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827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本申请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复合正极材料包括作为正极材料的贫锂相和用于补锂的富锂相,且富锂相与贫锂相形成复合材料,并在首次充电中富锂相至少向贫锂相提供锂离子。本申请复合正极材料所含的富锂相能够在首次充放电中发挥补锂添加剂的作用,释放锂离子,一方面在负极形成含锂膜层;另一方面,该富锂相提供的锂离子还可以作为可逆锂离子,为贫锂相补充锂离子,从而提高正极材料的容量和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本申请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能够保证制备的复合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稳定,而且效率高,节约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次电池(Rechargeable battery)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二次电池具有体积小和质轻的优点,能够满足日益生活化的电子器件特别是小型化电子器件的使用需求。随着二次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锂金属作为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电动工具、可移动电子消费品以及储能等诸多方面,逐渐成为主流的二次电池。而锂金属由于具有氧化还原电位低(相对于标准氢电极,

3.045V)和重量能量密度高(3860mAh/g)的特性,有望作为高容量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
[0003]其中,正极材料或负极材料是影响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正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其所含的锂离子会被在负极上逐渐形成固态电解质膜SEI膜,而导致正极锂离子含量降低,导致正极材料的首周容量和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正极材料的贫锂相和用于补锂的富锂相,且所述富锂相与贫锂相形成复合材料,并在首次充电中所述富锂相至少向所述贫锂相提供锂离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锂相与贫锂相形成复合材料为A至C中如下的至少一种:A:所述贫锂相具有多孔结构,且所述富锂相是填充在所述贫锂相的所述多孔结构中;B:所述富锂相为富锂核体,所述贫锂相形成贫锂包覆层,包覆所述富锂核体;C:所述贫锂相为贫锂核体,所述富锂相形成富锂包覆层,包覆所述贫锂核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锂相与贫锂相形成复合材料为所述A时,且所述贫锂相的粒径为500nm

100μm;和/或所述多孔结构的孔隙直径为5nm

10μm;和/或所述贫锂相所含所述多孔结构的孔隙分布密度为1%

50%。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锂相与贫锂相形成复合材料为所述B时,且所述富锂核体的粒径为50nm

100μm;和/或所述贫锂包覆层的厚度为5nm

10μm;和/或所述贫锂包覆层中还掺杂有所述富锂相,且由所述富锂核体至所述贫锂包覆层的外表面方向,掺杂在所述贫锂包覆层中的所述富锂相呈梯度递减分布。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锂相与贫锂相形成复合材料为所述C时,且所述贫锂核体的粒径为50nm

100μm;和/或所述富锂包覆层的厚度为5nm

10μm;和/或所述富锂包覆层中还掺杂有所述贫锂相,且由所述贫锂核体至所述富锂包覆层的外表面方向,掺杂在所述富锂包覆层中的贫锂相呈梯度递减分布;和/或在所述富锂包覆层外表面还设有封装功能层。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锂相包括富锂金属氧化物;和/或所述贫锂相包括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钴酸锂正极材料、锰酸锂正极材料、镍锰酸锂正极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富锂相与所述贫锂相的质量比为1:(0.01

100)。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锂金属氧化物材料包括Li5MO4、Li2MO2、Li6MO4、Li8MO6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M选自金属元素Fe、Co、Ni、Mn、Al、Cr、Ga、In、La、Bi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磷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现一男万远鑫孔令涌陈心怡赖佳宇张莉谭旗清赵中可黄俊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方创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