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750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方法,包括步骤1:讨论发起人根据需要讨论的内容选择三维模型区域场景,初始化并显示该三维模型区域场景,选择该三维模型区域场景的初始视角;步骤2:在该三维模型区域场景下创建讨论群组,并邀请需要参与讨论的用户进入该讨论群组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三维模型技术,结合及时讨论技术,实现了接近建筑、园区真实现场的场景展示,使工程建设项目中参与讨论的用户能更直观的了解到所讨论的具体位置,结合实时语音、文字和图片信息,以及三维模型的操作,用户能更好的理解项目现实场景中的复杂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线即时讨论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云服务、即时通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及网络带宽的不断扩大,通过网络线上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会议、技术讨论)已逐渐为项目现场管理所接受。同时,随着三维模型应用在建设工程中的普及,各专业的工程人员都日渐习惯通过三维模型进行工程日常工作讨论,以同一模型为基础,解决建筑物空间、施工顺序、设备安装等问题。采用三维模型技术,在线进行即时讨论与沟通,各专业工程人员不再受地域限制,可随时进行项目问题的沟通,逐渐减少或取代施工现场的会议,提高施工效率。虽然现有的三维模型技术在线进行即时讨论与沟通时能够在三维场景或三维模型中展示个人信息,同时进行多用户端数据同步,但是其无法支持用户对三维模型的操作要求,不能同步展示用户对三维模型的连续操作过程,更无法实现以三维模型作为一种沟通的基础信息载体进行工作和施工现场讨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方法及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1:讨论发起人根据需要讨论的内容选择三维模型区域场景,初始化并显示该三维模型区域场景,选择该三维模型区域场景的初始视角;
[0006]步骤2:在该三维模型区域场景下创建讨论群组,并邀请需要参与讨论的用户进入该讨论群组
[0007]步骤3:进入讨论群组的特定用户也初始化并显示该三维模型区域场景,同时切换至该初始视角;
[0008]步骤4:讨论群组内成员在讨论群组内进行即时信息沟通和三维模型操作;
[0009]步骤5:即时讨论完毕后关闭讨论群组。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进行即时信息沟通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410:讨论群组中的成员发送实时语音、文字或图片信息;
[0012]步骤411:对发送的实时语音、文字或图片信息进行时序处理,为每条信息新增唯一的时序号;
[0013]步骤412:将增加了时序号后的实时语音、文字或图片信息发送给讨论群组内所有的成员,并按时序号顺序显示所发信息。
[0014]步骤4中进行三维模型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420:讨论群组中的成员发送三维模型操作请求;
[0016]步骤421:根据发送的三维模型操作请求判断哪一位成员够获得操作权;
[0017]步骤422:获得操作权的成员对三维模型进行操作;
[0018]步骤423:将对三维模型进行操作的指令信息发送给讨论组内其他成员,并根据指令信息在讨论组内其他成员端显示三维模型操作步骤;
[0019]步骤423:释放操作权。
[0020]所述步骤421中判断哪一位成员够获得操作权的具体步骤如下:判断当前是否已经有成员在进行三维模型操作;是,驳回当前所有的三维模型操作请求;否,根据所有的三维模型操作请求的时间,将操作权分配给第一个发出三维模型操作请求的成员,若多位成员同时发出三维模型操作请求,则按用户权重进行优先级排序,将操作权分配给优先级高的成员。
[0021]所述步骤422中获得操作权的成员对三维模型进行操作具体包括;模型切换操作、视角变化操作、模型缩放操作、模型平移操作、选择构件操作和、或模型漫游操作。
[0022]步骤5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保存即时讨论过程中的语音信息、文字信息、图片信息以及模型操作信息。
[0023]步骤5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保存的语音信息、文字信息、图片信息以及模型操作信息按顺序复现整个讨论过程。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系统,其包括:
[0025]三维模型服务器:用于存储轻量化后的模型数据。
[0026]客户端:用于初始化即时讨论场景,通过图形引擎显示三维模型数据,提供三维模型的在线操作,发送、接收实时语音、文字、图片信息。
[0027]模型操作冲突解决模块:用于通过操作锁机制保证单位时间内只有唯一用户操作模型。
[0028]时序控制模块:用于按先来先服务原则对多个客户端的操作进行时序控制,保证每个操作指令按顺序在其他客户端进行还原展示。
[0029]即时通讯模块:用于保持客户端与服务端的长连接和数据传输。
[0030]为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系统还包括讨论复现模块和即时通讯服务器;即时通讯服务器:用于存储实时语音、文字、图片信息,模型操作信息;
[0031]讨论复现模块:用于根据即时通讯服务器存储的讨论、会议信息语音、文字、图片、模型操作信息,按顺序复现讨论、会议的整个过程。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3](1)本专利技术通过三维模型技术,结合及时讨论技术,实现了接近建筑、园区真实现场的场景展示,使工程建设项目中参与讨论的用户能更直观的了解到所讨论的具体位置,结合实时语音、文字和图片信息,以及三维模型的操作,用户能更好的理解项目现实场景中的复杂问题。
[0034](2)本专利技术通过三维模型操作信息同步及冲突解决机制,使得参与讨论的用户都能操作三维模型,通过不同的操作指令,展示不同的视角、路径等信息,避免了传统会议模式,主持人操作,其他参与人只能查看不能操作的缺陷。
[0035](3)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终端操作,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端、电脑终端等多种方式参与讨论,避免线下参会对会议地点和时间的统一要求,提高项目参与方之间沟通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效率。
[0036](4)本专利技术在线基于三维模型讨论、会议,结合即时通讯数据记录功能,可完整的复现会议全程,避免出现会场重要信息遗漏,保证讨论、会议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的方法的流程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即时信息沟通过程的流程图。
[003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三维模型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实施例1
[0041]本实施例公开的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系统包括三维模型服务器、客户端、模型操作冲突解决模块、时序控制模块以及即时通讯模块这五部分。
[0042]其中,该三维模型服务器作为系统的控制中心,并可以存储轻量化后的模型数据。
[0043]客户端可以是电脑、移动终端等,其数量可设置为多个,一个用户对应一个客户端,其用于初始化即时讨论场景,通过图形引擎显示三维模型数据,提供三维模型的在线操作,并可以向三维模型服务器发送实时语音、文字、图片信息,也可以接收三维模型服务器发送的实时语音、文字、图片信息。
[0044]模型操作冲突解决模块用于在客户端发出三维模型操作请求时,通过操作锁机制保证单位时间内只有唯一用户在操作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讨论发起人根据需要讨论的内容选择三维模型区域场景,初始化并显示该三维模型区域场景,选择该三维模型区域场景的初始视角;步骤2:在该三维模型区域场景下创建讨论群组,并邀请需要参与讨论的用户进入该讨论群组;步骤3:进入讨论群组的特定用户也初始化并显示该三维模型区域场景,同时切换至该初始视角;步骤4:讨论群组内成员在讨论群组内进行即时信息沟通和三维模型操作;步骤5:即时讨论完毕后关闭讨论群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进行即时信息沟通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10:讨论群组中的成员发送实时语音、文字或图片信息;步骤411:对发送的实时语音、文字或图片信息进行时序处理,为每条信息新增唯一的时序号;步骤412:将增加了时序号后的实时语音、文字或图片信息发送给讨论群组内的所有成员,并按时序号顺序显示所发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进行三维模型操作包括以下步骤:步骤420:讨论群组中的成员发送三维模型操作请求;步骤421:根据发送的三维模型操作请求判断哪一位成员够获得操作权;步骤422:获得操作权的成员对三维模型进行操作;步骤423:将对三维模型进行操作的指令信息发送给讨论组内其他成员,并根据指令信息在讨论组内其他成员端显示三维模型操作步骤;步骤423:释放操作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即时讨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21中判断哪一位成员够获得操作权的具体步骤如下:判断当前是否已经有成员在进行三维模型操作;是,驳回当前所有的三维模型操作请求;否,根据所有的三维模型操作请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敏杨刚郭向伟李叶杉杨洁刘小龙张皓然朱娇娇
申请(专利权)人:同炎数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