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冗余热备份的互斥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冗余热备份的互斥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基于可靠性因素的考量,在载人航天工程的风机组件上都采用主、备的方案,配套电机也采用主、备份形式。为进一步减轻重量,将主、备风机组件用电机由两个电机本体设计为一个双绕组形式电机,电机控制电路仍为主、备形式。其中第一组电机控制电路通电工作时,第二组控制电路则处于发电状态,处于发电状态的第二组控制电路会影响第一组电机控制电路正常工作,因此,需要设计一套互斥电路使第二组控制电路断开,不工作在电动状态,同时确保互斥电路的冗余备份,可靠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冗余热备份的互斥电路。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冗余热备份的互斥电路,包括触发器U1A、U1B、U3A、U3B、U5A、U5B,与门U2A、U2B、U4A、U4B、U6A、U6B,输入端inputA、inputB,输出端outputA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冗余热备份的互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器U1A、U1B、U3A、U3B、U5A、U5B,与门U2A、U2B、U4A、U4B、U6A、U6B,输入端inputA、inputB,输出端outputA、outputB;所述U1A的第1管脚和U2B的第4管脚连接,U1A的第2管脚与U2A的第2管脚连接,U2A的第1管脚与输入端inputA连接,U2A的第3管脚和U1B的第3管脚以及outputA连接,U1B的第4管脚和U2B的第5管脚连接,U2B的第6管脚与inputB连接;所述U3A的第1管脚和U4B的第4管脚连接,U3A的第2管脚与U4A的第2管脚连接,U4A的第1管脚与输入端inputA连接,U4A的第3管脚和U3B的第3管脚以及outputA连接,U3B的第4管脚和U4B的第5管脚连接,U4B的第6管脚与inputB连接;所述U5A的第1管脚和U6B的第4管脚连接,U5A的第2管脚与U6A的第2管脚连接,U6A的第1管脚与输入端inputA连接,U6A的第3管脚和U5B的第3管脚以及outputA连接,U5B的第4管脚和U6B的第5管脚连接,U6B的第6管脚与inputB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冗余热备份的互斥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1~R6,所述电阻R1串联于与门U2A的第1管脚与输入端inputA之间,电阻R2串联于与门U2B的第6管脚与输入端inputB之间,电阻R3串联于与门U4A的第1管脚与输入端inputA之间,电阻R4串联于与门U4B的第6管脚与输入端inputB之间,电阻R5串联于与门U6A的第1管脚与输入端inputA之间,电阻R6串联于与门U6B的第6管脚与输入端inputB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冗余热备份的互斥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7~R12,所述电阻R7与R8并联后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触发器U1A的第14管脚以及与门U2A的第14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9与R10并联后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触发器U3A的第14管脚以及与门U4A的第14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11与R12并联后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与触发器U5A的第14管脚以及与门U5A的第14管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冗余热备份的互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U1A、U1B、U3A、U3B、U5A、U5B均为CMOS集成施密特触发器CC40106。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冗余热备份的互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门U2A、U2B、U4A、U4B、U6A、U6B均为CMOS芯片CC408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冗余热备份的互斥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D7、D8、D11、D12、D15、D16、D19、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胜林,何苗,陈强,王久华,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