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医疗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7186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大数据中心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数据资源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治理系统、数据中心平台、专病数据分析平台和专病临床科研系统,通过数据资源系统,解决了可用分析数据少的技术问题,具有提高模型准确率的技术效果。通过系统的布局方式解决了分级诊疗不完善的技术问题,具有提高诊疗效率的技术效果。通过结合中西医科室的数据共同配合分析对患者可能患有的疾病进行预测解决了在中西医结合疾病防治领域空缺的技术问题。通过数据治理系统,解决了对于不同格式的数据分析困难的技术问题,具有提高分析效率的技术效果。有提高分析效率的技术效果。有提高分析效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医疗系统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临床科研数据中心
,具体是一种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医疗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目前国内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正掀起一股临床研究热潮,各大医疗机构如何能更好的融入和跟上国家政策步伐,营造科研氛围、形成科研思路,从而全面提升医院临床科研能力、加快临床转化,已成为医疗机构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传统的信息化技术在中西医结合“治未病”方向的应用水平不高,存在以下显著问题:1.需要在数据治理与分析方面耗费大量时间,难以开展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
[0003]2.难以形成完整的分级诊疗的疾病防控体系和服务体系。
[0004]3.对于中西医结合疾病防治领域存在空缺。
[0005]4.面对来源不同导致的格式不统一的数据分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缩短数据治理与分析时间,布局完整的分级诊疗和疾病防控体系,填补中西医结合疾病防治领域,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医疗系统及使用方法,这种系统及使用方法可以改善数据治理与分析流程,具有更完整的体系布局,通过数据分析结合中西医完成疾病预防工作。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大数据中心系统,包括数据资源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治理系统、数据中心平台、专病数据分析平台和专病临床科研系统,上述数据资源平台用于存放原始数据,上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对上述原始数据进行采集,上述数据治理平台用于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处理,上述数据平台用于存放最终数据,上述专病数据分析平台用于对上述最终数据进行拟合分析,上述专病临床科研系统用于将拟合结果应用在前沿领域。
[0008]优选地,上述数据资源系统包括一二三级医疗机构的主要业务系统(HIS、EMR、Lis、病理)、院内数据中心、医联体内诊疗数据,上述数据资源系统的数据包括患者特征数据、病种数据、治疗方案与费用数据、治疗状态数据、管理类数据、从病历信息抽取的医疗记录中基于上下文和治疗历史判定语义的特征描述以及标准化概念。
[0009]优选地,上述数据治理系统包括数据清洗模块、数据转换模块、术语归一化模块、自然语言处理模块和数据加载模块。
[0010]优选地,上述数据中心平台包括数据模型管理中心、科研大数据中心和数据安全体系中心,上述数据安全体系中心用于隐私管理、数据审批、数据隔离以及对用户权限进行设置。
[0011]优选地,上述专病临床科研系统包括智能实验设计系统、智能统计分析系统和智
能论文编排系统。
[0012]优选地,上述科研大数据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项目管理、数据管理、控制中心管理、临床研究项目首页、ECRF表单维护管理、事件管理、病例管理、随访日历、数据核查、随访计划制定、随访数据关联、文档管理、可视化分析、权限配置。
[0013]一种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大数据中心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上述数据采集系统对上述数据资源系统内的原始数据进行采集;步骤2:通过上述数据治理系统对上述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转换、术语归一、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加载得出最终可放入数据库的数据;步骤3:通过数据中心平台对上述最终数据进行专病分类拟合,按照科室放入不同的数据库中;步骤4:通过上述专病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专病库管理、临床科研应用以及多中心科研随访;步骤5:通过上述数据治理系统对每一个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术语归一、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加载得出最终可进行拟合比对的数据;步骤6:将上述可比对的数据与上述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拟合比对,对患者未来会患有的疾病进行预测,再通过上述专病临床科研系统给予患者治疗建议;步骤7:将所有最终数据传入上述专病临床科研系统。
[0014]优选地,上述步骤7专病临床科研系统中的数据用于病因研究、诊断研究、治疗研究、预后研究、基因组学研究、人工智能研究以及数据检索。
[0015]优选地,上述步骤7数据检索包括全文语义检索、结构化逻辑检索、条件树纳排检索。
[0016]优选地,上述步骤3中的科室包括::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免疫科、内分泌科;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乳腺外科、肝胆外科、器官移植、肛肠外科、烧伤科、骨外科;妇产科:妇科、产科、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男科;儿科:儿科综合、小儿内科、小儿外科、新生儿科、儿童营养保健科;五官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肿瘤科:肿瘤内科、肿瘤外科、肿瘤妇科、骨肿瘤科、放疗科、肿瘤康复科、肿瘤综合科;皮肤性病科:皮肤科、性病科;中医科:中医全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保健科、针灸按摩科、中医骨伤科、中医肿瘤科;传染科:肝病科、艾滋病科、结核病、寄生虫;精神心理科:精神科、心理咨询科;营养科;生殖中心科;麻醉医学科:麻醉科、疼痛科;医学影像科:核医学科、放射科、超声科。
[0017]综上上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上述数据资源系统,解决了可用分析数据少的技术问题,具有提高模型准确率的技术效果。
[0018]2.通过上述系统的布局方式解决了分级诊疗不完善的技术问题,具有提高诊疗效率的技术效果。
[0019]3.通过结合中西医科室的数据共同配合分析对患者可能患有的疾病进行预测解决了在中西医结合疾病防治领域空缺的技术问题。
[0020]4.通过上述数据治理系统,解决了对于不同格式的数据分析困难的技术问题,具
有提高分析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大数据中心系统的框架组成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大数据中心系统的方法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一种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大数据中心系统,请参考图1

2,包括数据资源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治理系统、数据中心平台、专病数据分析平台和专病临床科研系统,上述数据资源平台可使用存储服务器实现,用于存放原始数据,上述数据采集系统可使用前置机服务器,将上述前置机服务器部署在各个医院中,用于对上述原始数据进行采集,上述数据治理平台可使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大数据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资源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治理系统、数据中心平台、专病数据分析平台和专病临床科研系统,所述数据资源平台用于存放原始数据,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采集,所述数据治理平台用于对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处理,所述数据平台用于存放最终数据,所述专病数据分析平台用于对所述最终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所述专病临床科研系统用于将拟合结果应用在前沿领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大数据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资源系统包括一二三级医疗机构的主要业务系统(HIS、EMR、Lis、病理)、院内数据中心、医联体内诊疗数据,所述数据资源系统的数据包括患者特征数据、病种数据、治疗方案与费用数据、治疗状态数据、管理类数据、从病历信息抽取的医疗记录中基于上下文和治疗历史判定语义的特征描述以及标准化概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大数据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治理系统包括数据清洗模块、数据转换模块、术语归一化模块、自然语言处理模块和数据加载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大数据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平台包括数据模型管理中心、科研大数据中心和数据安全体系中心,所述数据安全体系中心用于隐私管理、数据审批、数据隔离以及对用户权限进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大数据中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病临床科研系统包括智能实验设计系统、智能统计分析系统和智能论文编排系统。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大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科研大数据中心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项目管理、数据管理、控制中心管理、临床研究项目首页、ECRF表单维护管理、事件管理、病例管理、随访日历、数据核查、随访计划制定、随访数据关联、文档管理、可视化分析、权限配置。7.一种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中西医结合“治未病”的科研大数据中心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对所述数据资源系统内的原始数据进行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晟王西墨李春燕肖亮左妍李金亭孔琳刘顺张西波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