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U型反射腔的高灵敏度表面增强拉曼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拉曼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U型反射腔的高灵敏度表面增强拉曼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一段时间以来,拉曼光谱技术凭借其无损、非侵入、方便快捷特点,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食品安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003]然而传统的拉曼光谱技术在痕量物质的检测中,由于散射界面较小以及背景荧光和噪声的干扰,有效信息极其微弱,导致检测效果不理想。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科学家们观察到在粗糙的贵金属附近的拉曼信号较为强烈,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这主要是由于粗糙的贵金属附近存在着显著的电磁场增强效应,并得到了实验证实。这种现象被称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即SERS效应。得益于纳米技术的发展,基于不同形貌贵金属(Au Ag Cu)纳米颗粒的SERS衬底已经广泛应用于痕量物质的检测中。单分散球形纳米银颗粒,由于其独特的圆球形形貌和尺寸调控的表面等离子共振 (LSPR),成为一种较优的解决方案。 >[0004]SE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U型反射腔的高灵敏度表面增强拉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探头、激发光路和收集光路;所述激光探头包括反射管壁(1)、反射管壁螺纹(1a)、反射柱体(2)、反射柱体螺纹(2a)、锥形传感器(3)、纳米银颗粒(3a)、信号光纤(4)、固定平台(13);所述反射管壁(1)与反射柱体(2)之间通过反射管壁螺纹(1a)和反射柱体螺纹(2a)连接;所述锥形传感器(3)固定于所述反射管壁(1)内;所述纳米银颗粒(3a)通过光化学沉积修饰在所述锥形传感器(3)表面;所述锥形传感器(3)后端与信号光纤(4)相连;所述反射柱体(2)固定在固定平台(13)上;所述激发光路包括:激光器(10)、第一滤光片(8)、反射镜片(6)、显微物镜(5);所述第一滤光片(8)设置在激光器(10)后,用于滤去干扰波长的光;所述反射镜片(6)以第一预设角度设置在第一滤光片(8)后,用于调整激光的方向;显微物镜(5)设置在反射镜片后,用于调整激光的光斑大小和能量密度;所述收集光路包括反射镜片(6)、分光片(7)、第二滤光片(9)、激光器(10)、数据分析模块(11)、上位机(12);所述反射镜片设置在显微物镜(5)后,用于调整信号光的方向;所述分光片(7)设置在反射镜片(6)后,用于滤去瑞利光;所述第二滤光片(9)以第二预设角度设置在分光片(7)后,进一步滤去瑞利光,得到拉曼散射光信号;所述数据分析模块(11)安装在上位机(12)上方,用于对拉曼散射光信号进行分析;所述上位机(12)与数据分析模块(11)通过USB进行通讯,得到分析结果;所述上位机(12)通过USB控制激光器(10)的激光功率和积分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U型反射腔的高灵敏度表面增强拉曼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射管壁(1)为内径0.3毫米、外径为0.8毫米的空心银质柱体,反射柱体(2)为头部半球凹、直径0.3毫米的银质圆柱体,锥形传感器(3)为表面修饰有直径为50纳米的纳米银颗粒(3a)的锥体,锥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