功效。主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味辛,性温。归肺、肾经。
[0017]珍珠,别名真珠、蚌珠、真珠子、药珠、珠子、濂珠。具有安神定惊,养阴熄风,清热坠痰,明目消翳,解毒生肌的功效。主治惊悸,怔忡,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疮疡不收。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
[0018]茅苍术味辛、苦、甘,性温;入肺、脾、肝三经,散寒解表,味辛行散,性温祛寒,入肺经,具散寒解表之功。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由纯中药成分配制而成,配方科学合理,通过皮肤涂抹作用于患处,涂抹后能够发热,使有效成分通过透皮吸收,对患处起到拔寒除湿、活血止痛、强筋壮骨的作用,粉状药物便于存放,使用时可以直接水调成膜,涂覆使用,操作方便,不沾皮肤,干净卫生,使用后无不适感,透皮吸收身体无负担,无副作用,对颈肩腰腿处的风湿骨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1
[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药外敷膜粉,其主要成分及重量份配比为: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将所有原料混合研磨成粉末,并将粉末过150目筛网得膜粉,使用时直接加水调合成糊状,作为外敷药膜直接涂抹在患处,涂抹后能够发热,使有效成分通过透皮吸收。
[0023]实施例2
[002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药外敷膜粉,其主要成分及重量份配比为: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将所有原料混合研磨成粉末,并将粉末过350目筛网
得膜粉,使用时直接加水调合成糊状,作为外敷药膜直接涂抹在患处,涂抹后能够发热,使有效成分通过透皮吸收。
[0026]实施例3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药外敷膜粉,其主要成分及重量份配比为:
[002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将所有原料混合研磨成粉末,并将粉末过250目筛网得膜粉,使用时直接加水调合成糊状,作为外敷药膜直接涂抹在患处,涂抹后能够发热,使有效成分通过透皮吸收。
[0029]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分为现有技术。
[0030]上述虽然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外敷膜粉,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成分及重量份配比为:血竭25

35份、羌活15

20份、当归15

20份、补骨脂12

19份、地枫皮13

19份、青风藤10

20份、鸡血藤7

12份、全蝎6

10份、天麻10

15份、黄芪10

20份、防风5

15份、细辛5

15份、珍珠10

15份、茅苍术6

14份、绿矾12

19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外敷膜粉,其特征在于:含有血竭2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刘建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