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外壳的拾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7014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拾音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更换外壳的拾音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环状支撑圈,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均设有橡胶套,所述安装框的内部设有拾音器主体,所述加装板的顶部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插板,所述加装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靠近插板的一端均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杆远离插板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拉板,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外壁且位于第一拉板与固定壳之间均设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便于对外壳进行固定和拆卸,便于更换外壳,且在使用时,还能够对拾音器主体进行防护。体进行防护。体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外壳的拾音器


[0001]本技术属于拾音器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外壳的拾音器。

技术介绍

[0002]拾音器,又称监听头,监听拾音器是用来采集现场环境声音再传送到后端设备的一个器件,它是由咪头和音频放大电路构成。传统的拾音器是通过封边方式或者使用螺丝固定的方式把外壳与拾音器内核组件固定起来的,由于封边方式需要模具冲压出封边,其加工复杂,当需要进行拆卸的时候很难从中取出拾音器组件,更有可能会破坏外壳结构,影响二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外壳的拾音器,解决现有的拾音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拆卸和固定外壳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外壳的拾音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环状支撑圈,所述环状支撑圈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四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且位于支撑杆的外侧均设置有橡胶套,所述支撑杆远离环状支撑圈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设置有拾音器主体,所述拾音器主体与安装框通过紧固组件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加装板,所述加装板的顶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进音孔,所述外壳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板,所述加装板上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加装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靠近插板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插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杆远离插板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拉板,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外壁且位于第一拉板与固定壳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簧。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环状支撑圈、安装框、支撑杆和橡胶套、将拾音器主体放入到安装框内,并通过紧固组件进行连接,当外壳或底座受到外力撞击时,橡胶套能够对外力进行减震,从而对拾音器主体进行防护,通过设置加装板、外壳、插板、固定壳、第一限位杆、限位块和第一弹簧等组件,能够便于将外壳与底座进行固定或拆卸,便于对外壳进行更换。
[0006]为了使得拾音器主体牢固的安装在安装框内: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第二限位杆、第二弹簧和第二拉板,所述拾音器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安装框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孔相对应的插孔,所述插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远离拾音器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板,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外壁且位于第二拉板与安装框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000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在安装拾音器主体时,向外拉动第二拉板,带动第二限位杆
沿着插孔向外滑动,并对第二弹簧进行拉伸,将拾音器主体放到安装框内,随后在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带动第二限位杆沿着插孔插进限位孔内,对拾音器主体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将拾音器主体牢固的安装在安装框内。
[0009]为了便于插板插入到左右两个限位块之间: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板的厚度从上至下逐渐减小。
[001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将插板的厚度设置成自上下至下逐渐减小,在插板插入到固定壳的过程中,能够便于插板插入到左右两个限位块之间。
[0012]为了能够对拾音器主体进行防水: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底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导水板。
[0014]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水板和导水板能够对拾音器主体进行防水,以免水对拾音器主体造成损坏。
[0015]为了使导水板能够对意外泼到外壳上的水进行引流,防止水从进音孔进入到拾音器主体内: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水板的安设角度自上至下向外倾斜设置。
[0017]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水以外泼到外壳上时,导水板能够对水进行引流,防止水从进音孔进入到拾音器主体内。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左视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底座;2、环状支撑圈;3、安装槽;4、支撑杆;5、橡胶套;6、安装框;7、拾音器主体;8、加装板;9、外壳;10、进音孔;11、插板;12、固定壳;13、通孔;14、第一限位杆;15、限位块;16、限位槽;17、第一拉板;18、第一弹簧;19、第二限位杆;20、第二弹簧;21、第二拉板;22、限位孔;23、插孔;24、防水板;25、导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6所示,一种便于更换外壳的拾音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环状支撑圈2,所述环状支撑圈2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四个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均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且位于支撑杆4的外侧均设置有橡胶套5,所述支撑杆4远
离环状支撑圈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框6,所述安装框6的内部设置有拾音器主体7,所述拾音器主体7与安装框6通过紧固组件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加装板8,所述加装板8的顶部设置有外壳9,所述外壳9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进音孔10,所述外壳9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板11,所述加装板8上贯穿开设有通孔13,所述加装板8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壳12,所述固定壳12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杆14,所述第一限位杆14靠近插板11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块15,所述插板1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15相适配的限位槽16,所述第一限位杆14远离插板11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拉板17,所述第一限位杆14的外壁且位于第一拉板17与固定壳12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簧18。
[0028]实施例2:
[0029]如图3

4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一种便于更换外壳的拾音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环状支撑圈2,所述环状支撑圈2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四个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均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且位于支撑杆4的外侧均设置有橡胶套5,所述支撑杆4远离环状支撑圈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框6,所述安装框6的内部设置有拾音器主体7,所述拾音器主体7与安装框6通过紧固组件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加装板8,所述加装板8的顶部设置有外壳9,所述外壳9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进音孔10,所述外壳9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板11,所述加装板8上贯穿开设有通孔13,所述加装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外壳的拾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环状支撑圈(2),所述环状支撑圈(2)的内部均匀开设有四个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均设置有支撑杆(4),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且位于支撑杆(4)的外侧均设置有橡胶套(5),所述支撑杆(4)远离环状支撑圈(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框(6),所述安装框(6)的内部设置有拾音器主体(7),所述拾音器主体(7)与安装框(6)通过紧固组件连接,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加装板(8),所述加装板(8)的顶部设置有外壳(9),所述外壳(9)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多个进音孔(10),所述外壳(9)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板(11),所述加装板(8)上贯穿开设有通孔(13),所述加装板(8)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壳(12),所述固定壳(12)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杆(14),所述第一限位杆(14)靠近插板(11)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块(15),所述插板(11)的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15)相适配的限位槽(16),所述第一限位杆(14)远离插板(11)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拉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柏思顿乐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