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重抗力的RC框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重抗力的RC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好、维护费用低,在城乡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主导着我国土木建筑领域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简称RC框架结构)以其良好的适用性、较高的经济性,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领域。但是,现阶段的RC框架结构仍处于低效发展阶段,钢筋混凝土用量巨大,需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另一方面,建筑结构在全生命周期范围内,面临着各类自然灾害作用,如地震、海啸、泥石流等。与此同时,近年来国际局势多变,爆炸、撞击、火灾等人为灾害也时刻威胁着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因此,亟待开发高性能的RC框架结构,在降低资源消耗的同时,显著提升结构韧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多重抗力的RC框架结构,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4](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多重抗力的RC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重抗力的RC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RC框架结构包括:纵向钢筋骨架、箍筋和现浇混凝土;所述纵向钢筋骨架包括梁纵筋(1)和柱纵筋(2),还包括节点组件,所述梁纵筋(1)和梁纵筋(1)之间通过节点组件连接,且所述柱纵筋(1)和基础之间通过节点组件连接;所述节点组件包括:二次拉结件(3),所述二次拉结件(3)包括套管(8)和耗能件(9),所述套管(8)套设于耗能件(9)外表面,所述套管(8)的第一端部与耗能件(9)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套管(8)从中间位置向第二端部内径逐渐减小,所述耗能件(9)在靠近套管(8)第二端部位置沿周向设置有限位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多重抗力的RC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8)的第二端部与耗能件(9)的第二端部不连接,所述套管(8)和耗能件(9)之间的间隙部分填充有柔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多重抗力的RC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0)与所述套管(8)第二端部内壁之间有可轴向滑移的空间,所述限位件(10)外轮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鹏,郭杨,乔惠云,柯宅邦,田黎敏,乐腾胜,徐丹,焦志安,鲍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