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丽娟专利>正文

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7945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润滑油添加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置硅油溶液;步骤二:配置硅油母液;步骤三:加入硬脂酸,加热搅拌;步骤四:加入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加热搅拌;步骤五:乳化处理;步骤五:检测硅油粘度,重新配置硅油粘度;利用润滑油添加剂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润滑油添加剂,该润滑油添加剂的组成包括煤油、硅油、硬脂酸和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所述油料配置装置包括主体的平台,平台上端的两侧分别通过支架安装有彼此连通的混料罐和分散罐;使混合油料在混料罐和分散罐之间进行来回流动,减少油料乳化过程中产生的空泡,从而便于对粘度有偏差的硅油进行重新配置。而便于对粘度有偏差的硅油进行重新配置。而便于对粘度有偏差的硅油进行重新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润滑油添加剂加工
,具体而言,是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硅油是润滑油添加剂的一种,硅油是无色无味的油状液体,它具有化学稳定性高、凝点低、挥发性小、添加量少、抗氧化与抗高温性能优良等优点,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润滑油抗泡剂;硅油在润滑油中处于不溶解的均匀分散状态,才具有抗泡性;分散在油中的硅油粒子越小,抗泡效果越好,抗泡作用的持续时间越长;
[0003]目前对于硅油的配置操作中,首先将硅油配成硅油溶液或再辅以少量助剂,在保证硅油粘度的情况下,再加入至润滑油中,从而使润滑油获得抗泡效果;因此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硅油的粘度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实现在硅油混料和分散处理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对粘度有偏差的硅油进行重新配置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采用两个彼此连通的处理容器,分别用于对润滑油进行混合与乳化,并在油料混合阶段对油料的粘度进行检测,在多次的循环输送过程中,减少油料乳化过程中产生的空泡,从而便于对粘度有偏差的硅油进行重新配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将低粘度硅油溶液和高粘度硅油溶液在混料罐内,配置混合处理;
[0008]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混合油料加入至煤油或轻柴油中,得到硅油母液;
[0009]步骤三:在硅油母液中加入硬脂酸,加热搅拌;
[0010]步骤四:在步骤三得到的混合油料中加入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加热搅拌;
[0011]步骤五:使用分散盘对分散罐内的混合物进行乳化处理;
[0012]步骤五:检测硅油粘度,重新配置硅油粘度。
[0013]利用润滑油添加剂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润滑油添加剂,该润滑油添加剂的组成包括煤油、硅油、硬脂酸和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
[0014]本申请提供的润滑油添加剂制备方法中对于油料的混合与乳化处理的操作是通过油料配置装置来进行的,所述油料配置装置包括主体的平台,平台上端的两侧分别通过支架安装有混料罐和分散罐。
[0015]所述混料罐和分散罐上分别固定连接并连通设置有多个管道接头,管道接头设置在混料罐和分散罐的侧部下端,混料罐和分散罐上的管道接头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
[0016]所述混料罐内竖向滑动连接有顶液盘,顶液盘上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用于向混料罐内灌入油料和助剂,顶液盘外侧与混料罐内壁抵接贴合。
[0017]所述分散罐内竖向滑动连接有密封盘,密封盘外侧与分散罐内壁抵接贴合。
[0018]下移顶液盘,将混合油料从混料罐中挤入至分散罐内,上移顶液盘,将混合油料从分散罐中吸入至混料罐内,使混合油料在混料罐和分散罐之间进行来回流动。
附图说明
[0019]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其中: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添加剂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添加剂的加工流程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油料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盘、凸起和管道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转筒Ⅰ、滑柱和分散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挡盖、顶液盘和第一伸缩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盘、滑柱和分散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转筒Ⅰ和转筒Ⅱ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顶液盘和传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转动驱动器和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凹槽、混合器和传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顶液盘、进料管和第一转动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混合器、传动轮和控制横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平台1;混料罐2;分散罐3;连通管4;挡盖21;顶液盘22;第一伸缩驱动器23;进料管24;凹槽25;第一转动驱动器26;混合器27;传动轮28;控制横板29;密封盘31;凸起32;转筒Ⅰ33;滑柱34;分散盘35;转筒Ⅱ36;第二转动驱动器37;管道接头41。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实现在硅油混料和分散处理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对粘度有偏差的硅油进行重新配置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0035]步骤一:将低粘度硅油溶液和高粘度硅油溶液在混料罐内,配置混合处理;
[0036]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混合油料加入至煤油或轻柴油中,得到硅油母液;
[0037]步骤三:在硅油母液中加入硬脂酸,加热搅拌;
[0038]步骤四:在步骤三得到的混合油料中加入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加热搅拌;
[0039]步骤五:使用分散盘对分散罐内的混合物进行乳化处理;
[0040]步骤五:检测硅油粘度,重新配置硅油粘度。
[0041]利用润滑油添加剂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润滑油添加剂,该润滑油添加剂的组成包括:按照质量份数取煤油35~52份、硅油10~15份、硬脂酸3~8份和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3~8份。
[0042]本申请通过使用油料配置装置,对混合油料进行交替转移,使混合油料在混料罐和分散罐之间进行来回流动,从而在混料和分散处理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对粘度有偏差的硅油进行重新配置。
[0043]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0044]参照图3

6所示,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润滑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中使用的油料配
置装置,利用控制混合器27对混合油料进行搅动,利用分散盘35对混合油料进行乳化处理的实施例:
[0045]所述油料配置装置的主体平台1安装在无尘车间的操作台上,混料罐2和分散罐3分别位于平台1上端的两侧。
[0046]混料罐2上侧安装有挡盖21,混料罐2内竖向滑动连接有顶液盘22,顶液盘22上设置有用于灌料的进料管24,进料管24的另一端设置有软管,软管贯穿挡盖21上的穿孔,分散罐3内竖向滑动连接有密封盘31。
[0047]顶液盘22上的方柱贯穿挡盖21并与挡盖21滑动连接,挡盖2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顶液盘22竖向移动的第一伸缩驱动器23,第一伸缩驱动器23的活动端贯穿挡盖21并与顶液盘22上侧固定连接。
[0048]启动第一伸缩驱动器23,带动顶液盘22竖向移动,在控制混合油料在混料罐和分散罐之间进行来回流动过程中,可在顶液盘22下侧预留空气。
[0049]密封盘31上侧安装有多个圆杆,圆杆贯穿分散罐3上侧的内沿。
[0050]混料罐2上的管道接头41处设置有出液检测支管,并且支管上设置有阀门,打开阀门,将油料进行排出或检测油料的粘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低粘度硅油溶液和高粘度硅油溶液在混料罐内,配置混合处理;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混合油料加入至煤油或轻柴油中,得到硅油母液;步骤三:在硅油母液中加入硬脂酸,加热搅拌;步骤四:在步骤三得到的混合油料中加入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加热搅拌;步骤五:使用分散盘对分散罐内的混合物进行乳化处理;步骤五:检测硅油粘度,重新配置硅油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2)和分散罐(3)分别安装在平台(1)的两侧,混料罐(2)和分散罐(3)底部的管道接头(41)之间通过连通管(4)连通,混料罐(2)内竖向滑动连接有顶液盘(22),顶液盘(22)上设置有用于灌料的进料管(24),分散罐(3)内竖向滑动连接有密封盘(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罐(2)上侧安装有挡盖(21),顶液盘(22)上的方柱贯穿挡盖(21)并与挡盖(21)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31)上侧安装有多个圆杆,圆杆贯穿分散罐(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娟刘文亮周睿
申请(专利权)人:张丽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