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滴水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70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物滴水线结构,包括主体、屋面板和多个防水卷材,所述屋面板由主体向外延伸至檐口,所述多个防水卷材包括第一防水卷材和第二防水卷材,其中还包括与多个防水卷材同材质的滴水线,所述滴水线位于所述檐口下方并沿所述檐口分布,用以解决现有滴水线或滴水板制作复杂、材料污染等问题,实现了节省施工成本,将滴水线和第二防水卷材焊接起来简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现有技术中金属螺钉对防水卷材整体性的破坏,减轻了现有技术中金属滴水板制作工艺的污染。水板制作工艺的污染。水板制作工艺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滴水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防水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筑物滴水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建筑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雨水具有张力,雨水沿着建筑物外墙由交界处渗漏到所述主体内部,为了阻止雨水由竖向墙面流到底侧墙面而设计了滴水线或滴水板结构。滴水线或滴水板结构运用了流体沿凸面流动的康达效应,将雨水引至墙外,保证了墙体不受雨水侵蚀。
[0003]目前的滴水线制作工艺包括基面清理即将残存的砂浆、污垢、灰尘清扫干净,用水润湿,“甩毛”或“凿毛”;弹线即边角部位应吊垂直,底口应在同一水平线上,这些部位应提前弹墨线或拉通线控制;粘贴滴水线槽即按照事先弹好的位置线,采用掺胶砂浆将滴水槽粘贴好,视现场情况,约50

80cm布一个粘贴点,小于2m的窗洞口布2

3点,大于2m的窗洞口布3

5点;夹直板即施工时应先完成上面及底面抹灰,然后将尺板夹于抹好的底面上,尺板坡口朝外,用事先弹好的水平线找水平,使之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四周交圈;抹灰即完成侧面抹灰,这样底口就形成了形似“鹰嘴”的滴水线;压光镏角即拆下尺板后,再将滴水线压光、镏直,保证观感质量及修整养护。滴水线也可在结构施工时做出,在女儿墙小沿、通风口盖板或突出墙面的腰线等部位,支模时用架子管做底模,里口用木条垫平,外口利用架子管本身形状浇筑成“鹰嘴”,拆模后再抹灰修整。
[0004]现有滴水线的施工工艺技术要求高,人工成本大。现有滴水板施工工艺复杂,效率低下,现场制作滴水板,包括切割、加工、钻孔,再由金属螺钉将金属滴水板安装、固定在金属屋面板上和金属封檐板下,现有滴水板的施工方法在切割不锈钢板材和焊接时,施工的噪音较大,且焊接过程会产生一定气味,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物滴水线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滴水线或滴水板制作复杂、材料污染等问题,达到节约施工成本,不产生污染的效果。
[0006]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与第一防水卷材、第二防水卷材材料相同的滴水线,将滴水线与第二防水卷材焊接相连进行雨水引流,防止雨水倒灌至主体内部。
[0007]一种建筑物滴水线结构,包括主体、屋面板,所述屋面板由主体向外延伸至檐口;多个防水卷材,所述多个防水卷材包括第一防水卷材和第二防水卷材;还包括与所述多个防水卷材同材质的滴水线,所述滴水线位于所述檐口下方并沿所述檐口分布。所述屋面板属于结构层,一般由不锈钢、金属板、铝合金、镀锌等材质或是现浇来铺设,位于建筑物的屋顶,在房屋顶层的山墙斜梁上组装后形成整体性良好的坡屋顶;所述檐口属于主体和屋面板交界处的屋面板顶,此处檐口是指屋面板的最外边缘处的屋檐的下边缘;所述多个防水卷材包括第一防水卷材和第二防水卷材,所述第一防水卷材为包覆所述屋面板的防水卷
材,第二防水卷材为包覆所述檐口并延伸至主体的防水卷材,所述多个防水卷材是用于建筑主体、屋面板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在进行满粘工艺铺贴前,对屋面板的杂物碎屑进行清理,保证屋面板表面没有浮尘垃圾、浮尘漆皮、锈沫、油渍等再开始铺贴,然后经过涂刷基层处理剂,特殊部位加铺,定位弹线,满涂基层胶,对卷材进行收头处理,接缝粘合、封口处理,涂刷接缝胶,铺贴卷材,防水层表面清理检查最后涂刷表面涂料等一系列工序后进行验收;所述滴水线由所述多个防水卷材同一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滴水线与所述第二防水卷材焊接相连并沿所述檐口分布,由于现有的技术方案是采用金属螺钉固定连接的方式将滴水板和防水层相连,虽然有密封胶接缝处和螺钉固定处进行密封处理,接缝处的密封材料仍然会因为风载、雨载、机械震动等外力作用下脱开,接缝处的缝隙形变也会逐渐明显,渗水概率也会逐渐变大,因此在所述多个防水卷材施工完成后,在所述檐口下方焊接一道与多个防水卷材同材质的滴水线能够避免破坏所述第二防水卷材的整体性,防止所述檐口处的雨水沿着缝隙渗漏到所述主体部分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所述滴水线沿所述檐口分布能将雨水均匀分散到所述滴水线的每一个角落,避免雨水长期在一个点积聚从而影响到滴水线的使用寿命。
[0008]所述滴水线横截面包括横向部和竖直部,所述滴水线的横向部焊接在所述第二防水卷材上,所述滴水线的竖直部自然垂落。所述滴水线是由热塑性聚烯烃类材料制作而成,因此所述滴水线的竖直部为自然垂落,并不是和所述滴水线的横向部呈固定夹角,所述滴水线的横向部焊接在所述第二防水卷材上,焊接施工过程中采用400

500℃的热风将热塑性的塑料融化,先将焊机预热3

5分钟然后用压辊将融化的防水卷材压合在一起,排除防水卷材下的空气并粘贴牢固,保持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有扭曲、皱褶,所述滴水线的竖直部用于引流斜角方向飘落的雨水。
[0009]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包覆所述主体的长度L大于所述滴水线竖直部的自然垂落高度H。由于雨水飘落时,一部分雨水以斜角方向打落在第二防水卷材的竖直端面处,雨水从所述第二防水卷材滑落至所述滴水线再引流至地面,另一部分以斜角方向打落在所述滴水线的竖直部,雨水由所述滴水线引流至地面或引流至所述,还有一部分以斜角方向打落在所述第二卷材包覆在主体外的部分,雨水由主体外的防水卷材滑落至地面,当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包覆所述主体的长度L大于所述滴水线竖直部的自然垂落高度H时,才能保证雨水飘落时即使所述滴水线竖直部水平飘起,被引流至所述滴水线的雨水也不会随着飘起的所述滴水线竖直部的方向飞出打湿建筑物的主体部分,保证了所述主体不被雨水侵蚀。
[0010]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包覆所述主体的长度L是所述滴水线竖直部自然垂落高度H的2至10倍。当L:H的比值过小时所述主体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水保护,所述滴水线上积聚的雨水容易打湿所述主体,当L:H的比值过大时容易造成防水卷材铺设的浪费,施工成本过高。
[0011]所述檐口由所述主体向外延伸的长度l越长,L:H比值越大。所述檐口能够遮挡的一部分雨水越多,能更好地保护所述主体不被雨水打湿,檐口深度即所述檐口由所述主体向外延伸的长度l=需要遮阳的垂直高度/时段内最小太阳高度角的正切值,因此所述主体越高,所述檐口由所述主体向外延伸的长度l越长,在所述滴水线竖直部H保持高度不变的情况下,L:H的比值越大。
[0012]L:l=0.8~1.5之间。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包覆所述主体的长度L与所述檐口由主体向外延伸的长度l基本等长,其比值L:l=0.8

1.5之间,当L:l的比值过小时,第二防水卷材
包覆所述主体的用料过短,雨水易随所述滴水线竖直部水平飘起时被引流至飘起方向飞出打湿所述主体,当L:l的比值过大时,第二防水卷材包覆所述主体用料过长,易造成材料的浪费,带来施工成本增加的问题。
[0013]所述滴水线竖直部下端设有向实施主体方向回折的回折部。所述滴水线回折部的回折角度约为15
°
至4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滴水线结构,包括主体、屋面板和多个防水卷材,所述屋面板由主体向外延伸至檐口,所述多个防水卷材包括第一防水卷材和第二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多个防水卷材同材质的滴水线,所述滴水线位于所述檐口下方并沿所述檐口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物滴水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线的横截面包括横向部和竖直部,所述滴水线横向部焊接在所述第二防水卷材上,所述滴水线竖直部自然垂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建筑物滴水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包覆所述主体的长度L大于所述滴水线竖直部的自然垂落高度H。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建筑物滴水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包覆所述主体的长度L是所述滴水线竖直部自然垂落高度H的2至10倍。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红戴书陶李贤志
申请(专利权)人:科顺建筑修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