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加固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414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加固体系,包括墙体,墙体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模板,墙体的外侧设有第一背楞和第二背楞,第一背楞和第二背楞均与模板固定连接,墙体的内部设有圆杆,圆杆的外侧设有楔形块,圆杆的内部开设有与楔形块配合使用的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圆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孔与楔形块插接,以与第一背楞固定,再通过卡扣块与卡槽配合,卡扣块用棱柱体结构,防止圆杆因转动而发生松动移位,固定方式更便捷,稳固性更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整体提高模板整体的稳固性,可有效减少涨模等现象,对模板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很好的固定作用。很好的固定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加固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墙体模板加固
,具体为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加固体系。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生活中,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墙体等进行浇筑,而在浇筑成型前需要用模板搭建出模型,模板的搭建直接关系到墙体浇筑的质量问题,在模板搭建时需要对模板进行加固,使其保持特定形状并且不能变形。在对墙体模板进行加固时,需使用背楞对模板进行固定,现有的加固体系中圆杆两端一般直接使用螺母固定住,并且但是这种固定方式无法锁紧圆杆的轴向转动,进而容易导致圆杆松动移位,固定效果较差;此外这种结构的固定体系安装过程复杂,影响施工工期,因此提供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加固体系,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加固体系,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加固体系,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模板,所述墙体的外侧设有第一背楞和第二背楞,所述第一背楞和第二背楞均与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墙体的内部设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侧设有楔形块,所述圆杆的内部开设有与楔形块配合使用的定位孔。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背楞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背楞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圆杆从下向上依次贯穿第二通孔、墙体和模板且从第一通孔中部穿出。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扣块,所述卡扣块为正六棱柱结构,所述第二背楞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扣块配合使用的卡槽。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扣块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背楞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限位槽。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
[0010]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圆杆贯穿第一背楞、第二背楞、墙体及其两侧的模板,圆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孔与楔形块插接,以与第一背楞固定,再通过卡扣块与卡槽配合,以与第二背楞固定,其中卡扣块采用棱柱体结构,防止圆杆因转动而发生松动移位,相较于现有的螺纹固定方式的加固体系,固定方式更便捷,且稳固性更强,本技术可以整体提高模板整体的稳固性,可有效减少涨模等现象,对模板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中楔形块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中圆杆和楔形块的连接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中第二背楞的局部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中卡扣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第一背楞;2、第二背楞;3、模板;4、圆杆;5、定位孔;6、楔形块;7、卡扣块;8、卡槽;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墙体;12、限位槽;13、限位块;14、限位板;15、滑槽;16、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加固体系,包括墙体11,墙体11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模板3,墙体11的外侧设有第一背楞1和第二背楞2,第一背楞1和第二背楞2均与模板3固定连接,墙体11的内部设有圆杆4,圆杆4底部的卡扣块7进入卡槽8的内部,圆杆4的外侧设有楔形块6,圆杆4的内部开设有与楔形块6配合使用的定位孔5,圆杆4贯穿第一背楞1、第二背楞2、墙体11和模板3,圆杆4的通过定位孔5与楔形块6插接进行固定,卡扣块7采用棱柱体结构,从而实现了防止圆杆4因转动而发生松动移位,相较于现有的螺纹固定方式的加固体系,固定方式更便捷,且稳固性更强。
[0020]进一步的,第一背楞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9,第二背楞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0,圆杆4从下向上依次贯穿第二通孔10、墙体11和模板3且从第一通孔9中部穿出,方便对第一背楞1、墙体11、模板3和第二背楞2进行固定。
[0021]进一步的,圆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扣块7,卡扣块7为正六棱柱结构,第二背楞2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扣块7配合使用的卡槽8,方便对卡扣块7和卡槽8进行限位,卡扣块7采用棱柱体结构,防止圆杆4因转动而发生松动移位。
[0022]进一步的,卡扣块7的内部对称开设有滑槽15,滑槽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3,第二背楞2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13配合使用的限位槽12,限位板14推动限位块13进入限位槽12的内部。
[0023]进一步的,滑槽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4,限位块13与限位板14固定连接,限位板1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6,限位板14在伸缩弹簧16的弹力作用下推动限位块13。
[0024]使用本技术时,圆杆4贯穿第一背楞1、第二背楞2、墙体11和模板3,圆杆4的通过定位孔5与楔形块6插接进行固定,圆杆4底部的卡扣块7进入卡槽8的内部,其中卡扣块7采用棱柱体结构,从而实现了防止圆杆4因转动而发生松动移位,相较于现有的螺纹固定方
式的加固体系,固定方式更便捷,且稳固性更强。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加固体系,包括墙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1)的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模板(3),所述墙体(11)的外侧设有第一背楞(1)和第二背楞(2),所述第一背楞(1)和第二背楞(2)均与模板(3)固定连接,所述墙体(11)的内部设有圆杆(4),所述圆杆(4)的外侧设有楔形块(6),所述圆杆(4)的内部开设有与楔形块(6)配合使用的定位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第一背楞(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9),所述第二背楞(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0),所述圆杆(4)从下向上依次贯穿第二通孔(10)、墙体(11)和模板(3)且从第一通孔(9)中部穿出。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鹏徐奇沈谋超陈显允梁剑吴东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