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核能供暖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639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核能供暖节能装置,包括热网加热器,蒸汽电动调节阀,热网循环泵,膜除氧装置,凝结水泵,控制机柜,蒸汽管道入口,所述的蒸汽管道入口接收核电机组的蒸汽,蒸汽管道入口与蒸汽电动调节阀连接,所述的表面式热网加热器通过管路与蒸汽电动调节阀连接,所述的热网循环泵的入口与隔离阀连接,所述的热网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热网加热器连接,热网加热器通过管路与循环水出口连接,膜除氧装置、软水器和净水箱依次连接,组成补水定压模块,净水箱与热网加热器连接。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在保证核电机组核安全、公众辐射安全,且不减少机组原有发电功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反应堆剩余核功率作为热源,对用户进行集中供暖。户进行集中供暖。户进行集中供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核能供暖节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供暖节能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核电厂反应堆剩余热功率进行供暖(供热)的节能装置,本装置可在不减少核电机组原有发电能力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利用反应堆剩余热功率实现供暖,由此提高机组热效率,并帮助核电企业及采暖用户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目标。

技术介绍

[0002]核电厂汽轮机的热效率与凝汽器真空密切相关,当冬季循环水温度下降时,凝汽器真空度相应提高,机组热效率随之提升,但此时部分核电机组受汽轮发电机最大出力限制,核反应堆尚未达到设计的额定核功率,存在继续提升空间。以国内某核电站2019年冬季实际运行情况为例,4台机组满发功率670MW发电时,其反应堆热功率大致范围在1850~1890之间,相比较额定功率1930MW,每台机组均存在一定的剩余热功率可挖掘利用。经计算4台机组冬季剩余可连续输出热功率总计160MW,详见下表1。
[0003][0004]如果能利用这部分剩余核功率进行供暖或供热,不但能够提高核电机组的利用率,同时能解决约400万平米建筑的连续采暖需求,并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及碳排放。
[0005]利用剩余核功率进行供暖首先要通过技术手段确保机组安全,并打消采暖用户的辐射安全顾虑,同时项目应具有经济上的竞争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核能供暖节能装置,它能够在保证核电机组核安全、公众辐射安全,且不减少机组原有发电功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反应堆剩余核功率作为热源,对用户进行集中供暖(供热)。<br/>[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模块化核能供暖节能装置,包括热网加热器,蒸汽电动调
节阀,热网循环泵,软水器,净水箱,膜除氧装置,凝结水泵,控制机柜,蒸汽管道入口,入口过滤器,基座,隔离阀和循环水出口和循环水入口,所述的蒸汽管道入口接收核电机组的蒸汽,蒸汽管道入口与蒸汽电动调节阀连接,所述的表面式热网加热器通过管路与蒸汽电动调节阀连接,所述的热网循环泵的入口与隔离阀连接,所述的热网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热网加热器连接,热网加热器通过管路与循环水出口连接,膜除氧装置、软水器和净水箱依次连接,组成补水定压模块,净水箱与热网加热器连接。
[0008]还包括管阀集成模块,热网加热器模块,凝结水系统模块,循环泵组模块,能源动力模块,控制模块,补水定压模块,自由空间模块,空间及通风模块,设备基础模块,第一管道贯穿组件,电缆贯穿组件,新风过滤组件,采光组件,结构围护组件,第二管道贯穿组件,所述的设备基础模块位于装置的最下层,循环泵组模块与补水定压模块和新风过滤组件相邻,能源动力模块和设备基础模块相邻,能源动力模块还与凝结水系统模块相邻,循环泵组模块上部设置有管阀集成模块、第一管道贯穿组件和电缆贯穿组件,第一管道贯穿组件和管阀集成模块、电缆贯穿组件相邻,能源动力模块上部设置有控制模块,凝结水系统模块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管道贯穿组件,第二管道贯穿组件上设置有热网加热器模块,管阀集成模块、第一管道贯穿组件和电缆贯穿组件的上部设置有自由空间模块,控制模块与自由空间模块和热网加热器模块相邻,装置的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采光组件,装置的顶部的四周设置有结构围护组件,装置的顶部还设置有空间及通风模块。
[0009]所述的管阀集成模块包括管道和阀门,所述的管道和阀门与一框架式钢结构相连接。
[0010]所述的热网加热器模块包括一台表面式加热器及其附属管道、阀门、一次仪表,所述的加热器及其附属管道、阀门、一次仪表与一框架式钢结构相连接。
[0011]所述的凝结水系统模块包括凝结水收集箱、凝结水提升泵、水位调节阀及其管路、仪表,所述的凝结水收集箱、凝结水提升泵、水位调节阀及其管路、仪表与一框架式钢结构相连接。
[0012]所述的循环泵组模块包括泵组、管道和阀门,所述的泵组、管道和阀门与一框架式钢结构相连接。
[0013]所述的能源动力模块包括变电和配设备及电缆组成,所述的变电和配设备及电缆与一框架式钢结构相连接。
[0014]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设备及电缆组成,所述的制设备及电缆与一框架式钢结构相连接。
[0015]所述的补水定压模块包括一台净水箱,一套膜除氧装置、一套软水装置、一套补水定压泵组,所述的一台净水箱,一套膜除氧装置、一套软水装置、一套补水定压泵组与一框架式钢结构相连接。
[0016]所述的设备基础模块由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装置可在不减少核电机组原有发电能力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利用反应堆剩余热功率实现供暖,由此提高机组热效率,并帮助核电企业及采暖用户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目标。(2)本专利技术引用核电站纵深防御、多样冗余、故障安全的设计理念,采用多项措施确保核电厂在任何设计基准工况下,本装置不额外增加核电站对公众及环境的核与辐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模块化核能供暖节能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模块化核能供暖节能装置外部结构正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模块化核能供暖节能装置外部结构背面示意图;
[0021]图4为模块快装接口结构示意图。
[0022]图1中:1热网加热器,2蒸汽电动调节阀,3热网循环泵,4软水器,5净水箱,6膜除氧装置,7凝结水泵,8控制机柜,9蒸汽管道入口,10入口过滤器,11基座,12隔离阀,13循环水出口,14循环水入口,101管阀集成模块,102热网加热器模块,103凝结水系统模块,104循环泵组模块,105能源动力模块,106控制模块,107补水定压模块,108自由空间模块,109空间及通风模块,110设备基础模块;201第一管道贯穿组件,202电缆贯穿组件,203新风过滤组件,204采光组件,205结构围护组件,206第二管道贯穿组件,21定位销,22上模块框架,23下模块框架,24连接螺栓,25管道,26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核能供暖节能装置,采用完全模块化设计建造,单个装置具备0

40MW的供暖能力,在不降低核电站原有安全性能且不减少发电出力的情况下,自动跟踪、精准挖掘反应堆剩余热功率作为热源进行集中供暖,实现核能的安全、高效、综合利用。
[0025]装置由数个独立功能的子模块组合而成,集工艺、电力、控制、保护、构筑物、通风、消防、辐射监测等功能于一体,可灵活选址、快捷运输、快捷安装,即可单台独立运行,也可多台组合运行,因此可根据不同核电站功率剩余情况灵活匹配,也可以根据采暖用户负荷增长情况逐台建设,由此避免传统供热首站项目一次投资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弊端,实现其经济竞争力。
[0026]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在保证核电机组核安全、公众辐射安全,且不减少机组原有发电功率的前提下,精准挖掘利用反应堆剩余核功率作为热源,对用户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块化核能供暖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网加热器,蒸汽电动调节阀,热网循环泵,软水器,净水箱,膜除氧装置,凝结水泵,控制机柜,蒸汽管道入口,入口过滤器,基座,隔离阀和循环水出口和循环水入口,所述的蒸汽管道入口接收核电机组的蒸汽,蒸汽管道入口与蒸汽电动调节阀连接,所述的表面式热网加热器通过管路与蒸汽电动调节阀连接,所述的热网循环泵的入口与隔离阀连接,所述的热网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热网加热器连接,热网加热器通过管路与循环水出口连接,膜除氧装置、软水器和净水箱依次连接,组成补水定压模块,净水箱与热网加热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核能供暖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阀集成模块,热网加热器模块,凝结水系统模块,循环泵组模块,能源动力模块,控制模块,补水定压模块,自由空间模块,空间及通风模块,设备基础模块,第一管道贯穿组件,电缆贯穿组件,新风过滤组件,采光组件,结构围护组件,第二管道贯穿组件,所述的设备基础模块位于装置的最下层,循环泵组模块与补水定压模块和新风过滤组件相邻,能源动力模块和设备基础模块相邻,能源动力模块还与凝结水系统模块相邻,循环泵组模块上部设置有管阀集成模块、第一管道贯穿组件和电缆贯穿组件,第一管道贯穿组件和管阀集成模块、电缆贯穿组件相邻,能源动力模块上部设置有控制模块,凝结水系统模块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管道贯穿组件,第二管道贯穿组件上设置有热网加热器模块,管阀集成模块、第一管道贯穿组件和电缆贯穿组件的上部设置有自由空间模块,控制模块与自由空间模块和热网加热器模块相邻,装置的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采光组件,装置的顶部的四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宪和陈坚刚孟宪瑞孙国忠曾卫新邱波刘伟杨帅
申请(专利权)人: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