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全方位油封缺陷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17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方位油封缺陷检测设备,包括:上料区,用于传输待检油封至检测平台指定位置;图像采集区:用于采集经过相应机位的油封图像,针对不同机位拍摄不同端面时,设置不同类型工业光源组合打光方式,将光从不同角度均匀投射到油封表面,使对应检测面缺陷被凸显出来;控制处理区:用于控制图像采集开始及停止的动作,并根据图像采集区采集的图像判断是否存在缺陷,缺陷判别后给出是否踢除命令;卸料区:根据控制处理单元命令,用于将已检油封送至对应位置;检测平台:用于连接上料区、卸料区,为完成图像采集及处理动作的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高灵敏度、高识别率的情况下达到了光路简便、相机少的优点,对提高油封检测质量有很大作用。很大作用。很大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方位油封缺陷检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方位油封缺陷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油封是一种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用品,常常是保障管道,阀门连接口等设备密封性能的关键部件,故而其缺陷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机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传统的油封缺陷检测方法为人工质检,需由质检工人逐个进行检查,工作区域存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气体,照明条件差,对质检工人的身体存在伤害。且质检效率低,精度差,无恒定的剔除标准,容易漏检和误检,近年随着机器视觉技术发展,油封缺陷检测系统逐渐成熟,极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但仍存在部分问题:
[0003]一、部分缺陷特征无法识别。油封顶部结构为胶圈与弹簧,侧表面为弧面光滑金属。由于油封金属表面的特殊性,存在反光问题,使用传统光路无法得到各表面光照均匀、缺陷特征明显的图像。
[0004]二、不能全方位检测。由于油封缺陷可能出现在胶圈处、弹簧处、侧壁处、底部等不同位置,部分检测系统仅能针对某个或某部分缺陷进行检测,无法完成油封全方位缺陷检测。
[0005]三、使用相机多或光路设计复杂。为达到检测精度,工业上常使用增加相机数量的方法以达到全方位检测样品的目的。为解决油封金属侧面弧形反光,部分色斑、划痕类缺陷无法清晰呈现的问题常使用多个条形光源摆出结构光的方法,光路复杂,且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全方位油封缺陷检测设备,解决相关技术检测过程中不能全方位检测、相机使用多、光路复杂的问
[0007]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全方位油封缺陷检测设备,包括:
[0009]上料区,用于传输待检油封至检测平台指定位置;
[0010]图像采集区:用于采集经过相应机位的油封图像,针对不同机位拍摄不同端面时,设置不同类型工业光源组合打光方式,将光从不同角度均匀投射到油封表面,使对应检测面缺陷被凸显出来;
[0011]控制处理区:用于控制图像采集开始及停止的动作,并根据图像采集区采集的图像判断是否存在缺陷,缺陷判别后给出是否踢除命令;
[0012]卸料区:根据控制处理单元命令,用于将已检油封送至对应位置;
[0013]检测平台:用于连接上料区、卸料区,为完成图像采集及处理动作的平台。
[0014]进一步地:所述卸料区包括废料区、合格区,所述废料区用于接收残次品,所述合格区用于接收合格品,所述控制处理区根据检测结果,将运行至卸料区的对应油封通过吹气装置吹入废料区或合格区,完成一个油封的检测动作。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上料区包括振动传送圆盘以及传送履带,可将待测油封以一定间隔送至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为透明玻璃转盘,玻璃转盘圆心处为空心转动轴承带动玻璃转盘匀速转动,上料区和检测平台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检测平台与上料区通过传送履带相连。
[0016]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履带呈直线段,始端与上料区振动传送圆盘相连,末端延伸至玻璃转盘上方,微悬于玻璃转盘上但不接触,传送履带末端设置有挡板,可控制挡板开合角度将油封等距离地释放到玻璃转盘上,挡板开合方向为玻璃转盘的旋转方向。
[0017]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履带的末端与所述玻璃转盘相连,且需从玻璃转盘外边缘向圆心延伸,延伸距离为玻璃平台半径的六分之一,传送履带末端通过挡板控制角度使油封稳定送至转盘指定上料位置,挡板向玻璃转盘运行方向倾斜。
[0018]进一步地:所述图像采集区设置在检测平台的上方和下方,沿检测平台的旋转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机位、第二机位、第三机位;所述第一机位用于检测油封顶部缺陷,所述第二机位用于检测油封侧面缺陷,所述第三机位用于检测油封底部缺陷。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位包括第一相机,第一环形光源,第一面光源;所述第一相机设置于所述玻璃转盘上方,呈俯视,镜头朝向待测油封;所述第一环形光源为白色,设置于所述玻璃转盘上方,位于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玻璃转盘之间,水平放置;所述第一环形光源的内直径大于待测油封的最大尺寸,发光面朝中心倾斜,与水平面夹角的倾角在30
°
~60
°
之间,所照射的光束呈圆锥状,待测油封处于光束汇聚处;所述第一面光源为白色,设置于所述玻璃转盘下方,水平放置,发光面竖直向上,朝向第一相机,提供背光作用。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机位包括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穹顶光源、第二面光源;所述穹顶光源设置于所述玻璃转盘的正上方,与所述玻璃转盘的距离略大于待测油封的高度;所述第二面光源设置于所述玻璃转盘下方,用于照亮待测油封侧面底部;所述穹顶光源为白色,发光面竖直向下,运行时,待测油封经过所述穹顶光源的中心;所述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均水平放置,设置于与待测油封处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上,镜头朝向待测油封,第二相机、第三相机、第四相机的拍摄夹角为120
°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机位包括第五相机、第二环形光源、第三面光源;所述的第五相机设置于所述玻璃转盘下方,呈仰视,镜头朝向待测油封;所述第二环形光源尺寸及光照角度同所述第一环形光源相同,设置于所述玻璃转盘下方,发光面向上,待测油封处于光束汇聚处;所述第三面光源为白色,设置于所述玻璃转盘上方,水平放置,发光面竖直向下,朝向第五相机,提供背光作用。
[002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0023]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玻璃转盘作为检测平台,表面平整度高,透光性能良好,可以保证油封底部特征光学成像的真实性,待检油封只需经过玻璃转盘一次便可完成全部缺陷的检测,无需其他复杂的机械装置用以辅助。
[0024]本专利技术中仅使用三个不同机位,三种不同光路即完成了全方位油封缺陷检测。其中检测油封侧面缺陷时使用的光路使油封侧面特征成像清晰、具有纯净的检测背景,仅通过一个机位即可完成侧面油封结构外观和表面缺陷检测问题,不需要另设机位,精简了图像采集区设备的整体数目。本专利技术在保持成像清晰的基础上使用了较为简便的光路设计,无需搭建复杂结构光或使用反射镜、偏振片等设备即可消除金属反光对检测的影响,节省
成本并提高了其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一种全方位油封缺陷检测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上料区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图像采集区第一机位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图像采集区第二机位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图像采集区第三机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方位油封缺陷检测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上料区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方位油封缺陷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区,用于传输待检油封至检测平台指定位置;图像采集区:用于采集经过相应机位的油封图像,针对不同机位拍摄不同端面时,设置不同类型工业光源组合打光方式,将光从不同角度均匀投射到油封表面,使对应检测面缺陷被凸显出来;控制处理区:用于控制图像采集开始及停止的动作,并根据图像采集区采集的图像判断是否存在缺陷,缺陷判别后给出是否踢除命令;卸料区:根据控制处理单元命令,用于将已检油封送至对应位置;检测平台:用于连接上料区、卸料区,为完成图像采集及处理动作的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区包括废料区、合格区,所述废料区用于接收残次品,所述合格区用于接收合格品,所述控制处理区根据检测结果,将运行至卸料区的对应油封通过吹气装置吹入废料区或合格区,完成一个油封的检测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区包括振动传送圆盘以及传送履带,可将待测油封以一定间隔送至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为透明玻璃转盘,玻璃转盘圆心处为空心转动轴承带动玻璃转盘匀速转动,上料区和检测平台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检测平台与上料区通过传送履带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履带呈直线段,始端与上料区振动传送圆盘相连,末端延伸至玻璃转盘上方,微悬于玻璃转盘上但不接触,传送履带末端设置有挡板,可控制挡板开合角度将油封等距离地释放到玻璃转盘上,挡板开合方向为玻璃转盘的旋转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履带的末端与所述玻璃转盘相连,且需从玻璃转盘外边缘向圆心延伸,延伸距离为玻璃平台半径的六分之一,传送履带末端通过挡板控制角度使油封稳定送至转盘指定上料位置,挡板向玻璃转盘运行方向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区设置在检测平台的上方和下方,沿检测平台的旋转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厚良玄玉波陈玫玫王月刘冬雪王庆芳张根瑞李博洋曹轶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