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格式多接口发射机监测控制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98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射机与探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多格式多接口发射机监测控制一体机,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的顶端设有监测控制装置,设备主体的后端设有天线,天线的底端设有基座,设备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二散热装置,第二散热装置的一侧设有安装板,设备主体的前端设有显示器,显示器的一侧设有调节器,调节器的一侧设有总控设备,总控设备的底端设有控制按钮,设备主体的顶端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的内侧设有连接电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备主体与监测控制装置的设计,在工作过程中可在使用发射机的同时使用监测控制机,使两种设备的功能能够相互结合,更好地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并让设备使用时更加方便与快捷。并让设备使用时更加方便与快捷。并让设备使用时更加方便与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格式多接口发射机监测控制一体机


[0001]本技术涉及发射机与探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格式多接口发射机监测控制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发射机就是可以将信号按一定频率发射出去的装置。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广泛应用于电视,广播,雷达等各种民用,军用设备,主要可分为调频发射机,调幅发射机,光发射机,哈里斯发射机等多种类型,而监测控制机则是可以对设备或物体进行监测控制的设备,一般是通过捕捉设备发出的信号,将信号转化为数据进行监测与控制,但传统的发射机与监测控制机都是单独工作,在进行特殊作业时可能会造成工作效率变低,且设备使用不够便捷。
[0003]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格式多接口发射机监测控制一体机改善现有缺陷,以解决在进行特殊作业时可能会造成工作效率变低,且设备使用不够便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格式多接口发射机监测控制一体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格式多接口发射机监测控制一体机,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顶端设有监测控制装置,所述设备主体的后端设有天线,所述天线的底端设有基座,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设有第二散热装置,所述第二散热装置的一侧设有安装板,所述设备主体的前端设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一侧设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的一侧设有总控设备,所述总控设备的底端设有控制按钮,所述设备主体的顶端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内侧设有连接电线。
[0006]进一步的,所述监测控制装置的前端设有显示屏,所述监测控制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散热装置,所述第一散热装置的一侧设有装置接口,所述显示屏与监测控制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装置与监测控制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接口位于监测控制装置的后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的后端设有天线,所述天线的底端设有基座,所述天线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与设备主体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装置位于设备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装置内侧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前端设有防尘网,所述第二散热装置与设备主体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位于第二散热装置的一侧,所述安装板的四角分别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与设备主体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的前端设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一侧设有调节器,所述显示器与设备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器与设备主体活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的后端设有多个设备接口,所述设备接口与设备主体固
定连接,所述设备接口的一侧设有电源插口,所述电源插口与设备主体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技术通过设有天线与监测控制装置,有利于发射装置经由基座通过天线开始工作,监测控制装置启动后可进行监测,并对工作对象进行控制与监测,监测的数据会通过监测控制装置前端设有的显示屏进行表现出来,提升了设备的整体工作效率。
[0014]2.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一散热装置与第二散热装置,有利于第一散热装置与第二散热装置通过内侧设有的散热孔对设备进行散热,同时位于散热孔前端的防尘网还可有效防止灰尘进入设备内部,保证设备工作时能不受外部因素影响,避免了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后端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顶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监测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为:1、设备主体;101、显示器;102、调节器;103、控制按钮;104、总控设备;105、设备接口;106、电源插口;107、连接装置;108、连接电线;2、监测控制装置;201、装置接口;202、第一散热装置;203、显示屏;3、天线;301、基座;4、第二散热装置;5、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多格式多接口发射机监测控制一体机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参照图1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格式多接口发射机监测控制一体机,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的顶端设有监测控制装置2,设备主体1的后端设有天线3,天线3的底端设有基座301,设备主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散热装置4,第二散热装置4的一侧设有安装板5,设备主体1的前端设有显示器101,显示器101的一侧设有调节器102,调节器102的一侧设有总控设备104,总控设备104的底端设有控制按钮103,设备主体1的顶端设有连接装置107,连接装置107的内侧设有连接电线108。
[0023]参照图3和图5,监测控制装置2的前端设有显示屏203,监测控制装置2的一侧设有第一散热装置202,第一散热装置202的一侧设有装置接口201,显示屏203与监测控制装置2固定连接,第一散热装置202与监测控制装置2固定连接,装置接口201位于监测控制装置2的后端。
[0024]参照图3,设备主体1的后端设有天线3,天线3的底端设有基座301,天线3与基座301固定连接,基座301与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
[0025]参照图2,第二散热装置4位于设备主体1的一侧,第二散热装置4内侧设有通风孔,
通风孔的前端设有防尘网,第二散热装置4与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
[0026]参照图2,安装板5位于第二散热装置4的一侧,安装板5的四角分别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安装板5固定连接,安装板5与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
[0027]参照图2和图4,设备主体1的前端设有显示器101,显示器101的一侧设有调节器102,显示器101与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调节器102与设备主体1活动连接。
[0028]参照图3,设备主体1的后端设有多个设备接口105,设备接口105与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设备接口105的一侧设有电源插口106,电源插口106与设备主体1固定连接。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工作过程中,首先检查设备,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然后通过设备主体1后端设有的电源插口106连接外部电源,然后通过总控设备104底端设有的控制按钮103控制设备,发射装置经由基座301通过天线3开始工作,同时发射装置的一些数据会在显示器101上显示出来,同时,工作人员可通过调节器102来调节设备,工作过程中设备会发热,这时位于设备主体1一侧的第二散热装置4会通过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格式多接口发射机监测控制一体机,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顶端设有监测控制装置(2),所述设备主体(1)的后端设有天线(3),所述天线(3)的底端设有基座(301),所述设备主体(1)的一侧设有第二散热装置(4),所述第二散热装置(4)的一侧设有安装板(5),所述设备主体(1)的前端设有显示器(101),所述显示器(101)的一侧设有调节器(102),所述调节器(102)的一侧设有总控设备(104),所述总控设备(104)的底端设有控制按钮(103),所述设备主体(1)的顶端设有连接装置(107),所述连接装置(107)的内侧设有连接电线(1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格式多接口发射机监测控制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控制装置(2)的前端设有显示屏(203),所述监测控制装置(2)的一侧设有第一散热装置(202),所述第一散热装置(202)的一侧设有装置接口(201),所述显示屏(203)与监测控制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装置(202)与监测控制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接口(201)位于监测控制装置(2)的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格式多接口发射机监测控制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后端设有天线(3),所述天线(3)的底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健尹亮姜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科乐森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