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杆框架梁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837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锚杆框架梁模板系统,包括若干主模板单元和若干外围模板单元,所述主模板单元整体呈方形,沿边坡面分层间隔排布;上一层主模板单元与下一层主模板单元的位置相互错开,且上层模板单元的下侧边部与下层两侧的模板单元边部分别留有间隙,分别形成锚杆格梁的浇筑腔;顶层和底层的相邻两个主模板单元之间设有外围模板单元,外围模板单元与主模板单元之间的间隙为锚杆格梁的浇筑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锚杆框架梁模板系统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吊车及人工辅助安装可实现安装一次到位,以方格为单元,完成各单元格安装即完成框架梁安装,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线性调整,施工较为简单、快捷,且尺寸能得到有效保证。效保证。效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杆框架梁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桥梁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锚杆框架梁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山岭地区修建的一级公路及高速公路,为保证填挖平衡,通常会采用高填深挖的方式,挖方边坡通常为石质边坡。多级软岩质、岩质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常采用锚杆框架梁防护形式。一个标段中锚杆框架梁数量往往是巨大的,施工面积能达到几万平方米至几十万平方米。由于结构尺寸通常较小,且坡面比例通常为1:0.75、1:1、1:1.25等比例,锚杆格梁及锚索格梁现行多采用木模施工,施工过程中,木模固定比较麻烦,难以保证结构尺寸,而且木模一块接一块拼装,施工完成后,容易产生线条不顺直的现象;施工工程中为保证模板固定牢固,通常会用到大量的钢丝、钢钉等材料,拆模过程中,作业人员极其容易被钢丝和钉子伤害;且此类耗材基本不能回收,成为了一次性耗材,浪费巨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整体质量较差;采用振捣棒振捣时,边角不易振捣;浇筑完成后,拆模麻烦,效率低,利用撬杠等工具拆模,容易对混凝土造成损伤,也容易对模板造成破坏,模板重复利用过程中,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杆框架梁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主模板单元和若干外围模板单元,所述主模板单元整体呈方形,沿边坡面分层间隔排布;上一层主模板单元与下一层主模板单元的位置相互错开,且上层模板单元的下侧边部与下层两侧的模板单元边部分别留有间隙,分别形成锚杆格梁的浇筑腔;顶层和底层的相邻两个主模板单元之间设有外围模板单元,外围模板单元与主模板单元之间的间隙为锚杆格梁的浇筑腔;各浇筑腔依次连通,且边部的浇筑腔外端口封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框架梁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模板单元包括中心定位件、副支撑件、倒角模板、主支撑件和主模板,所述中心定位件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边坡上;所述副支撑件有四组,沿中心定位件周向且呈十字形布置,副支撑件的一端与中心定位件相连,副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倒角模板的中部相连;在相邻两个副支撑件之间设有一个主支撑件,主支撑件的外端设有主模板,且主支撑件的外端部可顶紧主模板;主模板的端部可与倒角模板的端部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杆框架梁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个主模板单元中相邻的两个主模板相互垂直,上层主模板单元的下侧两个主模板与下层位于其两侧的两个主模板单元的上侧主模板分别对正并留有间隙,形成浇筑腔;四个倒角模板围合的区域为锚杆插入位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杆框架梁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件的内端连接插板,插板的两端与两侧的副支撑件相连。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杆框架梁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方向上的副支撑件中部开设有辅助孔,辅助孔内设有钢钎,钢钎插入土体内固定。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杆框架梁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撑件通过活动顶托与倒角模板的中部相连,该活动顶托可带动倒角模板可沿副支撑件的长度方向远离或靠近;所述主支撑件的外端部连接有活动顶托,通过活动顶托与主模板接触,该活动顶托的外端可沿主支撑件的长度方向远离或靠近,远离时可顶紧主模板,靠近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灿雷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