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加装电梯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8249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加装电梯结构及施工方法,涉及室内加装电梯改造技术领域,包括设于室内的电梯基础、设于所述电梯基础上的电梯井道,所述电梯井道包括若干楼面层、设于相邻的两个楼面层之间的钢结构,所述电梯井道上设有屋顶梁,所述电梯基础上设有隔墙,所述隔墙设于所述钢结构的外侧,所述电梯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结合的形式,降低整体的井道自重,避免了整体现浇结构材料运输的问题,达到了增效的作用,使得施工速度快,缩短了整体工期,减少劳动力成本,降低整体成本。降低整体成本。降低整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加装电梯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加装电梯改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加装电梯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生活条件的追求越显重要,但许多城市的市区内早期建造的楼宇由于当时经济条件所限,并没有安装载人电梯,对楼宇内业主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为了方便上下楼,越来越多业主开始要求对自己的楼宇进行电梯加装,于是电梯行业现在改造项目较多,加装电梯已经形成一块新的市场形态,扩大了电梯市场领域,对于电梯加装的方式有两种,即室外加装和室内加装,传统施工方法是在建筑外加装电梯,考虑到在室外加装电梯要在室外地坪做电梯基础,四周做玻璃幕墙,每层电梯部位外墙要进行拆除。传统施工方法存在施工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0003]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室内加装电梯井道通常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自重较大,存在整体现浇结构材料运输的问题,效率较低,存在施工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的问题;而且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比较低,时间久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裂痕现象,会造成材料损耗,而钢筋混凝土一旦结构完成之后,后期出现问题是非常难修补的,导致整体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施工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加装电梯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室内加装电梯结构,包括设于室内的电梯基础、设于所述电梯基础上的电梯井道,所述电梯井道包括若干楼面层、设于相邻的两个楼面层之间的钢结构,所述电梯井道上设有屋顶梁,所述电梯基础上设有隔墙,所述隔墙设于所述钢结构的外侧,所述电梯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0006]进一步地,所述钢结构采用Q235B方钢制成,所述钢结构上焊接有若干拉结筋,所述钢结构的焊缝处涂刷有防锈漆。
[0007]进一步地,所述钢结构包括若干钢柱、若干钢梁和若干钢斜撑,所述钢柱竖直设置,所述钢梁水平设置,所述钢斜撑倾斜设置,所述钢斜撑两端分别与相邻一侧的所述钢梁和所述钢柱连接围合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0008]进一步地,所述楼面层包括楼面板和楼面梁,所述楼面板布置在所述楼面梁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屋顶梁包括X向梁和Y向梁。
[0010]进一步地,所述拉结筋采用HRB400钢筋,相邻的两个所述拉结筋间距500mm设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隔墙为灰砂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砌筑砂浆砌筑而成。
[0012]一种室内加装电梯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原结构进行加固;步骤二、现场结构拆除;步骤三、电梯基础现浇;步骤四、井道钢结构施工;步骤五、井道砌筑。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对原结构进行加固的加固方式包括梁截面增大加固、板底碳纤维加固、梁粘钢加固。
[0014]进一步地,所述现场结构拆除采用静力切割拆除。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室内加装电梯结构通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结合的形式,降低整体的井道自重,避免了整体现浇结构材料运输的问题,达到了增效的作用,使得施工速度快,缩短了整体工期,减少劳动力成本,降低整体成本,还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了电梯井道的结构强度,抗震性能好;2.钢结构可回收再利用,降低材料损耗,比传统建筑要节约费用,工程造价低;3.提高室内面积使用率,通过减少钢结构的截面面积,能够提高室内有效使用面积。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室内加装电梯结构一实施例的电梯井道背立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室内加装电梯结构一实施例的电梯井道正立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室内加装电梯结构一实施例的屋顶梁底加固处理中X向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室内加装电梯结构一实施例的屋顶梁底加固处理中Y向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电梯基础,2、电梯井道,21、楼面层,211、楼面板,212、楼面梁,22、钢结构,221、钢斜撑,222、钢柱,223、钢梁,31、X向梁,32、Y向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
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参见图1

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室内加装电梯结构及施工方法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包括设于室内的电梯基础1和电梯井道2,电梯井道2安装在所述电梯基础1上,所述电梯井道2包括至少2个楼面层21、设于相邻的两个楼面层21之间的钢结构22,所述电梯井道2上设有屋顶梁,所述电梯基础1上设有隔墙,所述隔墙设于所述钢结构22的外侧,所述电梯基础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结构22采用Q235B方钢制成,所述钢结构22上焊接有至少2个拉结筋,提高了钢结构22的强度,所述钢结构22的焊缝处涂刷有防锈漆。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结构22包括至少2个钢柱222、至少2个钢梁223和至少1个钢斜撑221,所述钢柱222竖直设置,所述钢梁223水平设置,所述钢斜撑221倾斜设置,所述钢斜撑221两端分别与相邻一侧的所述钢梁223和所述钢柱222连接围合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加装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室内的电梯基础(1)、设于所述电梯基础(1)上的电梯井道(2),所述电梯井道(2)包括若干楼面层(21)、设于相邻的两个楼面层(21)之间的钢结构(22),所述电梯井道(2)上设有屋顶梁,所述电梯基础(1)上设有隔墙,所述隔墙设于所述钢结构(22)的外侧,所述电梯基础(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加装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22)采用Q235B方钢制成,所述钢结构(22)上焊接有若干拉结筋,所述钢结构(22)的焊缝处涂刷有防锈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加装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22)包括若干钢柱(222)、若干钢梁(223)和若干钢斜撑(221),所述钢柱(222)竖直设置,所述钢梁(223)水平设置,所述钢斜撑(221)倾斜设置,所述钢斜撑(221)两端分别与相邻一侧的所述钢梁(223)和所述钢柱(222)连接围合成一个直角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加装电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斯杭东郭铁城楼沁冯嫣嫣江斌辛伟周南徐豪杰姚震昊徐亚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天精诚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