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乙炔发生器自动排渣系统及其自动排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乙炔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乙炔发生器自动排渣系统及其自动排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生器是生产乙炔的主要设备,由于电石中携带矽铁及多种杂质,与水反应后在重力和搅拌作用下沉入发生器底部,会堵塞溢流管口,因此需定期对发生器进行排渣。现有的排渣方法多为人工排渣,发生器排渣为每隔1
‑
2个小时手动排渣一次,排渣时,打开发生器下排渣阀,待下排渣阀完全开启后关闭下排渣阀,同时打开上排渣阀,利用下排渣关闭与上排渣开启的时间差排渣,避免排渣时排渣阀不能及时关闭造成发生器液位低。排渣时发生器主控停止发生器加料操作,一储斗不准往二储斗放料;排渣后当发生器液位上升至正常液位后再进行发生器加料操作。此操作需主控和现场密切配合,现场巡检工需在一、二楼来回操作,劳动强度大;并且排渣时将矽铁排出的同时乙炔气也会大量逸出,造成资源浪费,外排VOCS含量高,造成环境污染,也会导致发生器内的压力迅速下降,形成负压,倒吸空气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或者发生器内液位过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乙炔发生器自动排渣系统,包括与发生器底部排渣口密封连接的排渣管道、与排渣管道密封连接的冲水管道、设置在排渣管道上的第一排渣阀和第二排渣阀,其特征在于,排渣管道的第一端与发生器底部排渣口密封连接,其第二端连接至废渣排放区;第一排渣阀设置在靠近排渣管道第一端的排渣管道上,第二排渣阀设置在靠近排渣管道的第二端的排渣管道上;在第一排渣阀和第二排渣阀之间的排渣管道上还连接有排气管道;所述冲水管道包括与两个排渣阀之间的排渣管道密封连接的第一冲水管道和第二冲水管道,其中第一冲水管道与排渣管道的连接口设置于靠近第一排渣阀处,第二冲水管道与排渣管道的连接口设置于靠近第二排渣阀处;在第一冲水管道和第二冲水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冲洗水阀和第二冲洗水阀;还包括DCS系统、设置在发生器内部并与DCS系统电连接的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排渣阀、第二排渣阀、第一冲洗水阀和第二冲洗水阀均采用可远程控制的阀门;所述DCS系统分别连接第一冲洗水阀、第二冲洗水阀、第一排渣阀以及第二排渣阀的控制端用于控制其打开或者关断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炔发生器自动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至上清液系统出水口的总冲水管道,所述第一冲水管道由第一段管道和第二段管道组成,第一段管道的直径和所述总冲水管道的直径相同,第二段管道的直径小于第一段管道;第一段管道的第二端与第二段管道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变径接头相连接,第二段管道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排渣管道上,第一冲洗水阀设置在第二段管道上;所述第二冲水管道由第三段管道和第四段管道组成,第三段管道的直径和所述总冲水管道的直径相同,第四段管道的直径小于第三段管道;第三段管道的第二端与第四段管道的第一端通过第二变径接头相连接,第四段管道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排渣管道上,第二冲洗水阀设置在第四段管道上;第一段管道的第一端和第三段管道的第一端通过三通连接至所述总冲水管道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炔发生器自动排渣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冲水管道和第二冲水管道分别通过第三变径接头和第四变径接头连接至上清液系统出水口,第三变径接头与第一冲水管道出水口之间的管道内径小于第三变径接头与上清液系统出水口之间管道的内径,第四变径接头与第二冲水管道出水口之间的管道内径小于第四变径接头与上清液系统出水口之间管道的内径;第一冲洗水阀设置在第三变径接头与第一冲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星,魏成江,崔二梅,张国辉,徐素霞,杨少鹏,赵二波,焦晓利,马长虹,许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