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攻丝带线锚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201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自攻丝带线锚钉,它包括钉体和与钉体连接的钉头,所述钉体呈圆柱状且外周设有螺纹,所述钉体中央沿其轴向开有贯穿钉体两端的驱动槽,所述钉体上设有若干个沿钉体径向贯穿的第一通孔,若干第一通孔沿钉体轴向等距分布,所述钉头包括连接部和锥形钉尖部,所述连接部插设于钉体顶端驱动槽内,所述锥形钉尖部设有径向贯穿的穿线孔,所述连接部设有一径向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部上开有与第二通孔两端连通的避让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其钉头不仅与钉体可拆卸连接,而且无需提前攻丝,钉头可直接敲入骨质内,提高固定强度。提高固定强度。提高固定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攻丝带线锚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地是一种可自攻丝带线锚钉。

技术介绍

[0002]当韧带或肌腱从相关的骨完全或部分地分离或者由于撕裂而损伤时,可以使用外科医疗器材来协助修复,带线锚钉是运动医学手术中常用的一类植入物,使用时将钉体植入骨中,其自带的医用缝合线可以穿过断裂的肌腱或软组织,医用缝合线打结后即可重新固定肌腱或软组织。
[0003]带线锚钉按照结构区分,可分为分体式和一体式,即钉体和钉头分体或一体式,其中分体式锚钉的钉体外壁通常设有螺纹,在使用过程中先在部位进行打孔,然后将钉头和钉体分别攻丝和旋入,这样操作虽然能达到植入目的,但是延长了手术时间,从而增加了手术风险。因此亟需一种可自攻丝的带线锚钉,而现有技术中,可自攻丝带线锚钉通常为金属材料,或钉头为金属材料,而金属材料不可吸收,而且存在金属腐蚀、不易翻修及易出现慢性炎症等问题,不利于患者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自攻丝带线锚钉,其钉头不仅与钉体可拆卸连接,而且无需提前攻丝,钉头可直接敲入骨质内,提高固定强度。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自攻丝带线锚钉,它包括钉体和与钉体连接的钉头,所述钉体呈圆柱状且外周设有螺纹,所述钉体中央沿其轴向开有贯穿钉体两端的驱动槽,所述钉体上设有若干个沿钉体径向贯穿的第一通孔,若干第一通孔沿钉体轴向等距分布,所述钉头包括连接部和锥形钉尖部,所述连接部插设于钉体顶端驱动槽内,所述锥形钉尖部设有径向贯穿的穿线孔,所述连接部设有一径向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连接部上开有与第二通孔两端连通的避让槽。
[0006]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其包括钉体和钉头,钉体中央开有用于连接插入器的驱动槽,钉体外周设有螺纹,形成旋入式钉体,通过驱动槽驱动而旋入骨质,使得钉体能更加稳固地固定于骨质内,钉体侧方沿轴向均匀分布有第一通孔,使得钉体植入后骨液可快速通过第一通孔渗入,便于术后液体循环流通,同时第一通孔还能容纳收集游离的骨屑,便于修复愈合;钉头的钉尖为锥形,无需在骨质攻丝开孔,可直接敲入骨质内,且降低植入过程的阻力,提高手术效率;钉头的钉尖侧向开有穿线孔,即径向开有穿线孔,用于供医用缝合线穿过,钉头的连接部直接插入钉体顶端的驱动槽内,连接部侧向开有第二通孔,即径向开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用于穿插固定线,固定线穿过第二通孔,然后经过与第二通孔两端连通的避让槽,再进入驱动槽,最后从钉体的尾端引出,通过拉紧固定线即可将钉头连接于钉体顶端,无需螺纹连接,无需通过卡接结构卡扣连接,便于锚钉加工,且操作更加简单。
[0007]优选地,所述螺纹为锯齿形螺纹,锯齿形螺纹的牙根强度高,使得钉体固定更加牢
固。
[0008]优选地,所述驱动槽为梅花形,便于插入器连接,避免插入器连接头和驱动槽之间打滑。
[0009]优选地,若干第一通孔位于梅花形驱动槽内壁其中一圆弧凸起上,即第一通孔分布在钉体壁厚较大处,保证不影响钉体的整体强度,避免钉体变形或折断。
[0010]优选地,当钉头的连接部插设于驱动槽时,所述锥形钉尖部底面与钉体端面贴合,使得钉头连接部形成径向限位,使得钉头和钉体能顺滑地植入。
[0011]优选地,所述锥形钉尖部和连接部一体化,提高钉头整体强度。
[0012]优选地,所述钉体和钉头均为可吸收材料,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加快愈合。
[0013]优选地,可吸收材料由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β

磷酸三钙、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羟基磷灰石、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β

磷酸三钙/硫酸钙、聚左旋乳酸/β

磷酸三钙、聚左旋乳酸/羟基磷灰石、聚左旋乳酸/β

磷酸三钙/硫酸钙、聚左旋乳酸/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β

磷酸三钙及聚左旋乳酸/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中的一种加工而成,由于磷酸三钙和羟基磷灰石成分具有骨传导作用,有利于骨愈合。
[0014]优选地,所述生物复合材料在140℃

160℃下通过模压得到,使得生物复合材料内部出现大量纤维结构,纤维结构显著的提高了材料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钉体和钉头结构爆炸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钉体仰视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钉体剖视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钉头俯视图。
[0019]其中,1、钉体;2、钉头;21、连接部;22、锥形钉尖部;3、螺纹;4、驱动槽;5、第一通孔;6、穿线孔;7、第二通孔;8、避让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自攻丝带线锚钉,如图1所示,它包括钉体1和钉头2,钉体1呈圆柱状且外周设有螺纹3,螺纹3的设置能使得钉体1顺利地植入骨质中,且植入后能够牢固地固定且能够保证稳定性,钉体1中央沿其轴向开有贯穿钉体1两端的驱动槽4,插入器插至驱动槽4,驱动钉体1旋转而植入,本实施例中,驱动槽4为梅花形,当然也可以为正多边形槽,插入器的输出端插入至驱动槽4内,驱动钉体1旋转而植入或拧出。
[0022]本实施例中,圆柱状的钉体1并非是径向均匀的传统圆柱,而是顶端直径相对于尾端直径小,而顶端至尾端之间的钉体1则呈光滑圆弧面且呈渐大的趋势,使得钉体1外壁具有一定的流水曲线状,便于钉体1植入骨质时能较平滑地接触骨质,使得植入时不会额外损伤骨质。
[0023]钉体1上设有若干个径向贯穿的第一通孔5,第一通孔5沿钉体1轴向均匀且等距地分布,第一通孔5和驱动槽4连通,第一通孔5通常为圆孔、椭圆孔或腰型孔,使得骨质内的体液能能流入钉体1驱动槽4内,加速骨质体液循环,加快骨愈合,同时,第一通孔5在钉体1植
入过程中还能容纳并收集骨屑,避免骨屑扩散。
[0024]通常第一通孔5位于梅花形驱动槽4内壁其中一圆弧凸起上,即第一通孔5轴向沿着该圆弧凸起等距均匀分布,而第一通孔5从钉体1外壁看上去,则均分布在外螺纹3的牙顶上,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第一通孔5贯穿钉体1壁厚较大的位置,使得第一通孔5不影响钉体1整体强度。
[0025]其中,如图3所示,钉体1外壁上的螺纹3为锯齿形螺纹3,锯齿形螺纹3的牙型为不等腰梯形,工作面的牙侧角3度,非工作面牙侧角30度。外螺纹3牙根有较大的圆角,以减小应力集中,能更加顺利的钻入,内外螺纹3旋合后,大径无间隙便于对中,兼有矩形螺纹3传动效率高和梯形螺纹3牙型螺纹3牙根强度高的特点,保障了钉体1植入后的牢固度,这是普通螺纹3或间断螺纹3所不具有的特点,由于骨锚钉尺寸非常小,比普通螺钉还要小,为了保障锚钉植入后的稳定性,在钉体1上很难增设相关加固结构,因此钉体1外壁上的螺纹3直接影响牢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自攻丝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钉体(1)和与钉体(1)连接的钉头(2),所述钉体(1)呈圆柱状且外周设有螺纹(3),所述钉体(1)中央沿其轴向开有贯穿钉体(1)两端的驱动槽(4),所述钉体(1)上设有若干个沿钉体(1)径向贯穿的第一通孔(5),若干第一通孔(5)沿钉体(1)轴向等距分布,所述钉头(2)包括连接部(21)和锥形钉尖部(22),所述连接部(21)插设于钉体(1)顶端驱动槽(4)内,所述锥形钉尖部(22)设有径向贯穿的穿线孔(6),所述连接部(21)设有一径向贯穿的第二通孔(7),所述连接部(21)上开有与第二通孔(7)两端连通的避让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攻丝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3)为锯齿形螺纹(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攻丝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槽(4)为梅花形,且内部均倒圆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攻丝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若干第一通孔(5)位于梅花形驱动槽(4)内壁其中一圆弧凸起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攻丝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当钉头(2)的连接部(21)插设于驱动槽(4)时,所述锥形钉尖部底面与钉体端面贴合,使得钉头(2)连接部(21)形成径向限位。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平兰军吕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拜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