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模型制作装置的组件和模型制作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岩土工程测试
,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模型制作装置的组件和模型制作工艺,隧道模型制作装置的组件作为3D打印隧道物理模型辅助装置的组成部分。
技术介绍
[0002]岩体中往往含有复杂的内部结构特征,如纵横交错的节理裂隙、形态大小不一的孔洞,这些缺陷直接影响整个岩体的变形和强度,且直接关系到岩体工程中的稳定性。为了研究含人工结构的岩体宏观力学性质和变形破坏特征,传统一般会采用室内物理模型实验的方式。然而传统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往往将复杂工程岩体结构进行简化处理,造成模型与真实岩体存在较大的偏差。
[0003]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借助CT成像技术和3D打印技术结合,利用塑料打印出与砂岩相同内部空隙特征的模型,然而塑料和岩体材质差异大,试验模拟数据与实际工程相符度低。后来研究人员将塑料用石膏代替,打印出石膏材质的物理模型进行试验,效果有较高的提升。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对于隧洞形式的物理模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模型制作装置的插锚组件,其特征在于:前提是配套的锚杆(5)表面沿轴向设有贯通的开槽(51);插锚组件 (3)包括安装于主杆(2)上的进给组件;进给组件包括固定于主杆(2)的固定件(36)和转动设置的转动件(35),转动件(35)用于与锚杆(5)螺纹连接,固定件(36)上设有用于锚杆(5)穿过的穿孔,穿孔与转动件(35)上的螺孔同轴设置,固定件(36)设有用于与锚杆(5)上的开槽(51)配合以限制锚杆(5)周向转动的限位棱(3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模型制作装置的插锚组件,其特征在于:进给组件配套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用于带动转动件(35)转动;动力组件包括安装于主杆(2)另一端的微型电机(31)或手轮以及传动结构;进给组件安装于主杆(2)的一端;转动件(35)的表面沿周向开设有用于皮带套设的凹槽;当转动件(35)转动时,锚杆(5)沿着固定件(36)的穿孔轴线移动;锚杆(5)表面设有螺旋线形的沟槽,沟槽的凸起转动带动锚杆(5)沿着通孔轴线移动。3.一种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1)包括底座(11)和支架(12),支架(12)能够相对底座(11)上下滑动并固定位置,主杆(2)支撑于支架(12)并与支架(12)沿主杆(2)长度方向相对滑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1)作为隧道模型制作装置的支撑组件(1);支架(12)包括与物理模型的隧洞口(61)轮廓适配的弧形部,弧形部上设有沿弧形部的弧面相对滑移并固定的安装座(4),主杆(2)卡接于安装座(4);当安装座(4)移动到设定位置后,通过旋转拧紧螺母将安装座(4)与支架(12)固定位置;弧形部上设有角刻度,安装座(4)上设有指针(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弧形部的截面呈矩形,弧形部位于外弧面开设有滑槽(122),弧形部的端面沿周向开设有与滑槽(122)连通的条孔(123);安装座(4)与滑槽(122)相对滑移,安装座(4)固定有伸出条孔(123)的螺纹柱,螺纹柱上螺纹连接有螺母;主杆(2)表面沿主杆(2)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21),所述安装座(4)固设有与导向槽(21)配合的导向块(41);底座(11)的一端敞口且内部设有空腔,支架(12)的端部伸入至底座(11)的空腔中并相对滑移,底座(11)的空腔内设有弹性件(111);当支架(12)不受到其他施加外力时,弹性件(111)对压板(121)施加支撑力使得压板(121)靠近底座(11)的敞口端;当支架(12)受到外力施加时,支撑部带动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力帅,王鑫哲,王文海,张培鹏,张广超,连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