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7184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对公路承灾体的历史灾害情况和灾害发育特征进行分析,构建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相对不同自然灾害种类的相对权重;基于公路重要性和灾害应急时的不同情况预设风险评估标准,确定各指标的风险评估值;以各指标的风险评估值和各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构建风险等级标准,确定自然灾害风险等级;本方法对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操作简单,指标易于获取,可广泛用于公路承灾体风险普查中,确保公路承灾体的普查全面开展,摸清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底数提供了理论依据。底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公路领域,涉及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0002]背景领域
[0003]目前,我国正开展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摸清全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国和各地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为我国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应对工作提供重要支撑,也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布局和功能区划提供科学依据。
[0004]自然灾害经常导致公路交通受阻或中断,危及行人出行安全,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增大养护费用和治理费用,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秩序、制约地区经济交流和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愈来愈受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注。同时,在全球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呈现出新情况、新特点,防范应对风险出现新的挑战,进行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是有意义的。
[0005]交通部门作为行业部门参与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通过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公路沿线灾害风险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障公路出行安全。
[0006]公路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在公路养护年报等已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自然灾害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采集系统填报公路设施信息补充数据和灾害风险点信息;并对自然灾害风险点风险评估,并对高等级风险点开展数据核查,因此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0007]在公路承灾体中风险评价方法目前仍处起步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推广。且自然灾害影响因素众多,目前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的指标多,指标获取方法较复杂,评价结果的适用性有限,不能适用于普查阶段适用。
[0008]为此,现提出一种基于AHP的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将风险评价指标减少为5个指标,指标易于采集和确定,减小了风险评价的难度,结果基本可靠,适合风险普查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用以解决公路承灾体普查中的自然灾害风险分级和风险控制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通过对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的灾损灾情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公路承灾体的自然灾害主要影响因素,确定风险评价指标为灾害发生频次、灾害历史危害程度、灾害处治情况、灾害发育程度、公路重要性五个指标,并确定各种指标的分级分值,形成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不同自然灾害类型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指标权重,计算风险指数,确定自然灾害风险点风险分级,形成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0011]包括以下步骤:
[0012](1)公路承灾体灾损灾情统计分析,确定影响公路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自然灾害
类型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沉陷、塌陷和水毁。
[0013](2)综合分析公路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考虑到灾害的继承性、频发性、危害性等特点,选择灾害发生频次、历史灾害危害程度、灾害处治情况、灾害发育程度、公路重要性五个指标。
[0014](3)采集人员收集已有灾损数据、养护资料,现场调查和调访确定公路自然灾害发生位置和范围,调查结构物破损情况和裂缝发育情况,分析灾害风险点的损失及危害,确定步骤(2)中的灾害发生频次、历史灾害危害程度、灾害处治情况、灾害发育程度、公路重要性五个指标的评级分值。
[0015]1)灾害发生频次指标得分按照如下评级分值标准确定:10年内发生次数0 次,25分;10年内发生次数1

2次,50分;10年内发生次数3

5次,75分;10 年内发生次数>5次,100分;
[0016]2)灾害历史危害程度指标得分按照如下评级分值标准确定:
[0017]无或轻微,25分;一般,50分,较严重75分,严重100分;
[0018]3)灾害处治情况指标得分按照如下评级分值标准确定:灾害已处治恢复, 25分,灾害正在处治恢复,50分,灾害未处治恢复,100分。
[0019]4)灾害发育程度指标得分按照如下评级分值标准确定:无,25分;轻微, 50分,中等75分,严重100分;
[0020]5)公路重要性指标得分按照如下评级分值标准确定:四级公路及以下,25 分,三级公路及国省道四级公路,50分;二级公路及国省道三级公路,75分;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100分
[0021](4)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对步骤(3)确定的五个评估指标,按照对公路自然灾害风险影响进行两两重要性排序,并根据灾害类型采用1

9分的标度预估其分值,构造判断矩阵,进行特征值和权重值计算,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确定评估指标权重。
[0022](5)风险指数计算;利用步骤(3)确定指标分值和步骤(4)确定的评估指标权重进行风险指数计算。风险指数CRI按下式计算。
[0023]CRI=A
×
γ1+B
×
γ2+C
×
γ3+D
×
γ4+E
×
γ5[0024]式中:A、B、C、D、E—各评估指标分值,所对应的指标分别为灾害发生频次、历史灾害危害程度、灾害处治情况、灾害发育程度、公路重要性;
[0025]γ1、γ2、γ3、γ4、γ5—各评估指标对应的权重系数;
[0026](6)风险分级确认;
[0027]根据灾害风险点的风险指数CRI,进行灾害风险点风险分级。
[0028]风险等级为一级即重大,83<CRI;风险等级为二级(较大),62<CRI≤83;风险等级为三级(一般),48<CRI≤62;风险等级为四级(低)CRI≤48。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充分结合公路承灾体普查的特点,分析公路自然灾害风险点特点,抓住主要的影响因素,简化评价指标,通过灾害发生频次和历史危害程度指标体现灾害的继承性和多发性,灾害发育程度和灾害处治情况指标体现灾害的危险性,公路重要性指标体现灾害的危害性,综合反映灾害风险点的风险等级,方法简单明了,适合广大公路基层养护人员经过简单的培训指导即可进行灾害风险点评价,并通过风险分级进行灾
害风险点管控,对于一级和二级的灾害风险点采用应急预案措施,确保公路运营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AHP的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包括:对公路承灾体的历史灾害情况和灾害发育特征进行分析,构建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相对不同自然灾害种类的相对权重;基于公路重要性和灾害应急时的不同情况预设风险评估标准,确定各指标的风险评估值;以各指标的风险评估值和各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构建风险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公路承灾体的历史灾害情况和灾害发育特征进行分析,构建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相对不同自然灾害种类的相对权重;基于公路重要性和灾害应急时的不同情况预设风险评估标准,确定各指标的风险评估值;以各指标的风险评估值和各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构建风险等级标准,确定自然灾害风险等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公路承灾体灾损灾情统计分析,确定影响公路的自然灾害类型,自然灾害类型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沉陷、塌陷和水毁;S2综合分析公路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考虑到灾害的继承性、频发性、危害性,选择灾害发生频次、历史灾害危害程度、灾害处治情况、灾害发育程度、公路重要性五个指标;S3采集人员收集已有灾损数据、养护资料,现场调查和调访确定公路自然灾害发生位置和范围,调查结构物破损情况和裂缝发育情况,分析灾害风险点的损失及危害,确定S2中的灾害发生频次、历史灾害危害程度、灾害处治情况、灾害发育程度、公路重要性五个指标的评级分值;1)灾害发生频次指标得分按照如下评级分值标准确定:10年内发生次数0次,25分;10年内发生次数1

2次,50分;10年内发生次数3

5次,75分;10年内发生次数>5次,100分;2)灾害历史危害程度指标得分按照如下评级分值标准确定:无或轻微,25分;一般,50分,较严重75分,严重100分;3)灾害处治情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夏旺民张恒通赵越超尹曦辉石安琪赵宏卓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