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18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主体置于轮盘套内,由轮盘套带动主体转动;所述主体固定设置球囊管和螺杆调节机构,所述球囊管包括主套球囊管,主套球囊管末端连接副套球囊管,所述螺杆调节机构包括穿过主体的螺杆,螺杆旋合设置旋钮螺套,螺杆与悬臂固定连接,钢丝预应力机械手穿过悬臂及主套球囊管设置。该装备操作难度较低、耗时少、对患者风险较低。对患者风险较低。对患者风险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吞咽障碍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将食物由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经口到胃的通道中的任何疾病均可引起吞咽障碍,如口咽腔、食管肿瘤等占位性病变,神经系统疾病、咽肌无力等。脑干损伤是最常见的引起吞咽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引起的吞咽障碍中,环咽肌失弛缓是常见原因。
[0004]目前,临床上吞咽障碍的常用康复方法包括针对器官组织功能的基础训练、结合食物的进食训练,以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球囊扩张术、环咽肌切开术、肉毒毒素注射等。吞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可以改善吞咽相关器官组织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改善喉上举、舌根上抬等;球囊扩张术可通过反复扩张环咽肌,降低环咽肌的静息压力,降低咽部收缩挤压食团进入食管的压力,增加环咽肌松弛时间及松弛程度,促进其正常开放及关闭,一定程度上缓解吞咽困难问题;但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短暂不能持久。环咽肌切断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术中切断环咽肌纤维,易诱发食管瘘、喉返神经损伤及肺炎等并发症。环咽肌部位的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通过降低环咽肌的张力来缓解环咽肌失弛缓症状,疗效好,但注射时的精准定位难度大。
[0005]在环咽肌失弛缓病症的临床治疗中,已有团队采用食管球囊造影联合CT引导下环咽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干受损后顽固性吞咽障碍,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由于颈部结构复杂,食管位于气管与颈椎骨之间,毗邻颈总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及甲状腺组织,在CT引导下从颈外部穿刺进入到食管环咽肌,并连续完成3处肌肉注射,要求定位精度高,操作过程耗时长,对执行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穿刺过程易造成损伤,不利于上述新型医疗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目前临床缺少一种定位精确、操作方便、技术难度低、治疗过程耗时短、疗效好、风险低、非手术、无损伤的专用治疗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该装备操作难度较低、耗时少、对患者风险较低。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包括主体,主体置于轮盘套内,由轮盘套带动主体转动;所述主体固定设置球囊管和螺杆调节机构,所述球囊管包括主套球囊管,主套球囊管末端连接副套球囊管,所述螺杆调节机构包括穿过主体的螺杆,螺杆旋合设置旋钮螺套,螺杆与悬臂固定连接,钢丝预应力机
械手穿过悬臂及主套球囊管设置。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轮盘套下部置于弹性固定套内部,弹性固定套底部固定设置底板,弹性固定套可将轮盘套锁紧以限制其转动或松开轮盘套以保证其自由转动。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套球囊管设置四棱柱固定块,四棱柱固定块穿过主体的中心方孔,主套球囊管在主体上方的部分由两T型滑块夹紧固定。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体顶部设有两T型滑槽,两T型滑槽具有设定夹角,两T形滑块分别设置于两T型滑槽,且可沿T型滑槽滑动。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T型滑槽底面设置凹坑,T型滑块底部设置凸出的第一钢球,第一钢球与弹簧连接,由弹簧给第一钢球弹力,T型滑块的第一钢球可嵌入T型滑槽的凹坑内。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旋钮螺套的下半部分位于主体内部,且该部分外周设置V型槽,第二钢球与旋钮螺套的V型槽滚动定位,第二钢球与调节螺钉连接,调节螺钉与锁定螺钉连接。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杆位于主体内部的部分沿侧母线设有键槽,定位螺钉嵌入螺杆键槽内,定位螺钉与锁定螺钉连接。
[00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套球囊管带有圆柱体部分,圆柱体部分供副套球囊管、延长管注射针或杀菌消毒管、钢丝预应力机械手、摄像头总成穿过,延长管注射针或杀菌消毒管、钢丝预应力机械手、摄像头总成均延伸至主套球囊管和副套球囊管的球囊之间并伸出主套球囊管外侧,钢丝预应力机械手可夹持延长管注射针或杀菌消毒管的端部。
[00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延长管注射针或杀菌消毒管与圆柱体部分之间嵌有拉力弹簧衬套,钢丝预应力机械手与圆柱体部分之间嵌有导套和拉力弹簧衬套,延长管注射针或杀菌消毒管、钢丝预应力机械手可在各自衬套内伸长或缩回。
[00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钢丝预应力机械手的材料是不锈弹簧钢丝,前端为环形机械手。
[0018]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专利技术的装备,在摄像直观条件下操作,采用副套球囊管的球囊在食管内环咽肌吞咽功能障碍狭窄处探测定位技术,确定被注射区域;采用主套球囊管的球囊居中定位技术,建立稳固注射条件;主套球囊管在食管内,用球囊对狭小空间进行扩张的技术,使延长管注射针获得必要的工作空间,其定位精确、操作难度较低、耗时少、对患者风险较低。
[0020]本专利技术的装备,通过轮盘套和主体的配合,主体与球囊管进行固定,操作轮盘套,带动主套球囊管和延长管注射针做同步转动改变其转动方位,转动旋钮螺套可使螺杆做轴向直线移动,安装于螺杆上端的悬臂带动钢丝预应力机械手做轴向直线移动,进而推动延长管注射针改变其俯仰角度,从而可实现用球面坐标模式调整注射点位;而使用钢丝预应力机械手操控延长管注射针,轴向推进或拉回延长管注射针,可改变钢丝预应力机械手的的工作半径,在食管环咽肌功能障碍处实施精准定位注射治疗。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
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医疗技术装备的示意图;
[0023]图2a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医疗技术装备主体内部配合示意图;
[0024]图2b是图2a中主体的示意图;
[0025]图2c是图2a中A

A剖面图;
[0026]图2d是图2a中B

B剖面图;
[0027]图2e是图2a中C处放大图;
[0028]图3a是主套球囊管、副套球囊管、延长管注射针或杀菌消毒管、钢丝预应力机械手、摄像头总成的组合体图;
[0029]图3b是图3a中E

E剖面图;
[0030]图3c是图3a中D处放大图;
[0031]图4a是钢丝预应力机械手和延长管注射针伸出的工作原理图;
[0032]图4b是钢丝预应力机械手和延长管注射针缩回的示意图;
[0033]图5是延长管注射针尖端的空间点位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其特征是,包括主体,主体置于轮盘套内,由轮盘套带动主体转动;所述主体固定设置球囊管和螺杆调节机构,所述球囊管包括主套球囊管,主套球囊管末端连接副套球囊管,所述螺杆调节机构包括穿过主体的螺杆,螺杆旋合设置旋钮螺套,螺杆与悬臂固定连接,钢丝预应力机械手穿过悬臂及主套球囊管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其特征是,所述轮盘套下部置于弹性固定套内部,弹性固定套底部固定设置底板,弹性固定套可将轮盘套锁紧以限制其转动或松开轮盘套以保证其自由转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其特征是,所述主套球囊管设置四棱柱固定块,四棱柱固定块穿过主体的中心方孔,主套球囊管在主体上方的部分由两T型滑块夹紧固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其特征是,所述主体顶部设有两T型滑槽,两T型滑槽具有设定夹角,两T形滑块分别设置于两T型滑槽,且可沿T型滑槽滑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其特征是,所述T型滑槽底面设置凹坑,T型滑块底部设置凸出的第一钢球,第一钢球与弹簧连接,由弹簧给第一钢球弹力,T型滑块的第一钢球可嵌入T型滑槽的凹坑内。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佃国岳寿伟武玉强怀娟王茂友张中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