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式密封件和转向驱动桥用主末油封的浮动式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850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浮动式密封件和转向驱动桥用主末油封的浮动式密封结构,包括环形基座,所述环形基座包括:至少一个位于其内环壁中段并径向向内指向的内周向环,至少一个位于其外环壁中段并径向向外指向的外周向环,至少两个位于其内环壁上的内密封圈,所述内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内周向环的两侧;至少两个位于其外环壁上的外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外周向环的两侧,有效解决了主末油封在一个水田作业季漏油的故障,而且完成了用户要求主末油封(浮动式密封件)在双季稻不漏油的愿望和使命,该结构也可应用于其他机械的转向部件、行走部件上起端面动态密封的类似结构。走部件上起端面动态密封的类似结构。走部件上起端面动态密封的类似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动式密封件和转向驱动桥用主末油封的浮动式密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田拖拉机用前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动式密封件和转向驱动桥用主末油封的浮动式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水田拖拉机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机械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同时,南方用户在购买产品时,也特别强调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尤其对转向驱动桥作为水田拖拉机的前桥,提出关键要求:防泥水密封性强和转向单元稳定性好。因为水稻田作业环境恶劣,前轮一半多浸入泥浆中,主末处属于间歇转动,线速度较低,但转向频次高,主末油封常处于偏载工况下转动,由于梯田特色地垄高,前轮颠簸隐患大,所以转向驱动桥的主末油封漏油故障率居高。
[0003]在现有技术中,转向驱动桥常用的主末油封其密封结构有两种:第一种是防尘结构+分离式油封,防尘结构一般有防尘罩10与壳体组成迷宫,或者油封装配的相关壳体形成迷宫,用于过滤抵挡外部的泥砂;分离式油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圈20,通过多道波纹设计固持于轴部21上,保证唇部接触的滑动面稳定性和耐磨性,另一部分是外圈40,固定于座孔41内,经过装配合体,使得唇形60、密封唇80合理均匀地压紧到内圈20的滑动面70上,起到防尘防水封油的作用。第二种是盒式组合油封(未图示),属于整体式,配合轴无须特殊处理加工,便于装入座孔内,固持性强。盒式组合油封内部相对转动,多道防尘唇抗污染物侵入的性能高,密封唇唇部装有弹簧,耐泥水封油性能好。近两年水田工况实践证明,第一种密封结构较复杂,使用零件多,装配时内、外圈合体中,唇形容易翻边,且前轮颠簸时,唇部与滑动面接触的吻合性差,密封性不易保证;密封唇80也是通过弹簧90产生抱紧力来密封的,在间歇转动、偏载工况下,唇部一边压紧力大一边压紧力小,唇形60、密封唇80的磨损量差异大,油便从磨损大的“缝隙”(泄漏路径为图2中虚线30所示)中泄漏出,密封失效。第二种密封结构,安装保证了,但成本较高,且密封唇80也是通过弹簧90产生抱紧力来密封的,同样存在上述问题,这两种密封结构均无法保证在一个水田作业季不漏油的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浮动式密封件和转向驱动桥用主末油封的浮动式密封结构,本装置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密封持久性强的转向驱动桥用主末油封的浮动式密封结构,保证转向驱动桥用主末油封具有持久的密封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浮动式密封件,包括环形基座,所述环形基座包括:至少一个位于其内环壁中段并径向向内指向的内周向环,至少一个位于其外环壁中段并径向向外指向的外周向环,至少两个位于其内环壁上的内密封圈,所述内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内周向环的两
侧;至少两个位于其外环壁上的外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外周向环的两侧。
[0006]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基座外环壁其中一端部并径向向外指向的端部周向环。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周向环沿环形基座的轴向方向具有第一轴向宽度,所述外周向环沿环形基座的轴向方向具有第二轴向宽度,所述第一轴向宽度大于第二轴向宽度。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周向环沿环形基座的径向方向具有第一径向宽度,所述端部周向环沿环形基座的径向方向具有第二径向宽度,所述第一径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径向宽度。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均采用O形密封环。
[0010]作为优选方案,其包括环形基座,所述环形基座包括:位于其内环壁中段并径向向内指向的一内周向环;位于其外环壁中段并径向向外指向的一外周向环;位于其外环壁其中一端部并径向向外指向的一端部周向环;所述内周向环具有内壁面,在内壁面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内承托面,在内壁面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内承托面;所述内周向环的两侧的环形基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环形面和第二内环形面;第一内环形面与第一内承托面相连并形成第一内夹角空间,所述第一内夹角空间内用于安装第一内密封圈;第二内环形面与第二内承托面相连并形成第二内夹角空间;所述第二内夹角空间内用于安装第二内密封圈;所述外周向环具有外壁面,在外壁面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外承托面,在外壁面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外承托面,外周向环的两侧的环形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外环形面和第二外环形面,第一外环形面与第一外承托面相连并形成第一外夹角空间;第一外夹角空间内用于安装第一外密封圈;所述端部周向环具有第三外承托面,所述第二外环形面、第二外承托面和第三外承托面围成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用于安装第二外密封圈。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转向驱动桥用主末油封的浮动式密封结构,包括一主销壳、一末端壳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浮动式密封件,所述末端壳体上设置有一座孔,所述主销壳上设置有轴部,所述轴部安装在所述座孔内并形成安装间隙,通过浮动式密封件实现所述安装间隙的密封。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座孔内腔呈阶梯状,由座孔底部至端口处依次设置有用于安装推力球轴承的第一内腔孔、用于安装滑动轴承的第二内腔孔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浮动式密封件的第三内腔孔,所述第一、二、三内腔孔同轴线设置。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轴部一端依次穿过浮动式密封件、滑动轴承并抵靠在所述推力球轴承上,所述第三内腔孔内壁与所述轴部外环面共同构成相应的凹口槽,凹口槽内安装所述的浮动式密封件。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浮动式密封件通过其外表面的至少两个外密封圈,遍及外表面整周地与所述第三内腔孔内环面接触;所述浮动式密封件通过其内表面的至少两个内密封圈,遍及内表面整周地与所述轴部外环面接触;使得浮动式密封件通过上述方式安装在所述凹口槽内,当所述末端壳体的旋转使得滑动轴承发生磨损后,利用内、外密封圈的挤压回弹特性以实现所述浮动式密封件自动补偿适配调整,使得所述末端壳体以轴部为回转中心能持续保持对中。
[0015]有益效果其一、本方案通过对密封件结构进行改进,密封效果一体现在通过内、外密封圈挤压产生的应力发挥密封性能,使密封件转动的追随性和耐久性非常好;密封效果二体现在通过内、外密封圈的回弹作用,使主末油封转动的抗滑和抗异常变形的能力强;密封效果三体现在通过环形基座的承托定位,使内、外密封圈在动态密封能力上持久性,有效解决了主末油封在一个水田作业季漏油的故障,而且完成了用户要求主末油封(浮动式密封件)在双季稻不漏油的愿望和使命,该结构也可应用于其他机械的转向部件、行走部件上起端面动态密封的类似结构。
[0016]其二、本方案,内外密封圈采用O型密封圈, 其截面大,密封耐磨好,且迷宫式布置,保证良好的转动外,有效封隔稻田的泥水、泥砂,保护转向驱动桥主末处内部的润滑油不泄露;同时不受稻田作业的干、湿摩擦的影响,性能持续。
[0017]其三、本方案,还提供一种转向驱动桥用浮动式密封结构,浮动式密封作为主末油封使用,其中内密封圈与轴部弹性贴合,外密封圈与座孔内环面弹性贴合,通过利用内外密封圈的挤压回弹特性,浮动式密封件适配调整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式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基座,所述环形基座包括:至少一个位于其内环壁中段并径向向内指向的内周向环,至少一个位于其外环壁中段并径向向外指向的外周向环,至少两个位于其内环壁上的内密封圈,所述内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内周向环的两侧;至少两个位于其外环壁上的外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外周向环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环形基座外环壁其中一端部并径向向外指向的端部周向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周向环沿环形基座的轴向方向具有第一轴向宽度,所述外周向环沿环形基座的轴向方向具有第二轴向宽度,所述第一轴向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轴向宽度。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向环沿环形基座的径向方向具有第一径向宽度,所述端部周向环沿环形基座的径向方向具有第二径向宽度,所述第一径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径向宽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均采用O形密封环。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动式密封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环形基座,所述环形基座包括:位于其内环壁中段并径向向内指向的一内周向环;位于其外环壁中段并径向向外指向的一外周向环;位于其外环壁其中一端部并径向向外指向的一端部周向环;所述内周向环具有内壁面,在内壁面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内承托面,在内壁面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内承托面;所述内周向环的两侧的环形基座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环形面和第二内环形面;第一内环形面与第一内承托面相连并形成第一内夹角空间,所述第一内夹角空间内用于安装第一内密封圈;第二内环形面与第二内承托面相连并形成第二内夹角空间;所述第二内夹角空间内用于安装第二内密封圈;所述外周向环具有外壁面,在外壁面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外承托面,在外壁面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西艳吴军
申请(专利权)人:采埃孚一拖洛阳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